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玛次仁:让每个“小书包”安心过马路
“叔叔早!”“警察叔叔好!”每天早上,清脆的童音在这条人行道上此起彼伏,一位老实、憨厚的“协警叔叔”成了孩子们最熟悉的面孔。
这位“协警叔叔”名叫米玛次仁,是拉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古城大队的一名交通协管员(协警),目前他已经工作了18年。
2013年米玛次仁被分配到林廓东路十字路口至清真寺路段工作。他所负责的路段交通复杂,有西藏自治区公安厅及3所学校(海城小学、阳光辅导培训班、八郎学幼儿园)等重点单位,其中海城小学附近的车流、人流量最大。
到目前为止,米玛次仁所负责的路段从未出现过交通拥堵的现象、更没有发生过重大交通事故。而且路段内的学生、家长、老师及周边的居民们看到他都会热情的打招呼。人们如此敬重他,只因他几年如一日,尽心尽力的服务群众。
上班比学生早、下班比学生晚
海城小学的学生每天早上8点上学,(具体时间)下午5点半放学。为了确保学生们安全的上学、放学,米玛次仁每天上班比学生早、下班比学生晚。早上天还没亮,他就提前来到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他说从早上7点开始已经有学生陆陆续续的来上学了。
中午米玛次仁也不休息,依旧在路面上指挥交通、护送学生。等到学生们都下课后,米玛次仁就去自己用5000元买的二手奥拓车上眯一会儿,到孩子们快上课的时候,他又回到了路面上继续工作。晚上亦是如此,米玛次仁总会等学校里的学生全部走完后他才回家。
孩子们心中的“守护神 ”
叔叔!一声清脆的童声传了过来。一名骑着电动车的家长正打算过马路,后座的小女孩随即挥着手向路面上的米玛次仁打招呼,米玛次仁微笑的向她走来。女孩下车后,捧着米玛次仁的脸调皮的说:“叔叔要少晒一点太阳哦~ 您比前几天又黑了一点。”
4年来,米玛次仁已和海城小学的孩子们变成了朋友。因为孩子们知道,眼前这个叔叔就是他们的“守护神”,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凌冽寒冬。校门口总会有他的身影,为孩子们的安全忙碌着。
比如:有的学生家长因为特殊情况不能来接自己的孩子回家时,米玛次仁就会自掏腰包帮孩子打个出租车,并将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孩子,告诉孩子安全到家后别忘了给他回个电话。
有的小学生忘带作业本、文具了,就会找米玛次仁借电话打给自己的家长,等家长把东西送来后,米玛次仁又急匆匆的将东西送到孩子的教室里。
有的孩子上学期间生病了,也会来找米玛次仁,让米玛次仁送他去医院……
(米玛次仁给着急去教室的孩子整理服装)
米玛次仁帮助了太多的学生,不能一一记得他们的名字。但是学生们却都能记着他的名字。去年4月份,一位海城小学的毕业生,为米玛次仁送来一面锦旗,感谢米玛次仁之前对自己的帮助。
面对这些锦旗,米玛次仁可能都不记得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因为他从上岗的那天起,就提醒自己,这份责任是和学生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自己千万不能马虎。
斑马线上每分钟折返四趟
早晨8点左右,一群背着书包的小孩站在马路对面,似乎在等什么。米玛次仁见状边鸣哨,高举手臂示意车辆减速慢行;边跑向马路边,牵着小孩们一路走过斑马线,将他们送到了学校门口,又折返回马路中央。就这样,米玛次仁在斑马线上每分钟几乎要折返四趟,让在场的家长和学生们感觉很温馨。
8点30分,随着学校的上课铃声响起,车辆、行人少了很多,米玛次仁这才放下嘴里的哨子,到路边喝了口热水。拉萨的清晨天气比较寒冷,可米玛次仁的白帽子已被汗珠浸湿。
当我们问到米玛次仁每天这样会不会感觉到累时?他连连摆手说“这没什么”,然而每天孩子上学、放学的高峰期,对他来说都是场“大考”。
因为学生们的上学、放学时间段较长。使这条并不是很开阔的路段两旁,停满了来接孩子的汽车、电动车。若是没人引导,既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又存在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为此,他恨不得生出“三头六臂”,来护送学生、行人安全过马路,每次忙完了才觉得有些累。
其实,米玛次仁护送的不仅是学校的学生,还有老人。米玛次仁每天都会弓下腰,搀扶行走不便的老年人过马路,被帮助的老人脸上面带微笑,向米玛次仁竖起了大拇指。
家长、老师附近居民眼中“机器人”
米玛次仁热爱自己的工作,自己也闲不下来。据海城小学的老师卓玛说:“米玛次仁工作很负责,我们学校里的每位老师都知道他。不管刮多大风下多大雨,他总是在路面上工作,有时候下雨了也顾不上穿雨衣、衣服全部湿透了,太阳那么大也不知道打个伞,就那么不停的工作,像个“机器人”一样,一年365天几乎没见他休息过。
(米玛次仁正在和海城小学的卓嘎老师交谈)
他人口中的“机器人”米玛次仁,其实像万千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一样,也知道苦,也知道累,但他明白在这个路段有很多需要帮助的学生、老人,热爱工作的他又怎么了能会停下来呢?
米玛次仁的皮肤看上去让人心疼,如果只看照片上的样子你不会相信米玛次仁是个“80后”,由于常年风吹日晒,米玛次仁的皮肤已被紫外线晒伤。由于工作忙碌,米玛次仁不能按时吃饭,又得了胃病。可他无暇顾及这些,每天看似简单、枯燥的工作,在米玛次仁看来,却孜孜不倦……
去年春天,一辆小轿车因操作不当将正在路面指挥交通的米玛次仁被撞倒在地,当时他腰痛的直不起来。周围的群众见状,立即上前去搀扶他,让他回家休息。可他却只是坐在路边休息了一会儿,又回到路面继续工作。
同事眼中的他是个“拼命三郎”,也正是因为他兢兢业业的工作,他所负责的路段,才从未出现过车辆拥堵的现象及重大的交通事故。
女儿买的毛衣,他一直穿在身上,舍不得脱……
米玛次仁有一个13岁的女儿,目前在拉萨市第一中学上初一,女儿平日里都是自己乘坐公交车上学、放学。女儿的学校离米玛次仁负责的路段只有几百米的距离,每到雨雪天气,米玛次仁在护送完海城小学的学生后,都会默默地向女儿学校的方向望去,他担心雨(雪)下的那么大,女儿回家时会不会被淋湿?会不会感冒?
但因工作在身,米玛次仁无法送自己的女儿回家。每每想到这里,他心里满是自责。作为父亲,米玛次仁很少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女儿,可令他庆幸的是他女儿特别理解自己的工作。
去年冬天,懂事的女儿担心米玛次仁在外工作时会冷,便用自己存的零花钱,给米玛次仁买了件毛衣。据米玛次仁说,自从女儿给他送了这件毛衣后,他便一直穿在身上,穿脏了洗洗又继续穿,一直没舍得换,因为他感觉将这件毛衣穿在身上,就如同女儿在她身边陪伴他一样,很温暖。
18年的坚守、时刻保持公安的良好形象
又到了上学、放学的高峰期,来往的行人、车辆越来越多,为保证车辆畅通,米玛次仁立即冲进车流里指挥交通。
由于路面声音嘈杂,过往的车辆根本听不到他的声音。米玛次仁只能将哨子含在嘴里,不停的吹哨、打手势,直到嗓子沙哑。在米玛次仁的指挥下,海城小学门口的车辆有序通过,那双带着白手套的手在空中有规律地挥舞着,特别显眼。
米玛次仁忙的时候连一口水都顾不上喝,有时附近的居民、商贩会给他送来一杯开水、甜茶。可米玛次仁即使再口渴也从不在工作时喝水,而是等到稍微清闲点的时候,一个人走到附近公安厅的值班室里来喝。因为他说:“如果自己在工作时拿纸杯喝水,会影响协警的形象,我不能给咱公安队伍丢脸。”
在拉萨像米玛次仁这样的交通协管员(协警)还有很多,他们常年坚守在市内各个路面上、全身心投入到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积极维护交通秩序。与拉萨交警们一同打造文明、和谐、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他们是我们身边的榜样,是最可爱最可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