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你还在做谣言的“搬运工”吗?转发谣言也违法!

2018-07-30 16:46  来源:邢台公安  责任编辑:黄海英
字号  分享至:

    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

  就是打开手机刷刷朋友圈

  晚上睡前最后一件事

  还是打开手机刷刷朋友圈

  看到好玩的、新鲜的

  或令人震惊的信息

  随手一点

  便轻松地转发出去

  但是,你知道吗?

  你随手转发的信息中

  或许伴随着一些虚假信息、网络谣言

  那么,有人要问了:转发谣言也违法吗?

  警察蜀黍告诉您

  是的

  转发谣言也违法!

  在网上搜索下“转发谣言被拘”,各地均有案例:

  (网上案例)

  再来看看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对于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

  在第291条中增加一款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识别是不是谣言呢?

  谣言类型:

  朋友圈的寻人寻物、宠物求收养、政策性信息的发布、一些文字与内容不符的视频,各种各样的求转发信息。

  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类是骗钱,不法分子通过编造这种信息留下手机号,这些手机号可能是吸费电话;还有一类是恶作剧,博取转发量,容易误导舆论。其中有些信息难辨真伪,很多人抱着有益无损的心态,动动手指就转发出去了。

  谣言出现形式:

  多是以“一张图片+一段文字”或者“一段文字与内容不符的短视频”在自媒体、朋友圈出现,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

  识别谣言的方式:

  网络流传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类谣言有很多,辨别真伪其实并不难。

  小编向您分享辟谣“四字法”

  看

  看一看行文是否规范、所发帐号是否正规和经过认证

  一般来说,带有“紧急通知”、“都转一下”、“看了快转”、“是中国人就转”、“昨天刚刚发生”、“又死人了”、“必转”等之类言语的信息和密集发布不良信息的帐号所发的惊悚信息,属于谣言的比例非常之高。

  “看了快转”

  “紧急通知”


  “群发扩散”

  想

  想一想是否符合常识

  思考谣言是否和我们基本常识相悖。比如说“挖小孩器官”、“偷肾脏”等信息,器官移植需要严格的体检、配对和无菌手术环境等条件,按照谣言的说法,器官移植随便就可以进行。

  问

  问一问当地相关部门或浏览官方网站

  可以咨询当地相关部门或浏览部门官方网站,一般来说,对于重大事件或容易引发谣言的事情,政府部门会第一时间发布相关信息,只需核查下是否有相关案事件和人员,网信、公安等部门会随时为您服务。

  搜

  搜一搜网上是否有类似信息

  从待查证的信息中选取关键词在网上搜索,同一个版本只是换了地名的信息基本上属于谣言。例如输入“sk5病毒”,结果会出现各地的版本。

  在朋友圈中,一些披着“常识”外衣的谣言,往往标题惊悚、话题高调、赚足了眼球。与此同时,这些谣言还常常在“推广”层面用足力气——“果断转发”、“转发并提醒家人注意”等字眼,让这些谣言在朋友圈中的阅读量动辄冲上“10万+”。

  河北省邢台公安提醒

  微信传播都在熟人朋友圈里进行,有些人觉得玩微信只限于朋友圈,不是对外传播,出于开玩笑的心态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如果一旦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事态形成,即使捏造者、传播者都不是故意的,也可能会被追究刑责。

  不要随意在微信、微博、QQ等通信平台上散布或转发未经权威部门证实的消息,不要盲目跟风转发。造成社会恶劣影响的,一旦发现查实后将依法进行处罚。

全国最大手机走私案逃犯落网 走私案值超78亿元

 7月27日晚,潜逃10年之后,广东揭阳人王某被海关缉私警察从一架国际航班上带下飞机。

山东莱芜杀医案一审宣判 被告人被判死刑

被告人陈建利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穿越大半个中国来抓你?三问鸿茅药酒事件

警方跨省抓捕是否涉嫌滥用权力?鸿茅药酒“违法广告”为何屡禁不止?

失去战友我们都痛,郑导,请不要再自责了……

人没了……郑导试图张口说话,试了几次,终究说了一句:“老王喜欢唱歌,我放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