马西平(化名)刑满释放当日,广东河源监狱派出民警送他返回江西吉安老家,并与当地职能部门积极沟通,帮他重新办理了户口和身份证。从马西平1984年第一次作案走进监狱,到今年第十二次走出监狱,他回家的路漫长且煎熬。幸运的是,59岁的他经河源监狱改造后,终于找回“温暖的港湾”。
7月9日下午,马西平抵达江西吉安老家,一把抱起侄孙。
在办理户口手续过程中,家属、发小都热心为马西平证明
派出所罗警官亲手将户口本交给马西平
监狱警察向马西平讲解户口本信息
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服刑时间跨度34年
今年7月11日,重获自由的马西平在老家江西吉安市樟山派出所办理户口过程中,因与民警沟通上出了点问题,突然起身离开了派出所。一路护送他回家的河源监狱民警严科、李上松闻讯后,迅速和吉州区司法局主任王建生赶到派出所,并在附近找回了马西平。
重新回到派出所的马西平面对河源监狱民警,突然嚎啕大哭,59岁的他此时就如同一个小孩,十分无助。在马西平看来,当地派出所民警正常的问话却像是在盘问犯人,这种感觉一时击溃了他。严科与李上松很认真地告诉他:“问话是上户口必要的程序,完全不需要太敏感,因为你现在已不再是服刑人员,不要一直背负着这个身份。”
王建生用家乡话和马西平努力沟通,不时地安慰他。马西平也很快往“新角色”靠拢,开始坦然回答派出所民警的提问。
马西平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于2017年12月被送到河源监狱服刑改造。在例行的服刑人员基本排查中,河源监狱发现马西平竟然是第12次服刑和劳教,是河源监狱在押服刑人员中服刑次数最多的人。
马西平25岁后在江西、湖南、广东三地的监狱和劳教所服刑、劳动教养,累计被关押26年8个月,从第一次服刑到最后一次服刑,时间跨度34年。
7月9日是马西平刑满释放的日子,河源监狱一监区特意为他举行了一个短暂的欢送仪式。由于只有小学文化,马西平让狱友帮他写了感言。在欢送会读讲话稿时,他有些字不认识,但“感谢、感恩、绝不”等词频繁出现,吐词清楚且有力。
言毕,马西平泣不成声。欢送仪式结束后,马西平穿上监区警察为他准备的皮鞋、西裤和衬衣,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他还特意挺了挺腰,不经意地露出了笑容。当天上午10时,马西平再次走出了监狱大门。当他看到心理矫治办公室警察陈主任时,他赶紧从警车上下来,向她深深鞠躬,“河源监狱对我这么关心,我就是讨饭也不再犯罪进监狱了。”
再次拥有合法的身份证明
马西平由于多年在监狱服刑,老家已经没有容身之所,户口已被注销,出狱后将面临居无定所、无身份证明的困难局面。为此,河源监狱派出由副监狱长官锦威为组长的走访小组,在今年1月到吉安市吉州区解决马西平刑释后面临的问题。监狱走访组到吉州区公安、司法机关说明马西平的情况,争取得到安置帮教,并协调办理户籍、居民身份证、低保待遇、再就业培训等问题。
这也就有了民警护送马西平回家的一幕。在为马西平办理户口过程中,吉州区司法局非常尽职尽责,王建生带着严科、李上松到吉州公安分局详细介绍了马西平的情况。
7月12日上午,马西平在樟山派出所拿到了户口本,并在派出所进行了身份信息采集。34年后,马西平再一次拥有了合法的身份证明。
当天下午,马西平随着69岁的哥哥去工地搬运建筑材料,3个多小时,他赚到了260元。马西平见到严科、李上松时,从裤兜里拿出钱给他俩看,“这是我下午劳动赚来的钱。”言语中有收获的喜悦。
7月13日,严科和李上松返回河源,晚9时许,严科接到马西平的电话,询问他们是否平安到家。此时,马西平的问候不仅仅是感激,还有朋友间的关心。
34年间,马西平见识过世态炎凉,所以他基本上独来独往,在火车上、车站寻找目标进行作案,可他在河源监狱服刑的几个月里却学会了感恩,重新唤醒向善之心。
高墙内吹来“清莲”之风
去年以来,河源监狱借鉴书院这一传统文化讲习的经典形式,面向警察职工开办“清莲讲堂”,面向服刑人员开办了“莲新讲堂”,开展传统文化主题系列讲座,激发警察队伍和服刑人员的学习热情。
今年7月12~13日,河源监狱民警再次开展德育教育学习。7月15~16日,服刑人员也进行了德育教育集中学习。要求服刑人员学习的内容,河源监狱民警总会提前自行学习。河源监狱“以莲明志、行效君子”为文化主题,在警察职工层面打造厚德教育品牌,推行法治教育、厚德教育、孝廉教育;在服刑人员层面打造“致良知”教育品牌,以重拾良知、知行合一重树服刑人员的改造自信。在刚开始推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少数民警和部分服刑人员并不理解与接受。河源监狱党委面对此状况,反而更加坚定了“文以化之”的决心,并以制度加考核的方法推进这项工作。
马西平走出河源监狱时带了一本《弟子规》,这本书也是其他服刑人员在刑满释放后向监区干警提出要带走的。在河源监狱,许多服刑人员都能背诵出《弟子规》的内容,当有服刑人员争吵时,旁边的人就会用“言语忍,忿自泯”来提醒。
河源监狱推行经典学习“3+1”工程,把《弟子规》《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作为必修经典,自行编印《智言慧语100句》。所有服刑人员在早餐前晚餐后、集中教育时段集体诵读《弟子规》。河源监狱还开展《弟子规》默写比赛、《弟子规》韵律操比赛,并将服刑人员学习《弟子规》的近百篇心得编撰成册,命名为《弟子悟》,发放给全体服刑人员。
“这份恩情会深深记在心里”
随着工作的推进,民警和服刑人员的关系悄然发生变化。
马西平在狱中时,曾托人给管教民警写过一封信:“没想到我这个大半生都遭人嫌弃,连走路都抬不起头的烂人,居然会有得到尊严的那一天,这份恩情会深深记在心里,我从今起一定要遵纪守法,行善行德,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服刑人员陈某主动将劳动报酬拿回家,帮助正在上大学的妹妹。陈某说,自从在监狱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来,内心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在写给父母的信中,他写下了《寄相思》:“语真真,泣真真,泪落子手暖心头,却不责儿谬,却不道家中愁……”(记者尹利勇 通讯员尹华飞 阚淼 张冠雄 李上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