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广东佛山南海“法援+社工”彰显司法温度

2018-03-19 14:33  来源:民主与法制网  责任编辑:彭绮琴
字号  分享至:

  2018年年初,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司法局法律援助处被司法部列为全国法律援助工作联系点。作为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法援单位,耀眼光环的背后,南海区法律援助处还有着哪些为人称道的成绩?近日,记者跟随着广东省司法厅“今天我当班”体验采访团,走进南海区法律援助处。在这里,记者不仅找到了答案,还感受到了法援服务的温情。

  上午9时45分,不算宽敞的南海区法援处服务大厅已经迎来了多名前来咨询的市民,值班律师正在大厅忙碌地接访群众。

  “今天是周一,来访的市民会多一些。”该处主任陈路生对记者说,为此,法援处专门把专家律师的“坐诊”时间安排在周一。

  而此刻正忙着解答群众法律难题的蓝相胤,正是陈路生口中的“专家律师”之一。

  “这个纠纷,恐怕不属于法援救助的范畴,建议您通过其他途径解决。” 随后,蓝相胤从抽屉里拿出一份资料,向求援群众耐心解释法律援助服务的申请标准……

  法援律师为群众答疑解惑 杨斯萍摄

  虽然当天有两位律师值班,但等蓝相胤接访完大厅里等候多时的群众,接受记者采访时,已经是近两小时后了。

  执业二十余年,蓝相胤接触法援工作亦有二十余载。如果说初衷是出于锻炼自己的业务水平考虑,那现在更多的是为了回馈社会。直到现在,每年她还会办理两到三起法援案件。“只要有空,我就愿意来。”蓝相胤说。

  二十多年来,她见证着法援律师办案补贴的变化。过去办案补贴只有两百元,现在则有了大幅度提高。记者了解到,从2016年起,南海区法援处对民事、刑事案件补贴标准分别提升到了每件2500元和1500元。

  与“高”津贴相对应的,是南海司法局对法援案件质量要求的提高,严把法援队伍准入关则是最直观的体现。

  “案件质量是法律援助的生命线。”陈路生告诉记者,为了能让受援群众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法援处打造了以联络员团队、值班团队、骨干律师团队和专家律师顾问团队为基础的“四大队伍”,以高低搭配的形式实现法援“精益求精”。其中,骨干律师的选拨最为严格。

  陈路生说,骨干律师要通过笔试和面试,竞争上岗。值得一提的是,笔试考题由他自主出题,从办理过的案例中,选出最常见的5至10个类型出题,结合面试结果,择优录取,务求一到岗就能办案。通过这种方式,该处已经选拨出116名骨干律师。同时,该处还制定了考核机制,对于量化不达标或案件质量出现重大问题的律师,也将实行一票否决,每年动态调整法援队伍。

  如果说116名骨干律师是推动南海法援处工作往前迈进的中坚力量,那包括蓝相胤在内的18名专家顾问律师团,则可以说是这支法援团队中的“智囊团”。记者了解到,为充分发挥专家“智库”功能,南海司法局去年正式出台了《南海区法律援助“专家门诊”实施办法》。一年多来,南海法援处已经开展了21期专家门诊,共为100多名咨询者提供了法律援助。

  当然,从事法援这一项有温度的工作,除了能力过硬,律师还要有高度责任感。“随着南海法援处相关制度的日益完善,经办律师对案件明显更上心。” 二十多年,这一番话从没离开蓝相胤口中,无疑更有说服力。

  2015年,蓝相胤接到南海法援处指派,担任小张(化名)的辩护律师。公诉机关指控材料显示,年仅16岁的小张,先后在昆明市官渡区和佛山市南海区等地进行街头团伙诈骗,犯案17起,其中10起在云南省。原本以为是普通诈骗案的蓝相胤,在第一次会见小张时,开始怀疑案件或许另有隐情。“一见面,他就‘噗通’一声跪在我面前,一直强调自己从未去过云南省,只参与过佛山市南海区的7起诈骗活动,没有参与过在昆明市的10起骗案。” 眼前这位少年激动的言行,并不像装出来的,蓝相胤对作案数量产生了怀疑,但多位同案被告人的供述和辨认笔录都指证小张涉嫌参与17起街头诈骗案。

  为进一步厘清事实,本着负责任的职业精神,根据小张提供的线索,蓝相胤亲自到南海区某酒店调查了小张的开房记录,发现事实与他的说法基本相符。

  在随后庭审过程中,被告人小张否认参与过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10起诈骗活动的事实,蓝相胤也提出相应辩护意见。此外,蓝相胤还旁听了胡某一、胡某军、付某某等人诈骗案的庭审,该案两被告人均参与云南省的诈骗活动,并供述小张仅参与佛山市南海区的诈骗活动。对此,蓝相胤提交补充辩护词,向法庭提出结合两案被告人的庭审陈述予以认定。

  最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采信了被告人小张的辩解,全部采纳了蓝相胤的辩护意见,认定“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小张参与在云南省诈骗活动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对部分指控不予确认”,判决被告人小张有期徒刑7个月,被告人及其家属对判决结果表示满意。

  为严把案件质量关,陈路生告诉记者,案前,南海法援处会根据律师的专业特长,有针对性地指派,保证案件质量。案中,通过建立庭审报告制度和旁听制度、办案风险等级评估报告制度,及时把控法援案件质量。案后,法援处还会对100%案件开展内部自查、重点案件外部专家集中评查、结案后回访等,对案件质量进行评估。据统计,在过去两年佛山市法援处组织的案件质量检查活动中,南海法援处的案件优良率均达100%。

  当天上午,记者在法援处服务大厅看到,现场除了律师,还有社工的身影。

  原来,在提供法律援助服务过程中,陈路生常常发现,有些案件结案了,甚至胜诉了,但当事人的烦心事却仍未了结,还会存在心理、情绪、家庭、经济等问题。为此,2016年3月起,南海法援处引进社工,开展“法传情”社工服务项目,初衷是通过“法援+社工”的“全人”服务新模式,在律师为受访者提供法律援助的同时,由专业社工提供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情绪支持、资源链接、满意度回访及网络众筹等服务,有效弥补了法律援助服务前端、中端与末端的空白,推动了“应援全援”目标的实现。

  黄婉玲是南海法援处的一名社工。2017年4月,她接到法援律师委托,协助安抚受援人的情绪。原来,事主郭姐(化名)自2002年离异后,靠着做钟点工的收入和前夫每月300元的抚养费,独自抚养儿子。目前,儿子上高中的学杂费和生活费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母子生活难以为继。于是,郭姐来到法援处,希望通过法律援助,为儿子多争取一些抚养费。

  “我含辛茹苦的带大一个孩子,花了多少时间、多少心血,你知道有多难吗?……”一看到社工,情绪激动的郭姐就一股脑地倒苦水。作为专业社工,黄婉玲知道,此时再多的言语,都比不上耐心聆听她的倾诉,并在适时给予她肢体上的鼓励。

  在随后几个月中,除了办公室谈话和电话跟进,黄婉玲还陪着郭姐参与了两次庭审,经过一系列的心理疏导,她明显开朗自信了不少,律师也为她争取到了应有的权益。

  黄婉玲在案子的后记中写道:社工通过运用支持性、引领性和影响性的专业会谈技巧,使受援人得到宣泄,协助受援人恢复理性情绪,高效地评估其需求,寻找更合适的服务方案以应对困难。

  法援社工聆听受援人的倾诉 受访者供图

  基于尊重、理解的工作原则,在法援处驻点一年,黄婉玲就与很多受援者成为了朋友。即便案子已经结束,有几位患精神疾病的受援者依然定期来法援处“报到”。“虽然话题天马行空,但只要进入他们的想象中,就能跟他们聊下去。” 黄婉玲告诉记者,他们是有精神疾病,却并不可怕,只是需要一个能在日常生活中倾诉的对象。

  据统计,项目开展以来,南海法援处社工开展一次性心理干预272人次,为150人建立了关爱档案,重点个案服务 23人。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精神上协助受援人纾解郁结,“法传情”社工项目在整合了100项社会资源的基础上,立足于受援者的生活、就业、康复等资源链接需求,及时有效地解决受援者面临的社会问题。陈路生介绍,法援处对家庭特别困难,判决款项难以执行的受援者,首次尝试采取“法援+众筹”的帮扶方式,也是广东省乃至全国“法援+众筹”的一个成功帮扶范例。截至目前,“法传情”项目共开展资源链接和转介23次,成功为3名困难群众开展网络众筹,共筹集到善款5.4万多元,为受援者解决了燃眉之急。(记者陈创中 杨斯萍 通讯员 刘洪群)

今天我当班|警察夫妻除夕初一各自上岗“守夜”

在没结婚以前,“家就跟旅馆似的,睡一宿就走,家里基本不开伙”,女儿出生后,“旅馆”也无非是增加了个“饭馆”的功能。

广西柳州“8·20”重大案件罪犯黄日朝今被执行...

对重大恶性暴力犯罪案件,人民法院将依法从快严惩,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有效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用政法新媒体的春天,带来政法事业的万紫千红!

我们必须为共和国守住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暖心视频!警察的年夜饭

“又不能陪家人除夕守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