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反诈尖兵”守护群众的“钱袋子”
蒋兆敏,男,35岁,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程度,2004年参加公安刑侦工作,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三次,个人二等功三次,2007年度被评为“青海省优秀人民警察”。现任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二大队队长。
蒋兆敏小时侯一直梦想做名优秀的人民警察,踏入警营以来,牢记人民警察肩负的社会责任和群众期待,他被领导和同事誉为刑侦战线上“反诈尖兵”。从警14年来,始终战斗在侦查破案第一线,参与了许多重特大案件的侦破,多次荣获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优秀民警等荣誉称号。
这14年,不管经历怎样的绝望,如何的辉煌,在人前,他总是表现的很坚强,不管经历如何艰难,他都会靠坚韧与智慧找到破案“钥匙”。如女儿所言,打击电信诈骗,蒋兆敏一直在路上,在女儿面前蒋兆敏就是专家,“专家就是专门不回家”。每年,他一半时间在出差,最多的时候,一年出差超过200天。对事业忠诚,对家人愧疚,只为百姓平安。据统计,2016年3月至今,蒋兆敏带领的青海省西宁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侦破案件数87起,抓捕犯罪嫌疑人86名,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619万元。
永远学习的“新人”
蒋兆敏现任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二大队队长,新成立的西宁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负责人。人们称蒋兆敏为“专家”,但他却始终把自己看做“新人”。“这是一个不断更新变化的领域,无论是骗子还是警察,都要变,不变,就跟不上形势。必须保持新人的视角,去学习、适应变化。”学习二字,自蒋兆敏踏入这一领域,就是他成功的秘诀,也是他永远的兴趣所在。
电信诈骗出现在2000年前后,最初无非是“某某公司举行庆典,您的手机号被幸运抽中二等奖,请与某某电话联系”。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时代在进步骗术也在更新,现在的电信诈骗都是利用移动通信和网络实施诈骗的一种全新犯罪,与传统诈骗犯罪完全不同,侦破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
电信诈骗特殊,因为从来没有一类侦查对知识结构有那么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法律知识,更要具备现代电信服务、网络传输、银行资金流转等多方面的知识。要抓到狐狸,猎人要比狐狸狡猾。
蒋兆敏在失败中不断学习。他先是找运营商工作人员学习,但不行,因为“白的不研究黑的”。他又向银行工作人员学习,向电脑专家学习,甚至向犯罪分子学习,向他们请教怎么“钻空子”、“打擦边球”。面对电信网络诈骗这块“难啃”的骨头,他凭借着刑警坚忍不拔的精神迎难而上。
2014年11月17日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接到报警称:75名被害人因低价收购虫草被骗3800万余元。刑警支队二大队接到报警后立马对此案展开了调查。因此案涉及多名被害人且损失金额较大,支队领导对此非常重视。蒋兆敏根据事主提供的嫌疑人特征,和几名同事一起带领事主辗转于西宁市一些药材市场,收集犯罪线索。经过30多天的侦查,民警发现嫌疑人的行动轨迹。该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细致,成员6余人。同时,民警迅速摸清了犯罪分子在诈骗过程中各自承担“做媒”(负责物色、联系货主,并交给其他同伙实施诈骗)、交易、调包、销赃等角色。在交易过程中,嫌疑人将货款先以赊欠的方式进行交易并告诉对方过两天就会收到承兑汇票,兑现后一起结账,后就与嫌疑人联系不上了。
为确保抓捕行动速战速决,青海省西宁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派民警去四川省成都市进行抓捕,蒋兆敏在抓捕过程中使出“洪荒之力”紧追不舍。当嫌疑人翻过高墙准备逃跑时,蒋兆敏不顾前方困难迅速翻过高墙进行追捕,但当蒋兆敏从高墙翻下的时候由于当时情况紧急没有跳稳造成右小腿骨折,情急之中,他忍住疼痛控制嫌疑人,与身后赶到的战友将其抓获。这是蒋兆敏在这个案件中抓获的第2名诈骗逃犯。
6名嫌疑人全部归案后,受伤的蒋兆敏到医院去拍了片子进行了检查,医生告诉蒋兆敏他这个情况必须要进行手术并且要在小腿部位用钢钉进行固定,蒋兆敏忍着疼痛在小腿部位打了钢钉,1个月过后腿上的伤还没有完全恢复,他却已经投入到工作中去了。他说,“我肩负重任,必须要继续前行”,因为工作的繁重,蒋兆敏至今还没有将腿上的钢钉取掉。
作为警察,时刻面临危险与考验,因公负伤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不负众望追赃挽损蒋兆敏带领全体队员,在2015年3月28日打掉一个利用婚恋网站进行诈骗的网络诈骗团伙,一次性抓获犯罪嫌疑人25名,破获刑事案件40余起,追回被诈骗赃款320余万元。2016年9月,蒋兆敏带领反电诈专业队全体民警分别前往广州、珠海,南宁等地,长途跋涉,历时两个月,成功破获一起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追缴赃款50余万元。蒋兆敏事事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始终坚持奋战在侦查工作第一线,保护着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攻坚克难千里追凶
2016年9月8日,辖区居民朱某被犯罪分子冒充老板骗取139万元,青海省西宁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接到报警后,蒋兆敏组织中心民警立即对此案展开调查,围绕涉案资金流、信息流、人员流开展初期侦查,经侦查“剑”指全国诈骗重灾区之一广西宾阳,面对广西宾阳籍诈骗团伙,诸多公安机关多知难而“退”,全国办过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公安刑警对宾阳都不陌生,当地的诈骗村,村民抱团,民风彪悍,连当地警察也不敢贸然进村,蒋兆敏同志主动迎难而上,带中心民警前往宾阳开展侦破工作。
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蒋兆敏同志辗转多地抵达宾阳,因为蒋兆敏是少数民族在出差过程中饮食不适用,无奈之下他只能在每一次出差之前备很多桶泡面,这就给他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蒋兆敏克服困难统筹安排,积极协调,经过40余天的团结协作、不畏艰难、锐意攻坚,最终将5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
为将犯罪团伙一网打尽,蒋兆敏又精心组织,克服异地抓捕困难,带领中心民警加班加点对此案其他涉案人员的活动轨迹、关系人等进行排查。蒋兆敏等人不怕吃苦,迎难而上,克服异地作战的各种不利因素,抓住有利战机,最终在广州珠海抓捕犯罪嫌疑人1名、广西柳州抓捕犯罪嫌疑人2名。拼脑力、拼体力、拼毅力,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最终大获全胜。
查获根源遏制犯罪
电信诈骗是链条式作案,作案手法花样翻新,作案地点不固定,被害人分散,证据调取困难,追赃难度大。蒋兆敏根据自己多年的办案经验得出,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和遭受虚假信息的诱导是造成被害人上当受骗的主要原因。为此,中心加大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蒋兆敏安排中吃饭的次数屈指可数,他能体会到家心工作人员对经常接到房屋买卖、买人失望和无奈的心情,可既然选择了卖保险、推销物品、买卖车辆电话的警察,他必须完成使命。市民打电话挨个进行询问并对市民提蒋兆敏说,诸如自愧、自责之类供的重要线索进行登记,蒋兆敏和中心其他民警对这些线索进行汇总整理后,于2017年6月,破获一起重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缴获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100余万条。
多处联合一网打尽
在过去的14年辛勤伴着汗水度过的岁月里,蒋兆敏获得的荣誉称号,凝聚着多年来,蒋兆敏破案不断,荣誉不断,但他始终十分清醒。“这些荣誉不是给我一个人的,而是对全西宁、全中国反诈骗民警的一种鼓励。这不是文字游戏,靠一个人,一个团队,绝不是电信诈骗团伙的对手。”
青海省西宁市反诈骗中心成立两年以来先后联合公安、电信、银行多部门合署办公,7家银行、3大电信运营商入驻开展业务合作。做到打击、防范、治理一体化运作。
蒋兆敏说西宁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不仅在于它能够打破银行、通讯行业之间的重重壁垒,实现涉案资金的及时冻结和违法账号、手机的及时封堵,还能主动进攻,通过阿里巴巴钱盾、杰斯、莫邪等系统整合各种资源,通过深度研判、比对,回访被害人来明确具体的行动型线索,组织开展精确打击行动将更多的案件扼杀在源头。
四处奔波欠家人太多
“警察,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蒋兆敏经常说,14年的警察生涯,他无愧于事业,无愧于人民群众。
“我这一生,最对不起的便是家人,起早贪黑,在妻女熟睡时回家、离家,甚至在父母身体不适的时候,我都没能好好陪陪老人家。”蒋兆敏说,这些年,他与家人吃饭的次数屈指可数,他能体会到家人失望和无奈的心情,可既然选择了警察,他必须完成使命。
蒋兆敏说,诸如自愧、自责之类的词语已经无法涵盖他对家人的亏欠。面对父母、妻子、女儿,他甚至连一句对不起都说不出口,因为在家人这些年所受的委屈面前,他觉得那一声简单的“对不起、你们辛苦了”显得太过苍白、无力。
在过去的14年辛勤伴着汗水度过的岁月里,蒋兆敏获得的荣誉称号,凝聚着一位民警几乎全部心血的工作成果,如他肩上那耀眼的警徽,似这高原山巅终年不化的积雪,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