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弥留之际,他说了最后一句话“带着…单警装备…咱去趟…卡口!”

2018-07-18 19:11  来源:天津政法报  责任编辑:张昆
字号  分享至:

  时至今日,很多人都不愿相信,丁建华已经离开了……

  他的妻子说,他的手机一直都是开着的,睡的再沉,手机响三声,一定会接。

  他的朋友说,他豁达开朗,责任心强,是公私分明的好兄弟。

  他的战友说,他细致入微,是队里的“定海神针”,只要他在,再难的“骨头案”也能“啃”下来。

  然而,丁建华的生命却定格在了2018年5月24日。他在与病魔抗争了13个月后,怀揣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公安交管事业的无比热爱,永远离开了我们,他用生命践行了一名人民警察的铮铮誓言。

(路检)

路检

  思路超前,在平凡的工作中追求卓越

  天津市公安静海分局交警支队大屯大队坐落在工业重镇大邱庄镇,管辖五个镇及一个公安卡口,毗邻市区、大港及河北省黄骅地区,辖区内有大小钢铁企业1000余家。大邱庄镇有个特点,马路上不分早晚高峰,拉着钢材的大型货车数以万计,一到深夜更是“热闹非凡”。

  2012年,丁建华临危受命,到大屯大队担任大队长。上任之初,他走访了千余家企业,把握住工作重点,破冰解难。为解决大邱庄镇周边交通安全隐患大,事故发生率高。丁建华以超前的思路,打破传统只管不建的思维定式,上下协调,内外动员,筹措资金,并亲自规划,监督施工,迅速在辖区内增建信号灯30处、抓拍和测速11处、太阳能路灯200余盏,有效降低了事故发生率。当地百姓都说:“晚上敢出门了,不用盯着车灯躲来躲去了。”

  肇事逃逸案件是交通安全管理的难题,丁建华在难题处理上也有他独到的做法。他带着朴实的情感,站在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的立场上,依法处置肇事逃逸案件。在借助科技手段缜密侦破案件的基础上,对肇事逃逸的司机通过网络公开信等手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化他们自首投案。

  在任大队长的五年间,丁建华带领民警共破获肇事逃逸案件59起,破案率达100%。同时,丁建华带领全队干警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持续开展“两客一危”、“三超一疲劳”等交通违法行为治理。尤其在治理酒驾工作上,他是“铁面包公”,有着一股拧劲,他常说:“对酒驾治理,要较真拧劲,绝不手软。”几年间共查处酒驾1255起,查处醉驾84起,二次酒驾34起,拘留78人,有效治理了酒后驾车交通违法行为,营造了辖区内的安全出行环境。

  锲而不舍,在侦破疑难案件中显神通

  侦破疑难案件,是交通安全管理最棘手最牵动民情的工作。对于破解这样的难题,丁建华身上总透着一股敢啃“硬骨头”,锲而不舍的劲头。

  2016年4月26日20时许,在大邱庄镇王虎庄村南乡村公路上,发生一起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死者为59岁的王某,安徽人,现场道路空旷,只有肇事车遗留的玻璃碎片,无其他有价值的线索。

  丁建华迅速组织警力连夜开展案件侦破,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对案发现场周围道路的摄像头调取视频资料,确定案发时间。对现场遗留的肇事车玻璃颗粒进行分析判断,发现玻璃颗粒带有黑漆的特征,通过与专业人员研究基本确定该玻璃颗粒符合电动三轮车前风挡玻璃特点,于是确定肇事车辆应为载客用电动三轮车。

  丁建华心里清楚,这是一起棘手的肇事逃逸案件,因为电动三轮车无牌无照,流动区域大,一旦侦破不了,便形成悬案,会给受害人家属造成心理上的伤害,更得不到经济赔偿。

  在丁建华带领下,专案组民警分头调取了几十处监控的上百小时录像进行分析比对,通过反复比对,并对现场进行仔细勘察,最终锁定了肇事嫌疑人。

  当时正值“五一”倒休期间,丁建华率队,日夜蹲守,终于在5月4日下午,将在河北大城藏匿数日刚返还住所的肇事嫌疑人温某抓获。起初,嫌疑人温某拒不承认驾车肇事,丁建华不急不躁,适时出示证据逐次揭穿其编造的谎言。

  在大量的物证、人证等铁的证据面前,温某不得不如实供述了4月26日夜间驾车行至事故地点肇事后逃逸的事实。

  八天的侦查,丁建华带领办案民警锲而不舍,克服种种困难,终于成功侦破了这起重大肇事逃逸案件,让受害者的亡灵得到了慰藉,让受害者家属得到安抚,让犯罪分子得到惩处,更使法律的尊严得到了维护。

  例会

  啃“硬骨头”丁建华是出了名的,在侦破案件时,不管多复杂的案件,他都用一种顽强的韧劲,把案件查个水落石出,在他看来,这就是警察的责任担当,更是法律赋予的使命。

  2016年5月25日凌晨3时许,在团唐路与团大路交口南侧,发生一起行人被撞死亡,肇事车逃逸的重大事故。丁建华连夜组织民警开展案件侦破,经过有条不紊的工作,至当日下午,案件侦破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经过筛选比对现场周边监控,发现一部悬挂冀T57***号牌的红色重型普通货车为嫌疑车辆。

  经查,该车登记地址为河北省冀州市某镇。这又是一起跨省际肇事逃逸案,破这类案件,需要多方协调,协作办案,其复杂程度要难于其他案件几倍,属于名副其实的“硬骨头”。

  丁建华带领事故民警即刻驾车赶赴冀州,经连夜工作,在当地派出所配合下, 26日上午10时,找到肇事嫌疑车及其驾驶人王某,发现该车前部有撞击形成的裂痕,符合肇事特征。随即将嫌疑人及嫌疑车辆带回静海进一步调查。

  经对嫌疑车辆细致勘查,嫌疑车辆前保险杠内侧的喇叭后座外壳损坏、部分脱落,经比对,与现场提取的塑料壳完全吻合,距案发三十余小时,此案即成功告破。

  丁建华一直告诉身边的人,“不要放弃”,坚持才能迎来希望。他恪守职责,用一腔诚挚,换来群众的信任和认可。在受害方看来,那身浅蓝色的警服始终传递着公正和温暖。

  不忘初心,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永不停歇

  “丁所在业务上从来不把自己当领导,每天都找负责现勤的副队长要求上路站岗、巡逻,越是恶劣天气越往外跑。”民警介绍道。每当大家劝他歇歇,丁建华总是笑着说:“我上路能缓解警力少的压力,而且在路面上能及时发现险情。”

  丁建华在来大屯大队之前,在秩序科任副科长,负责交通手势、业务法规的培训。“不夸张地说,静海所有的交警、辅警都被丁队亲自辅导过,他是我们的第一任讲师。”时任大屯大队教导员程双林说道。

  一次,正值三九天,丁建华带着辅警赶到易出事故的路口进行交通疏导。天气预报称当天是极端天气,零下17度,地面结了一层霜。丁建华告诉辅警,“越是这样的天气,越得在路面上指挥,要不大车根本停不住。”丁建华一丝不苟的在指挥台上指挥着交通,辅警则在路口协助疏导。由于天气太冷,半个多小时后,大家睫毛、头发就结了一层霜花。

  由于辅警身体不适,丁建华安排他到警车内休息。随后,丁建华奔走在四个道口,穿梭于货车之间……

  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

  2016年底,丁建华时常出现头晕的症状,有时开车途中就会突然头晕,但症状来的快去的也快,他认为可能是工作累或是没有休息好造成的,就没放在心上。

  当时全市正在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要求10月份开始至12月底结束时间紧任务重。他带领全队民警对辖区国道、省道、县道、乡村公路存在的道路安全隐患、交通设施进行全面细致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临水道路、夜间无照明路段进行排查登记,并迅速组织安装信号灯、爆闪灯、提示警示标志、震荡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并对港静线、大庄子路段等临水路段安装防撞护栏,对夜间无照明的团大路,港静线、乡村公路等路段安装了照明设施。为此,在“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在这期间,丁建华感觉头晕越来越频繁,而且晕的时候头脑一片空白,就像短暂失忆一样。一次,丁建华在上班途中,头晕了起来,当路口红灯亮起时,丁建华开了过去,这是他平生第一次闯红灯。这时他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12月底,他来到静海区医院检查,一番检验下来,大夫给的建议是到市里的大医院再做检查。

  经过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诊断确诊为“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膜胶质瘤”,医生建议他住院手术治疗。可当时正值“两会”安保关键节点,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决定延期手术,回到岗位,继续带领全体民警投入到“两会”安保工作。

  丁建华每天带领民警在中旺卡口站岗执勤,与民警一道坚持24小时勤务。有一次在上卡执勤时他突然晕倒,被同事送到医院住院治疗。在治疗期间,他还时常到卡口看望执勤民警,随着“两会”安保的结束,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复发的越来越频繁。

  2017年4月21日,丁建华在总医院做了开颅手术,并开始了术后定期化疗。

  丁建华工作时有个习惯,口袋里装个小记事本,半个手掌大小。住院期间,他还会在小记事本上写写画画,每天与队领导沟通工作,并将自己的部署安排传达下去。

  亲力亲为,平凡的坚守展现交警风采

  住院期间,丁建华得知辖区内发生一起夜间面包车撞电动车致人死亡案件。他立即换上警服赶到现场。当天晚上,面包车司机就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在调查时,丁建华发现受害者是某公司员工,而且该公司员工经常在夜间下班时发生交通事故。于是,丁建华带着安监民警走访了该企业。

  “我们也为这事发愁呢,隔三差五就有员工发生交通事故,甭管事故大小,他们的人身安全最重要啊。”公司负责人无奈地说道。

  发放反光背心

  经过了解,丁建华建议公司为每名员工都配备一件反光背心,下夜班后,都穿着反光背心骑电动车。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建议竟然发挥奇效,从此,下夜班的员工再也没发生过一起交通事故。丁建华出院后又回访该企业,并完善了反光背心的功能,并配有夏天的坎肩型和冬季的夹克型。

  处理完事故,丁建华偷偷地返回病房。其实,在当大队长之初,丁建华就给自己定了一个标准,就是只要发生命案的交通事故,必须赶到现场并跟进破案。正是因为如此,大屯大队始终保持命案全破。

  身体稍微好点丁建华就投入到十三届全运会和十九大安保工作。他每天到全运会赛场或中旺卡口检查站同民警和辅警一起参加安保,大家劝他先把身体养好再工作,而他却说,“现在正值十三届全运会和十九大安保,维稳任务这么繁重,大家日夜奋战在一线,我回来能干一点,也能为他们多分担一些。”

  参与安保

  2017年9月5日至8日,在静海健康产业园区道路及团泊湖环湖公路进行第十三届全运会公路自行车赛。丁建华亲自到比赛场地实地检查安排岗位,布置警力,确保警卫工作万无一失。

  说到全运会,时任大屯大队副大队长、现任大队长的王玉洪深有感触。当时王玉洪负责现勤工作,考虑到丁建华的身体,他安排其在队里坐镇,但被丁建华一口否决。那也是丁建华第一次“不服从安排”。

  “玉洪,我得去一线,我得到体育场指挥交通,那是咱天津交警的门面啊!”

  “可您的身体不允许啊!”

  “我身体没啥,咱们得把天津交警的风采呈现在全国人民眼中,这时谁也不能掉队。”

  没等王玉洪说完,丁建华拿起单警装备就上了警车。

  在比赛的4天时间里,丁建华每天早晨6点之前就到比赛场地周边和同事们一道坚守岗位,一直到下午2点才离开,就这样,他拖着疲惫的身体与同事们圆满完成了十三届全运会的安保任务。

  身患重病,仍心系工作只为那质朴的爱民情怀

  紧随而来的十九大安保,丁建华仍然不敢掉以轻心,每天往返于中旺卡口检查站。丁建华的家在静海镇,距离大队30公里,到了大队再驱车30多公里才能到检查站。大家建议不让丁建华开车,给他配个辅警专职开车。丁建华却说:“我啥级别啊还配司机,队里每个人都身兼数职,不能再为我分心了,我开慢点就是了。”

  一次,时任事故警长、现任副大队长的东正向丁建华汇报工作,丁建华突然冒出一句:“告诉卡口的弟兄们,路面结冰了,让他们注意安全。”时值深秋,当时十九大刚开幕。说完这句话,丁建华缓了缓赶忙问道,“我刚才说什么了?”

  “您说让卡口的兄弟们注意安全!”

  出了办公室,东正的眼睛湿润了。十月中旬,路面怎么会结冰呢?他知道丁队的脾气,不敢告诉丁队真相。

  其实,丁建华当时的病情已经复发,他坚持在岗位上完成了安保任务……

  2017年底,丁建华病情持续恶化,又一次住进医院治疗,每当大家去看望他时,来不及寒暄、问候,他就把小记事本拿出来安排工作。每天跟队里的同事打电话研究工作到深夜。同病房的病友劝他,“得病了就安心养病,别惦记工作了,还没见过你这么敬业的人。”

  除了队里的兄弟,还有一群人十分挂念丁建华的病情,那就是敬老院的老人们。丁建华上任之后把对敬老院的帮扶列为全队的工作。逢年过节,丁建华都会带领民警到敬老院进行慰问。后来得知敬老院取暖遇到实际困难,丁建华马上联系,买了两吨煤送到敬老院。

  敬老院潘院长得知丁建华生病住院,几次想前往看望都被丁建华婉言谢绝。每当院里老人过生日的时候,老人都会穿上喜庆的衣服,早早等在门口,就像盼着亲人、盼着自己的孩子一样。每次丁队都会带着生日蛋糕、水果来到敬老院陪老人过生日。后来老人们得知丁队病了,还做了手术,要求院长替他们去看看丁队。

  队里的弟兄们,没有因为丁队的住院而松懈。“丁队心里永远装着工作,我们必须努力工作,不能让他再操心了。”王凤金含着泪说道。

  深入企业宣讲交通安全知识

  2017年12月26日,考虑到丁建华的病情,分局领导安排他到情报技术支队一大队担任大队长。但丁建华心里依旧挂念着交警事业。2018年3月,丁建华刚出院,在身体已经不允许再工作的情况下,仍带着大队新的领导班子到辖区各重点单位走访。“我现在身体不行啦,你们还都年轻,未来的路还长着了,我现在能做的就是把你们扶上马再送一程。”

  丁建华病情发展很快,到后期几乎是昏迷状态。在医院,丁建华弥留之际时,一屋子人都为他默默祈祷,这时丁建华的嘴角微微颤动,“老丁你想说啥?”爱人一直在默默陪伴。

  “带着…单警装备…咱去趟…卡口!”

  在场的所有人都哭了,程双林紧紧地握着丁建华的手,“行,老丁,你赶紧起来咱去卡口啦……”

  然而这也是丁建华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2018年5月24日,在术后与病魔抗争了13个月后,丁建华永远的离开了……

  五十岁,是奋斗着的芳华年龄,而丁建华却离开了他热爱的工作岗位。他在工作岗位上给人们留下的精神,是一股“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拼劲,是一颗奉献无悔的赤子初心,是一份真挚为民的质朴情怀。

  【记者手记】

  记者来到丁队曾经工作过的大屯大队,在二楼最深处的房间是丁队的办公室,里面的东西都还是原来的样子,整洁、简朴。一双穿了三个月的皮鞋,鞋底已经磨去了花纹。在他的办公桌上,一个个小记事本整齐的罗列着。那套单警装备静静地躺在椅子上,虽然落满了尘土,但依然能联想到丁队拿起装备赶赴现场的画面。

  在采访过程中,所有被采访人都不愿提起丁队已经离开了。大家红着眼圈、掩面抹泪,道出的全是对丁队的敬佩之情。直到今日,丁队的办公室仍然保留着……

  一心为民,一身赤胆,一生笃定,一路忠诚。丁建华把最美的青春和满腔热忱都献给了他无比挚爱的公安事业。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宁,是他倾注一生追逐的梦.

  流星虽然短暂,却以炽烈燃烧的生命照亮夜空。

  丁建华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