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贵州清镇检察院公诉人王芬余的一天

2018-03-20 10:06  来源:法制生活报  责任编辑:闵玥
字号  分享至:

  【今天我当班】清镇检察院公诉人王芬余的一天

  在检察机关,有一群特殊的检察官——他们就是国家公诉人。谈起他们,想必大多数普通群众都会感到陌生,他们每天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在日常工作中,他们又是如何开展工作的?近日,记者参与了“今天我当班”体验采访活动,走进贵州省清镇市检察院,跟着“全省检察机关十佳公诉人”“全省检察业务骨干”——清镇市检察院公诉科科长王芬余的脚步深入一线,亲身感受了公诉人的“酸甜苦辣”。

  不忘初心,忠诚履职

  记者采访的当天早上8时,王芬余就已经来到单位开始投入到紧张的办案工作中。“虽然规定上班时间是朝九晚五,但对于我们公诉科的同志来说,实行的可是朝八晚九,周末和节假日加班更是家常便饭。”王芬余说。

  据介绍,清镇市检察院公诉科有4名员额制检察官和4名检察官助理,在人数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司法体制改革后,这里的办案数出现了“井喷”。2017年该院受理各类刑事案件627件833人,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47%和30%,出席法庭支持公诉案件535件,同比上升47%。同时,提出抗诉案件2件,法院均采纳。追诉漏犯40人,同相比上升90%,纠正违法行为25件次。2017年,清镇市检察院提起公诉案件,没有一件被法院判决无罪或撤回起诉。2017年,在贵阳市两级检察院的案件质量评查中,该院公诉科办理的案件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这些成绩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我们科每一位同志的共同努力。”提起同事们,王芬余话题就多了起来,“我去年请了半年产假,我们院里分管公诉工作的副检察长郭勇,在管理多个部门的同时,还承办了100多起刑事案件;科里50多岁的老检察官邓书贵,由于几十年如一日在公诉部门办案,身体亮起了‘红灯’,院领导一次又一次催促其到医院系统治疗,他却一次又一次拖延治疗;在我们这个大集体里,80后、90后,进院短短几年,就能独当一面了。”“王芬余的勤勉与敬业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印象最深的是她在休产假时,经常背着才几个月的孩子来到院里,和同事们一起讨论疑难案件。”清镇市检察院检察长张雪松向记者介绍道。

  王芬余打开桌上电脑里的办案系统,熟练地生成文书、发送审批,打电话告知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并通知保证人,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短短1个小时过去,王芬余已快速翻阅了好几本卷宗。这是一起她正在受理的容留他人吸毒的案件,审阅卷宗、提审犯罪嫌疑人、分析证据、制作案件审查报告等工作已基本完成。此时,她正在仔细研究案情,思考问题,“一般的案件员额制检察官自己就可以处理,如果遇到重大疑难或有争议的案件,就会召开员额制检察官联席会议乃至检委会一起研究决定。”

  王芬余说:“简单来说,我的日常工作就是负责审查公安机关移送的刑事案件核实证据,查明事实,对构成犯罪的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防止冤假错案的出现,通过打击犯罪,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我们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

  上午10时30分,王芬余和同事驱车来到清镇市看守所,提审一名交通肇事逃逸的犯罪嫌疑人。

  “司法体制改革后,员额制检察官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是终身负责制,每个公诉人都感觉到压力更大了、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因为,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检察权,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纰漏,很可能发生冤假错案,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损害法律的威严。”虽然王芬余是一名“80后”检察官,但今年已是她作为公诉人的第10个年头,长期从事审查起诉工作培养了她严谨的工作作风,她对待每一个工作环节都非常认真。

  看守所内的安全管理十分严格,在经过了安检与多重大门后,王芬余和同事进入提讯室开始提审。

  “我是检察官,现在依法对你进行讯问。”“你的姓名?”“你是因什么事情被羁押的?你知道交通肇事后逃逸是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吗?”“案发后你主动和被害人家属联系过或者对他们进行过补偿吗?”在对犯罪嫌疑人讯问核实了案情,制作完成笔录后,王芬余和同事又赶回办公室审阅案件证据。此时,已经接近下班。

  中午12时,王芬余来到单位食堂用餐。“我们院里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得很好,早餐和中餐都做得不错,晚上如果需要加班,也是有加班餐的。”王芬余说。

  中午1时,王芬余和同事赵丽娜对一起故意伤害案宣布了相对不起诉决定。

  2017年5月5日,被不起诉人罗某某因怀疑儿子脸上的手指印是被邻居陈某某扇耳光所留,于是将陈某某打成轻伤。在承办检察官的多次调解下,被不起诉人罗某某与被害人陈某某已达成和解协议,赔偿陈某某人民币1万余元,陈某某出具谅解书谅解了罗某某。

  等女儿睡着后,开始挑灯夜战工作

  下午3时,王芬余又回到办公室埋头卷宗查阅证据……“我每周大约要开3-4个庭,只有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公诉人在法庭上才有处之泰然的底气。”即使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案件,王芬余和她的检察官助理也会在前期做好充分的审查和准备。

  身为公诉人,和厚厚的卷宗“死磕到底”是每天的必要功课之一。“在我们这,每个案件的卷宗从几千字到几万字、十几万字不等。碰到特别复杂的疑难问题,加班加点是常态。”王芬余说。

  一直到下午6时多,人们逐渐下班,高速运转的清镇市检察院办公楼慢慢地归于平静,王芬余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往自己包里装入记录了当天审查案件存在问题的笔记本,“晚上等孩子睡了,再查阅资料解决案件存在问题。”为了人民群众的公平与正义,作为一个年轻妈妈的王芬余也付出了很多。因为案多人少,很多时候都需要加班,她将9岁的大女儿送去午托班;刚满1岁的小女儿也请别人带。晚上她尽量争取能照顾一下孩子们,等两个女儿入睡后才是她挑灯夜战工作的开始。(记者 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