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5.12”大地震之前,我先后三次路过汶川,分别是2005年探访稻城亚丁最美的秋天,2006年自驾川北甘南,2007年挑战川藏线,当时汶川和其它沿途路过的小县城没多大区别,除了道路蜿蜒崎岖,一条街穿越整个县城,并没有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大地震之后,我再也没有把四川作为我的旅行目的地,直到2011年国庆节,我们决定走大香格里拉环线,最后一天返程成都,我们把汶川映秀作为途中停留地。
当我们进入汶川地带,在卧龙镇路上遇上交通管制,差点只能绕道。没想到地震过去三年多了,沿途的道路还是极具凶险,山体松散,滚石遍地,道路桥梁坍塌随处可见。在山坳隧道口,经常看到有部队官兵或农民工正在艰难抢修险情,使得我们的车辆能够有惊无险缓慢通过。
我们在当时受灾严重的漩口中学遗址凭吊时,心情极为低落沉重。那些扭曲的建筑物见证了大地震巨大的破坏力,无法想象在大灾难来临之时,那些来不及逃生的师生们该是如何的绝望。
映秀镇的原建筑在地震后几乎损毁殆尽,可能是广东对口援建的缘故,新盖的房子多了一点江南的韵味,沿街开了许多餐馆和旅店,虽然我们到达时是周末,但来这里的游人并不多,街上显得有点冷清。
我们选择一家豆花鱼小饭馆吃午饭,老板娘是本地人,约莫三十来岁,热情开朗,时不时过来和我们聊天,听我们海阔天空一路上风景和故事时,胖乎乎的脸上写满了笑意。
后来,不知谁问了她一句:汶川地震对你的生活影响大吗?她的鼻子一酸,眼泪立马就啪嗒啪嗒往下掉。她说,那场地震中她失去了5岁的儿子。
说笑声一下子停住了,似乎四周的空气都陷入静默。
我们递给老板娘几张餐巾纸,她擦拭后说没事没事,还好她还有个女儿,就有继续生活下去的信心。
她的脸上重新有了笑容,我们知道,那笑容的背后该有一颗多么坚强的内心。
对于经历过那场大地震的人们,心灵所造成的创伤或许这一辈子永远也无法修补如初。但生活总得要继续,好好活着,明天就有希望。
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图/文:王磊 作者系福建省莆田市检察院研究室正科级检察员,最高人民检察院《方圆》杂志社主笔,莆田市检察文联摄影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