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4小时警界!高墙内的“解铃人”——湖南长沙看守所管教民警的一天
在许多人眼中,
看守所高墙壁垒,戒备森严,
很容易让人产生威严而神秘的感觉。
四四方方的天地,
加上高墙电网和里面羁押的犯罪嫌疑人,
不得不让人想起一个字——“囚”。
然而,在他的眼中,
这“一亩三分地”却是一片希望的田野,
他用坚守,尽心尽职诠释着监管民警
对警徽的忠诚和对誓言的承诺。
今天跟着微警君走近“他”的一天
5月31日
上午8时50分
▲由于监区禁止携带通讯工具入内,每天上班前,石念都要将手机存好才开始工作,家里有个急事只能靠办公室通知。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公安局看守所管教民警石念准时到岗,将手机放进储存柜后,走进监区,开始一天的工作。高墙、电网,将院内院外分隔成两个世界,和石念一样的管教民警,365天日日夜夜都要承担着看守、教育、管理在押人员的重任,用汗水巩固监所安全,用耐心助嫌犯改过自新。
贴心管教
指导写信拉家常,“刺头”嫌犯感受被尊重和关心
石念去年才从路口派出所调到看守所,派出所的工作琐碎繁杂,看守所的工作枯燥单调,岗位不同,但责任相同。
看守所是关押刑事犯罪嫌疑人的地方,在这里,安全是底线。石念负责两个监室,共65名在押人员。9时,石念来到监室早点名,观察每名在押人员的精神状态,并对昨日的监室情况进行点评。
▲上午9时,石念来到监室早点名,并强调纪律。
石念当过兵,与嫌犯打交道时,他融入多年部队带兵的管理学、心理学经验,令不少“刺头”嫌犯服帖。
因贩毒被判死缓的陈某刚进所时不服管教,思想波动大,有“新人”进来时,他强行要对方脱衣接受“检查”,对方觉得受辱,不肯配合,两人一言不合大打出手。
后陈某被调至石念管的监室,石念一方面在管理上严格要求,将其所在监室列为重点监室,每天谈话教育2次;另一方面,石念知道陈某有2个儿子,十分想念家人,但他文化程度不高,石念常指导他写信,让他感受被尊重和关心。
▲上午10时,石念(中)与在押人员陈某谈心,陈某刚进所时不服管,还与室友打架,经耐心管教,陈某安分许多。
“一审的结果并不代表最后的结果,缓刑期间如果好好表现有主动行为,可以争取减刑,而且,你得给两个儿子做个榜样,犯了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肯改过。”石念叫来陈某谈心,像拉家常一样,两人聊起了陈某的家庭近况。
“你的大儿子就要中考了,我告诉他,你很关心他,要他保持平常心,尽力去考。”石念说。
“我就是吃了读书少的亏,麻烦你转告他,我不是个称职的父亲,希望他和弟弟健康成长。”陈某说。
▲上午11时,石念(左)和同事巡视监室,这种巡视每隔20分钟一次。
石念认为从事管教工作必须时刻树立正确心态,管好同时加强教育,尤其在改过自新方面鼓励在押人员,努力唤醒他们的心底善念,引导他们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中午12时,到了开饭时间,石念监督发放,常常是在押人员吃完后,他才能安心去吃饭。
石念从事看守所管教民警虽然不到一年,但他负责的在押人员全部安全交付执行,其中13个被判死刑、6个被判缓犯、6个被判无期。
教育感化
谈心中获取有价值线索15条,协助破案20多起
嫌犯被抓获时想减轻罪行,常会不交代所有犯罪事实或不供出同伙,给案件侦查带来很大难度。对此,石念在看守所经常组织在押人员开展教育感化宣讲,列举一些在押人员坦白检举后从宽处理的典型案例,在押人员听后深受触动。
▲下午1时,石念来到监控室查看监室动态,发现异常情况,会及时妥善处置。
“你上次反映的线索,我已向上级汇报,如果情况属实,帮助警方破案,就算戴罪立功。”当天下午,石念叫来在押人员王某谈心,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王某因犯命案被判死刑,且自杀未遂,经抢救后被刑拘。刚关进看守所时,王某思想极不稳定,不仅绝食,还有自杀倾向。
石念将王某列为重点监管对象,每天安排4名同监人员轮流看守,一有异常及时报告,与其谈话的次数也比其他在押人员多。
▲下午2时,在押人员刘某写了封家信,石念仔细检查内容无敏感信息后,帮助寄出。
王某知道杀人偿命,变得很悲观,很少与同监人员说话,在石念看来,面临生命终结的时刻,或许大多数人都希望有可倾诉的对象。身为管教民警,石念要做的是从法律的角度,让在押人员明白自己所犯的过错,同时也从人性的角度,鼓励他们积极“求生”。
为了帮助王某积极面对二审,石念常推荐法律书籍给他,时常为他解释法律条例。经过耐心开导,王某渐渐放下思想包袱。
日前,王某向石念反映,他的两名老乡在长沙市马王堆开赌场且放高利贷,是一个涉黑涉恶团伙的主要成员;另听室友讲,他的两个朋友在长沙市某小区贩毒。
获得两条线索后,石念立即反馈给办案单位,目前,案件正在侦办中。
石念说:“因为工作岗位不同,管教民警虽然不能直接在擒凶抓逃上体现警察价值,但也能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一年来,石念提供有价值线索达15条,协助办案单位破获案件20多起。
人性服务
照顾重病嫌犯,在医院轮流看守一周
“怎么样?最近身体好些了吗?腹部还疼吗?”
“好多了,就是没什么胃口。”
“我让食堂熬点粥,等下你趁热喝了。”
▲下午3时,石念带着在押人员张某来到所卫生室进行身体检查,张某患有胆结石、肾结石、尿路结石,大病初愈,石念时刻关注他的身体状况。
当天下午,石念来到病残监室,询问在押人员张某的病情,得知有所好转后,松了一口气。但石念不放心,带着张某来到所里卫生室,让驻所医生对其进行身体检查。
张某因涉嫌寻衅滋事被刑拘,他患有胆结石、肾结石、尿路结石,刚进所时疼痛难忍,吃不下饭、夜不能寐。
有次发病时,张某疼得在地上打滚,石念马上带他到长沙县第二人民医院救治,医生开了止痛药,建议先保守治疗。
为保证不出岔子,石念和同事轮流在医院看守了他一个星期,24小时寸步不离,吃饭、上厕所等全程陪着。
▲下午4时,为帮助在押人员积极面对法院审判,石念推荐几本法律书籍,指导在押人员学习。
目前,长沙县看守所配备有专门的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每年会组织在押人员进行体检,且设置了专门的病残监室,对于有病在身的在押人员予以特殊照顾,严把健康初检、复检和跟踪观察“入所三关”。而对于身体疾病不符合收押条件的,向办案单位说明情况,通过认定,变更强制措施。
“除了病犯,最难管的是毒犯,毒瘾发作时必须单独隔离,我们想尽办法转移其注意力,帮助减轻痛苦,常为此折腾一宿。”石念说。
▲晚上7时至10时是收看电视节目时间,石念要去所管监室巡视一番。
长沙县看守所教导员杨文斌说,看守所的工作、生活最大的特点是规律,但规律背后需要时刻集中注意力和高度责任感,一点疏忽就可能酿成大错。
管教民警在监区工作时无法与外界联系,家里有个急事,只能由办公室通知,多数时候都是后知后觉。
▲在长沙县看守所,像石念一样的民警,忠实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监所的平安。
舍小家,为大家,造福千家万家,这是当警察的本分,也是石念的工作理念。而看守所内像石念一样默默奉献的民警还有很多,他们忠实地践行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宗旨,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监所的平安。
据统计,5年来,长沙县看守所完成5000余人次在押人员安全交付执行,从未发生安全事故。
他们是高墙内的摆渡人,远离人们的视线,常人看不到摆渡人和被摆渡人的荒原之旅,但正是这"看不见"的忠于职守,默默奉献,才使得每一个被摆渡人实现自我救赎,重获新生。
这就是管教民警的一天,
想想他们处在四四方方的高墙里
没有鲜花和掌声,
但是他们依旧会用博爱的胸怀、
无私的奉献和忠诚的担当,
无怨无悔地守护着高墙内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