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当班】贵州王武监狱首创“监狱淘宝网” 服刑人员也能“网上购物”
在城市繁华喧嚣的背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地坚守在高墙电网内,用勤劳和汗水守护一方平安,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他们就是监狱人民警察。
3月9日,记者走进贵州省王武监狱,体验狱警陈会远的工作。
监区巡查 细枝末节最重要
清晨8时30分,记者在王武监狱十五监区见到当日值班狱警陈会远时,他正在清点该监区的服刑人员人数,随着清点完人数,紧张忙碌的一天就开始了。
“今天你也是‘狱警’,可适时对监区开展巡查,我先看看最新的警情简报。”陈会远说。
今天陈会远当班,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与上日值班民警交接工作,看是否有无异常情况和重点警情。
随后,陈会远带记者来到习艺车间。室内有百余名服刑人员,但没人交头接耳,大家都在专心致志地操作。陈会远说,“组织服刑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让他们出狱时都能熟练掌握一门技能,将来能够自食其力。”
记者在监区内巡视了40余分钟,并未发现任何异常之处。但对于记者的巡查结果,陈会远似乎并不满意。他像往常一样,仔细对习艺现场的劳动生产纪律、劳动工具、消防通道等方方面面进行不间断的巡查。
上午11时,正准备带服刑人员开展手语工间操时,陈会远发现服刑人员康某,左手撑头,好像很难受的样子。他马上将康某带出习艺车间询问,康某说自己突然发烧,感觉不舒服。陈会远立即与监狱医院联系,当即带康某就诊。待其口服了退烧药、打了退烧针后,又带其返回监区。
返回监区时,已是中午12时,陈会远没顾上喝口水,又组织服刑人员集合,清点人数无误后带入餐厅就餐。
“狱警最大的压力是安全压力,你刚才忘了注意那名服刑人员的右手,有个摸额头的动作,表明他可能不舒服。”虽然陈会远只有7年警龄,但长期练就的职业敏感,让他时时刻刻也不敢松懈。
首创“监狱淘宝网” 服刑人员也能“网上购物”
待服刑人员就餐完毕,陈会远组织他们列队回到劳动现场,对他们上午的工作进行简要点评。此时他才稍微松了口气,去吃工作餐。
饭后陈会远没休息就直接去了监舍,对安全情况进行巡查。
记者在监舍内看到,床上的被子叠成豆腐块,洗漱用品摆放整齐,地上一尘不染。墙上挂着行为规范图例,服刑人员每天的生活、学习和劳动都必须按照这个规范严格执行。在每名服刑人员名牌的下方,都有一个代表当日心情的“情绪晴雨表”,或笑脸或皱眉或悲伤。这些标志能让管教民警知晓服刑人员的情绪和心情,以便及时介入和调节。
在监舍的通道口,墙壁上一个贴着“监狱淘宝网”的电子触摸屏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点开主页界面,看到里面销售的是衣服、鞋子等生活必需品。
“这是服刑人员个人资金及消费管理系统,属全国首创。”陈会远说。“每个监舍筒道都有监狱淘宝网终端,服刑人员可用账户内的个人资金和劳动报酬购买。”
内务检查结束后,记者跟着陈会远逐一检查水龙头手柄、门把手等居住环境内任何物品的破损情况,排查室内的窗户、栅栏是否牢固,排查监舍内是否存在可悬挂绳索的支点、横梁等。
检查完毕无异常,陈会远继续回到习艺现场,对劳动工具、重点部位进行清查。然后,他在习艺车间一呆就是一个下午。
下午5时30分,开始组织服刑人员收工就餐。
等陈会远再次返回监区时已是晚上7时。他迅速吃完饭,又组织服刑人员观看新闻,紧接着开展教育活动。
当好四种角色 一刻不能松懈
由于监狱生活的封闭和相对单调,服刑人员群体中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每天晚上,狱警还要针对各种心理问题,采用专业方法对服刑人员开展心理矫治。
陈会远说:“监区里大部分都是重刑犯,我们要不停地转换角色,充当管教员、教师、技能培训员和心理咨询师等多种角色,才能管理好服刑人员。而且每天从清晨6时20分起床,一直到晚上9时50分就寝,整个过程不能有半点松懈。”
按照监狱管理规定,在监区内任何人不得携带手机等移动通讯设备,陈会远值班期间24小时都身处监区,只能通过对讲机和内线电话与监狱内的同事进行沟通,几乎与外界失去了联系,仿佛成了一座“信息孤岛”。
“狱警特别辛苦,有的民警没时间谈恋爱,还有的因为经常和女朋友见不上面分手了,我还算幸运。”陈会远说,“去年,妻子怀孕,正好我买了房子,装修之类的活,都是她挺着大肚子操持,好在妻子非常理解我的工作。”
晚上9时30分,服刑人员开始洗漱,准备就寝。忙碌一天的民警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但对于值班民警而言,工作依旧继续。
“值班民警除了盯监控屏幕,还要在监舍筒道里巡视。每次值班,就在那七八十米长的筒道里来来回回地巡视。”虽然每个分监区都有监控室,但值班民警还是得一刻不停地盯着荧光屏上每一个监舍的灰色画面,一盯就是好几个小时。
凌晨1时,陈会远靠在椅背上,眼睛不自觉地闭上,脸上写满疲惫……(记者 杨婧 通讯员 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