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突如其来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夺走了数万同胞的生命。在危急时刻,湘潭公安民警积极响应党和人民的号召,先后派出了两支队伍奔赴汶川开展遇难者身份鉴别工作和灾区重建工作,用不畏艰辛、百折不挠的勇气和担当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绝对忠诚。
十年后的今天,汶川已经涅槃重生,焕发新的活力。
再次回首往事,依旧让人泪流满面。
为了地震遇难者亲人的嘱托
5月18日下午2时,湖南公安抗震救灾专业突击队15个单位共51名同志从省公安厅出发赶赴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开展抗震救灾任务,湘潭市公安局派刘大利、樊新勇、廖长青、许建平等四位同志随队出发。湘潭小分队先后赶赴四川绵阳、成都等地完成遇难者身份的鉴别工作,连续奋战二十多天,经受了四千多次余震,经历了两千多公里的塌方、滑坡、泥石流、路基损毁等危险路段,足迹踏遍了灾区的每一个角落,完成了数百具遇难者遗体的身份鉴别工作。
由于表现突出,湘潭小队两人荣记个人二等功,两人荣记个人三等功,樊新勇、廖长青同志在火线光荣入党。
讲述者:刘大利
时为湖南公安专业突击队湘潭小分队队长
现为九华公安分局响水派出所教导员
十年前的往事仿佛就像发生在昨天,在那里,我目睹了悲伤、凄惨的场面,同时也切身感受到了举国一心、众志成城的温暖和力量。
当时我们的工作是提取遇难者遗体的DNA检材及日后的身份鉴别,给死者家属交代,让逝者得以安息。尽管当时余震、泥石流、疫情、堰塞湖“四大灾害”,任何一个意外和不小心,都可能让我们遭遇危险甚至牺牲,但我仍不后悔。在那里,我收获了人生中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让我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充满了自信和力量。今天,看到崛起的座座新城,我更为祖国的强大感到骄傲和自豪。
讲述者:廖长青
时为湖南公安专业突击队湘潭小分队队员
现为湘潭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刑科所民警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的那一次天崩地裂,那一次“为了遇难者家属的嘱托”的抗震救灾经历,让我感悟了力量,收获了成长,汶川这个地名与这段经历成为我生命中的一枚重要烙印。
十年前的汶川,看着满目疮痍的映秀镇,我感受到天地以万物为刍狗的无情。同时,我也从站在自家废墟里的灾民脸上坚强的微笑里,看到了自强不息的力量;从来自祖国各地的子弟兵、志愿者以及民警同行坚毅的目光里,感受到了众志成城的力量;从“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的铿锵声音中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
如今,十年过去了。很欣慰地看到曾经的灾区已经抚平伤痛绽放新生,国家的防灾减灾救灾机制也日渐成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追思逝者,祝福祖国!
讲述者:樊新勇
时为湖南公安专业突击队湘潭小分队队员
现为湘潭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刑科所民警
2008年5月30日清晨,湘潭小队受指挥部指派,前往卧龙大熊猫保护基地开展工作,原本的道路全部被塌方掩埋,头上是摇摇欲坠的巨大石头,脚下是滚滚的渔子溪水,队员们徒步爬行十几公里,一天一夜与指挥部完全失去联系,但仍然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务。时任公安部刑侦局技术处处长葛百川知道情况后,立即前往湖南公安专业突击队营地看望慰问大家,他动情的说:“为了遇难者的安宁,为了地震遇难者亲人的嘱托,你们冒着生命危险翻越了20多公里的死亡之路,挑战了生命的极限,为湖南公安专业突击队做出了榜样”。
为了灾后的重建
汶川地震后,湖南省公安机关在全省组织一百余名警力迅速赴灾区,支援理县抗震救灾,维护当地社会治安。湘潭公安十四名民警主动请缨,奔赴抗震救灾一线,在近五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坚守岗位,为灾区的重建做出重要贡献。
讲述者:刘舟
曾参与理县抗震救灾工作
现为湘潭市公安局某支队大队长
在理县,一直余震不断。睡觉时,我们会在桌子上倒竖个啤酒瓶,一旦有地震,酒瓶就会摔落把我们叫醒。这个方法很管用,湘乡的刘俊反应最快,每次地震来临时,酒瓶还没有摔倒,他就一边喊我们,一边从窗户口跳出去了(他睡在地震棚的窗户边)。后来啤酒瓶就不用了,专由刘俊负责地震报警,他对地震的感受最敏感。从四川回湘潭后的三个月里,我只要听到低沉的轰鸣和震动,就会汗毛一竖,警觉的向四周张望,企图寻找一个安全的处所。
有次驾着警车巡逻,车堵在一座桥上,突然地震来临,桥开始抖动,我们立刻下车,马上找有浮力可以救生的物品,反应很迅速。
讲述者:成伟
曾参与理县抗震救灾工作
现为湘潭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
在灾区一线为重建服务时,我每天都看到和听到许多抗震救灾中的感人事迹,切身感受灾区的工作人员在自己家里受灾的情况下,仍艰苦奋斗积极乐观的工作作风,这些体会让我对牺牲自己服务人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一晃十年过去了,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无私的援助下,阿坝州人民通过艰苦的重建,把当年的破裂山河修整成了风景如画的人间仙境。看到阿坝州理县同仁发来的理县5.12十周年纪实图片,听着那首《湘理相亲》不禁热泪盈眶,当年我们跋山涉水巡逻执勤的理县,现在已经是藏羌回汉民族团结友爱互助安定的新家园。让我最感欣慰的是在祖国西南的这片热土,也曾承载过我汗水和脚印,从警二十余年,异地用警服务理县的半年,是最值得我回忆的时光。
讲述者:贺登甲
曾参与理县抗震救灾工作
现为湘潭县公安局天易派出所副所长
十年前灾区工作和生活的画面,一幕幕清晰得仿佛就在昨日。还记得我们救援车队在赶往灾区过程中所见到的一片片废墟旁“小红领巾”向过往车队行的标准少先队礼,那一刻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我在想自己能为灾区人民做点什么,深感责任重大。
刚到灾区,在街道两旁像蓝色海洋般的临时帐篷里,一家人每天都要忍受着40多度炎热的天气,蜗居在一起,让我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每每与灾区群众交流,目睹遇难亲属们的悲痛,让我深深体会了亲人离别的痛苦。救援期间,每天遇到的大小数十次的余震,有时从睡梦中惊醒就直接往外跑的狼狈,让我经历了生死的考验。很多的情景是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感谢四川抗震救灾这段宝贵的人生经历。十年后的今天,我似乎更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善待生活,善待家人,珍惜生命。也愿灾区人民早日摆脱苦难,共建美好家园。
5.12,汶川·十年!
缅怀逝者,致敬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