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太高太远,5月里,暖意还没赶到狮泉河西岸的典角村。但村里的人们已经开始忙碌了。
阿里公安边防支队扎西岗边防派出所所长杨功成和官兵们巡逻到典角村,看见一个外地人和几位村民在村里的公路沿线种树,便上前了解情况。得知最近村里要搞绿化,这名外地人叫王官东,是给典角村送树苗的。杨功成告诉他:“记得带上身份证来边防派出所登记。另外,这里自然条件恶劣,如果遇到什么困难可以随时联系我们。”王官东点点头。
时值中午,杨功成和同事们来到典角村护边员尼吉拉姆的家里。因为小时候车祸致残,边防派出所的官兵们都十分关心她的生活。2012年,尼吉拉姆在家门口开起了茶馆、商店,日子蒸蒸日上。
“这几天,生意还好吧?”一进门,杨功成就用一口流利的藏语问尼吉拉姆。
尼吉拉姆忙迎上前,招呼客人们坐下,和杨功成说起了家中的近况。看他们聊得起劲,记者问尼吉拉姆:“边防派出所的官兵们是您家里常客吧?”“是的,是的。自从我的生意开张以来,他们时不时都会来关心、照顾我的生意。”尼吉拉姆回答说,“他们工作尽心尽责,有他们在身边,真的安心。”
杨功成和尼吉拉姆说起藏语来,谈笑风生,这让记者不由得佩服起这位看起来文质彬彬的边防军人。
“我学藏语有‘秘密武器’的,那就是我的爱人。”杨功成甜蜜地对记者。原来杨功成的妻子就是乡里幼儿园的老师次仁央金。
2006年,刚来到扎西岗边防派出所的杨功成和同事们一道为当地群众办理身份证。当时,群众的法治意识还不强,办理身份证也不积极。次仁央金是土生土长的阿里人,为了帮助边防派出所尽快完成工作,次仁央金发挥语言和身份的优势,向村民解释办理身份证的重要性。当身份证办理工作顺利开展时,杨功成与次仁央金的爱情也悄悄萌芽了。
2007年,杨功成与次仁央金喜结连理。如今,杨功成和妻子还有8岁的儿子住在离派出所只有一条小巷之隔的简陋民居里。说起丈夫,次仁央金什么也不说,只是和刚结婚时一样,浅浅的低头微笑。与妻子相伴的日子里,杨功成的藏语越说越棒,和群众关系越走越近,老百姓有矛盾、有纠纷都爱到派出所来找他。
2006年至今,12年阿里生活,12年边防岁月,杨功成从一名军校毕业的青年到今天成长为与扎西岗共同经历发展变化的中年人,他的人生早已和扎西岗融为了一体,扎西岗边防派出所也早已成为扎西岗群众心中一面不倒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