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街镇或是社区符合哪些条件,它的安全系数会比较高?曾经被网友调侃为可能‘影响房价’的最受小偷欢迎小区排行榜今年又有哪些变化呢?”在上海闵行公安分局昨天(8日)举行的今年上半年度全区安全指数发布会现场,闵行警方通过“算法推演”首度对外揭秘了安全社区的“模样”。
记者获悉,警方通过从入室盗窃零发案小区等一系列“数据要求”不断缩小范围,发现“安全社区”的监控探头平均密度达到了每一百平方米2.5个,每100人拥有7个安防力量,并且在地理位置和周边社区街面商业环境等方面都有关系。
小数据勾勒“安全社区的模样”
发布会一开始,闵行公安就先公布了一组彩色“词云”图,将去年和今年上半年闵行公安报警关键词做了对比。“我们按照出现频率进行了排序,呈现在图中的字越大频率越高。”闵行警方比对发现,去年“轿车”、“相撞”、“赌博”等词汇居多,而今年“事故”、“轿车”、“诈骗”等词汇居多。
记者注意到,从数据上来看,今年上半年,闵行警方接警数量较前两年同期下降明显。“两年内接警累计降了56%,报警类110同比下降13.1%。”进一步分析今年上半年案件情况,其中高达70%是盗窃案,21%是诈骗案,其他案件占了9%。
“根据大数据,我们将目标设定在‘找到安全社区的共同特征’,例如地理位置的特征,周边有哪些商业模式,监控需要达到多少密度。”闵行警方告诉记者,算法推演基于一系列数据要求,“首先,我们将上半年入室盗窃零发案小区作为先决条件,有715个小区符合条件,其次,再从中筛选出人均110报警最少的100个社区,最后从100个社区中剔除附近街面案件较多的社区。”
研究小组比对了符合条件的样本社区特点,发现这些社区的监控探头平均密度达到了每一百平方米2.5个,每100人拥有7个安防力量,并且与地铁站的距离都较近,而且周边的社区街面商业也非常丰富。
“统计算法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这样的推演目前是首次尝试,还需要进一步验证,但我们相信,这样的结论可以作为今后实践的参考。”
闵行警方表示,随着对辖区内人、事、物数据化的采集,通过这样的推演,警方不仅可以给整个区域公共设施和商业设置的规划,从安全方面提出科学建议,还可以评估地区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水平。“在将来,算法还会不断优化,社区安全与否,可能真的就能一目了然。”
多部门共助“安全指数”再升级
针对高发的盗窃三车案件,近年来,闵行警方始终保持对盗窃“电瓶车、自行车”案件的高压严打,但是由于犯罪成本低,嫌疑人重复作案率高,此类案件的打击效果并不如其他盗窃案件明显。
记者注意到,此次闵行警方将3年里的所有盗窃三车案件都标注在地图上去分析,发现此类案件在地铁站附近最多,且都避开了早晚通勤高峰。
为此,闵行警方在以打击“盗收销”犯罪链条为重点的基础上,又专门调研了当前各地铁站点附近非机动车辆的管理问题。“以杜行派出所为例,辖区内共有五个地铁站,人流量最大的联航路、江月路、沈杜公路站,非机动车停放车位缺口近八千个,不少电瓶车乱停放,无人看管成为小偷时常光顾的主要原因。”闵行警方将调研结果上报综治部门并提出建议,很快,辖区内就增设了3个停车点,不仅补上了停车缺口,还配齐了日常巡逻管理的人员,从根源上解决了由于防范管理措施缺乏造成的安全漏洞。
据悉,为了给街镇提供更多的数据参考,此次安全指数中还加入了对“防范能力”的评估,比如针对电信诈骗,数据显示,“网络、电信类诈骗”占了今年上半年诈骗类案件的6成,因此市民的防范能力成为安全评估指标中的重要一块。同时,配备多少监控探头,拥有多少具有资质的保安人员,有多少平安志愿者队伍,这些也都是“防范能力”的组成部分。
“从单项能力来看,古美街道排名第一,而经过综合评估,其总体安全指数也名列前茅,可见防范之于地区安全的重要性。”闵行警方告诉记者,影响地区安全状况背后深层次的因素涉及城市管理的多个领域,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闵行警方坚持指数发布这一做法,不断探索优化分析模型,为的就是用数据加强社会综合治理的协同性,提高社会自助自救、互助互救、公助公救的能力,真正实现安全管理从应急处置向风险管控的转移。
“最受小偷欢迎小区”榜单有变
在闵行公安去年举行的安全指数发布会上,一张“最受小偷欢迎小区排行榜”引起广泛关注,有网友调侃这是一张可能“影响房价”的榜单。但实际上,涉及基层协同治理的各方更是为这张榜单牵动。
“这是一针强心剂。去年看到小区连续两次上榜,对我们的触动很大。其实,案件多的原因有很多,维修基金无法动用,群防群治力量薄弱等等。这需要多家部门共同努力,也需要居民的配合才能改变。但是当时我们就下定决心要‘摘帽’。”
金色西郊城居委会毕书记向记者坦言他们最初的困境,但是榜单把公安、综治、居委、物业都捆到了一起,整改也开始大刀阔斧起来:遴选年轻干部任居委书记,对“群租、地下空间、棋牌室”乱象集中整治,居委与社区民警还以党支部的名义,把小区里的退休公安民警、退休教师组织起来,把平安志愿者队伍从79人增加到123名,一天三次在小区巡逻。
社区民警钱耀军在去年年初接管金色西郊城时也感到焦虑,虽然派出所到小区每次来回路上将近一个小时,但是钱耀军几乎天天在管段里。召集物业开会,要求垫资维修所有技防设施,调整监控点位,安装车辆识别系统,培训保安、志愿者队伍,与综治部门一同排摸清理无证场所。“一个社区要管好,无非就是人防、物防、技防,大家一起扎牢篱笆墙,坏人就不会来。”今年上半年,金色西郊城只发生1起案件,成功“摘帽”。
“显见的是,这次‘最受小偷欢迎小区排行榜’上的案发数字整体都在大幅下降。”记者注意到,前两年同期,小区偷盗类案件的发案数还有两位数以上的情况,今年则全部控制在10起以内,其中上榜第一名的小区从14起变成7起,第十名的小区从7起变成3起,不断接近之前“发案即上榜”的“预测”。
相关链接
清早多路出击
抓捕行动一触即发
就在发布会举行的同天上午,闵行警方针对盗窃三车的犯罪嫌疑人开展了一次专项抓捕行动。闵行警方透露,此次抓捕行动主要目标针对“跨区域,跨团伙,多人作案”为主的盗窃犯罪团伙。他们经过近三周的侦查和取证,初步掌握了一伙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规律,串并相关案件十余起。
此前,家住闵行区的曹先生家中6万元现金失窃,警方经过反复排摸后,发现范某具有重大嫌疑。“像范某这样的嫌疑人具有极强的反侦查意识,他们四处流窜不断变更居住地。”负责侦办此案的上海闵行公安分局刑侦支队王警官告诉记者,抓住像范志强这样的嫌疑人虽不算难事,但仍需做周密的部署。
昨天午间,另一路战果传来:前方行动人员成功抓捕一犯罪团伙,警方根据线索在几个工地排摸,最后在第3个工地找到犯罪嫌疑人,6名犯罪嫌疑人悉数到案。
记者从闵行警方获悉,在严打态势之下,去年全年,闵行公安共串并侦破“盗抢骗”案件638起,打掉“盗抢骗”犯罪团伙57个,全区盗窃“110”报警数较2016年下降了52.5%,对此类犯罪行为起到极大的震慑作用。(季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