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查 辖区里疑藏杀人逃犯
“24年前的命案嫌疑人马某,现在很可能逃到了武清!”今年6月1日,广东警方提供的一条线索引起了天津市公安武清分局的高度重视。
据了解,嫌疑人马某是湖南人,今年48岁。24年前,马某在广东省的一个小县城里与他人发生纠纷,将对方捅伤致死。之后,马某为逃避警方抓捕,改名换姓,东躲西藏。
“24年过去了,马某的体貌特征很可能会有很大变化,而广东警方也未掌握其在武清的具体落脚点。”办案民警梳理线索后认为,武清现有数十万外来人口,如果大范围地进行走访排查,很容易打草惊蛇。同时,民警研究马某负案逃亡多年的心理特点,推测其很可能在武清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而非暂时藏匿。
考虑到这些情况,民警决定先在辖区外来人口中开展秘密排查。可是,一连两天,没有任何发现。
发现 “装修师傅”遇民警反应很奇怪
眼见查找马某的工作就要陷入僵局,6月3日,辖区发生的一起装修纠纷警情让搜捕峰回路转。
“民警您看,他这装修,活儿干的与当初说的完全不对。我刚才找他理论,他还说要打我……你现在怎么不打了?怎么见着民警就怂了?……”处警现场,业主情绪激动,而装修师傅孙某一声不吭,只是压低帽檐,蹲在墙角抽烟。
经进一步了解得知,孙某从6月1日起为该房屋装修,因为质量问题与业主多次争吵。当日,孙某扬言要殴打业主,但一听说业主要报警,马上变得低声下气,主动提出少要工钱,试图阻拦。
接下来,民警核查孙某的身份。孙某自称是湖南人,之前在北京干装修,前几天刚到武清。他在来武清的路上遇到了小偷,证件被偷了,还没有补办。
民警察觉可疑,特意“叮嘱”孙某:“没有身份证要赶紧补办,不然坐车都麻烦。”孙某连声称是。民警注意到,提到身份证,孙某的眼中闪过一丝惊慌。
调解结束后,民警马上将这一可疑情况上报,并对孙某进行秘密调查,发现孙某每天都和工友一起去装修,晚上返回暂住地,生活十分规律。但是,孙某年龄、体貌特征等,均与正在查找的在逃人员马某相似。尽管如此,由于广东警方提供的马某照片是24年前拍的,那时马某还是个年轻人,和年近半百的孙某比对,是否是同一个人,不好贸然下结论。
试探 手机铃声打破24年悬念
这时,广东警方传来新消息:马某不久前曾与湖南老家联系,警方已获取其手机号。“只要证明孙某在使用这个号,即可证明他就是马某!”
“师傅您好。我们刚在这个小区买了房,看您在门口贴了装修广告,过来看看活儿……”6月7日,经过一系列部署之后,两位民警乔装进入孙某的装修现场。他俩一面“实地参观”,一面和孙某搭话,聊些装修的事,孙某逐渐放松了警惕。“参观”到卧室时,民警发现窗台上放着一部手机,互相使个了眼色,转身回到孙某身边。此时,孙某正使用壁纸刀切割装修材料。“师傅,您这儿装修多少钱?我问问价,回去商量。”民警问。
孙某见生意上门,起身答复,却仍将壁纸刀拿在手里。民警见状,掏出手机,佯装给家人发微信谈装修,实则拨通了广东警方提供的手机号。果然,卧室内的手机响了起来。民警赶紧说:“您先接电话,一会儿去对过楼看看我家怎么装修好……”孙某犹豫了一下,走向卧室,民警顺势接过了他手中的壁纸刀,并向之前一直在楼道待命的战友发出抓捕信号……
唏嘘 逃亡途中他不曾睡个踏实觉
“我逃了这么多年,最后还是被抓住了,也好,这回能睡个踏实觉了……”“孙某”落网后,经过民警耐心教育、政策攻心,承认自己就是在逃24年的马某。
马某供述,当年,他因为一起纠纷将人捅伤致死,之后仓皇逃离广东,辗转全国各地,一面靠化名和不断变换藏身地点来逃避警方抓捕,一面凭着装修的手艺打工谋生。24年来,马某的足迹遍布多个省市。
近些年,楼市暴涨,马某带着工人前往北京,狠狠赚了一笔钱。可是,想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和亲人,想到随时可能被民警抓获,他总也无法安心。后来,楼市遇冷,马某在北京的生意不好做了,就经人介绍,于6月1日来到本市武清区找活儿,没想到刚落脚7天就被武清警方查获。
“这是我第一次来天津,这么快就被抓了……”马某念叨着。现马某已被移交广东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