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母亲,您的柔情我永远都懂
“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我无法把你看得清楚……”每次听到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我都会想到柔情挚爱的母亲。但不同的是,母亲对子女的爱抚、耐心和柔情,我永远都懂,永远看得清清楚楚。
今年三月春暖花开之际,大姐来电话说:“有时间回来看看吧,母亲糊涂了。”放下电话,感觉事有蹊跷,春节时母亲还有说有笑,思维敏捷,口齿清楚,怎么不到两个月工夫就糊涂了?
母亲1927年生于渤海之滨的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农村,今年91岁。记忆中,母亲是全村有名的明白人,虽然没什么文化,但遇事善思考,淳朴、热情、乐于助人,乡亲们有了大事小情,常让母亲帮着拿主意,还送了她一个名号“小能人”,我从小以母亲为荣。母亲晚年很幸福,家有姐、哥照顾,外有我支持,生活悠闲自在。我虽然清楚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但一时还是接受不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周六,我从河北石家庄乘高铁回到家中。姐姐和外甥女正在中厅择菜。母亲坐在一旁的高凳上,头戴黑毡帽,上身穿一件老式对襟黑棉袄,下身穿紧身黑裤子,脚底是一双黑布鞋。我的第一反应是,母亲怎么打扮成晚清时期瘦老太太了?“别说话,看妈认识你不?”姐姐话音刚落,母亲抬起了头,面容还是那么慈祥可亲,目光却失去了神采,愣了一会儿,一个箭步上来,紧紧抓住我的手:“你可回来了,妈想死你了。”母亲流泪了,我也不能自已。
姐姐说,母亲是从正月开始糊涂的,而且越来越厉害,一阵明白,一阵糊涂,自己乱穿衣,在家坐不住,喜欢往外跑,喜欢上房翻墙,登高远望。更令人费解的是,母亲一天无数次去姐姐住的东屋扒窗户往里看。姐姐曾多次问母亲为什么做这些,母亲说是找“胖小儿”。“胖小儿”是我的乳名。姐姐说,母亲说的都是糊涂话。但我了解母亲,相信母亲说的都是真话,因为我和母亲感情最深。
母亲育有一女四子,我是她的小儿子。我和大姐相差18岁,和最小的哥哥相差9岁。因此,母亲给了我更多的呵护、疼爱。记忆中,母亲一直是那样慈爱,即使我淘气惹事,也从没有发过脾气,她耐心地教我如何为人处事,如何尊老爱幼,如何立志上进。那些年物质匮乏,家里没什么好吃的,但母亲做了一道“美食”,美了我的童年,也美了我的少年。她把花生米炒熟后装入塑料袋,放在火坑头被褥下边,这样我每次吃都香脆可口。母亲用柔情呵护着我快乐成长,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幸福而快乐。在我心中,母亲就是我一个人的母亲。自1984年考入河北石家庄一所军校至今30多年,母亲一直是我心中最大的牵挂。
母亲一阵糊涂,一阵明白,我试着和母亲交流,但没有成功。我计划周日上午从唐山乘高铁返回河北石家庄。周日一早,我又问母亲:“我是谁呀?”母亲摇摇头。一会儿,母亲出西屋往东走,正如姐姐描述的那样,母亲手搭凉棚往窗户里看,而且看得很专注。透过窗户我看到姐夫正在打座机电话。我把母亲扶到一旁:“妈,你看到什么了?”母亲语言模糊:“看我儿子来电话了没有。”“你哪个儿子啊?”“石家庄那个。”母亲露出了微笑,我却再也不能自已。
车就要启动了,姐姐、哥哥、侄子都来送行。突然,母亲光着脚跑出来,大家很意外。但我清楚,这是母亲听说儿子要走着急了。我急忙迎上去,紧紧握住母亲的手,在她额头深深亲了一口,举起手机给母亲照了一张光脚全身照。这是我心中最美的一张照片。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母亲老了、糊涂了,但糊涂的是外表,不糊涂的是爱心。母亲,我想对您说,您的柔情我永远都懂。
(作者: 河北省委政法委 石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