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里,他们既是警察也是护士
不论刑期长短,治病治心都是职责
说起护士,大家想到的都是社会医院里的“白衣天使”。其实,在监狱医院里,也有这样一群“白衣天使”,在常人不能触及的领域,肩负着治病和救心的双重任务。5月12日护士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近这群“白衣天使”,了解他们在大墙里的繁忙工作。
“高危”操作家常便饭
记者走进浙江省监狱中心医院五监区时,主管护师李双双正在病房间来回奔走。
34岁的李双双是传染病房工作时间最长的护士,自2007年走上岗位,她就一直冲在危险第一线。为艾滋病人抽血、打针,这种在外人看起来“高危”的操作,对她来说却是家常便饭,仅2017年就操作了几百次。
“刚开始我也怕。”李双双告诉记者,那时面对结核、肝炎、艾滋病、麻风等各种传染性疾病,自己有点无所适从,甚至担心被感染。不过,在前辈们的帮助下,她很快就克服了恐惧,并开始更深层次地学习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知识。
从戴防护口罩、穿隔离衣、标准洗手,到给病人抽血、穿刺、做治疗,李双双每一步都按照标准流程操作。日渐娴熟的技术和日积月累的经验,让李双双从“小菜鸟”变成了老师傅,如今她已是传染病区的带教老师。
要说印象最深的病人,“那肯定是传染病房‘抽血钉子户NO.1’的艾滋病犯黄某。”李双双说,黄某因长期注射毒品导致血管弹性变差,针管很不好扎,“每次给他抽血,常常一蹲就是一小时,抽完后我眼镜上都是汗,腰酸腿麻”。
病人都是服刑人员,需要那么认真地救治吗?曾经有人这样问过李双双。“他们曾经的罪行固然令人气愤,但我是警察,也是护士,不论他们刑期长短,救死扶伤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李双双坚定地说。
既要治病更要治心
“我们既是民警,也是护士。”徐钟是省长湖监狱医院的一名男护士,他说,拥有这样的双重身份,职责当然也是双重的。
见记者有些疑惑,他讲起了一段经历。曾经有一名服刑人员半夜因左腕、左肘部割伤,情况危急被送到他们医院。原来,服刑人员王某自小孤僻,10来岁时曾有过跳河等行为,被人当怪物,常常被嘲笑。参加工作后,被朋友背叛,与妻子离婚,一系列打击对他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冲击。入监后,他被诊断为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作为王某的主治护士,徐钟赶紧处理王某的伤口,并和同事24小时不间断陪护。
伤口的情况稳定了,心灵的伤口如何医治更为关键。“怎么样,现在感觉如何了”“今天的天气不错,看你的气色和天气也很配呢!”每次进行护理操作时,徐钟总是找各种话题与王某交流,从喜欢看什么书,到最爱哪项运动,再到以后想做什么工作。慢慢地,王某不再对徐钟三缄其口,话开始多了起来。
在省长湖监狱心理矫治专家史金芳制定了针对性的心理矫治方案后,徐钟跟着方案配合医生。通过一年的心理危机干预、亲情帮教等教育手段,王某开始主动与他人交往,参加学习和文体活动,改造越来越积极了。
“治愈病人身体的伤口是一时的,治愈心灵的伤口,让他重燃新生的希望,则功在一世。”徐钟说,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他们的双重职责。(记者 王春苗 许乔静 通讯员 江权 孙书培 张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