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转监”让白血病患者一家重拾希望
“一刻都没有停下来过”的患者母亲终于舒了口气
早、中、晚三顿饭,一忙就是一整天……如今,白血病患者小郭的母亲每天三顿坚持给躺在四川成都总医院隔离监护室内的儿子做“无菌餐”,全力保障儿子术前的身体健康。
虽然辛苦,小郭母亲却感觉比以前踏实多了。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她终于盼到了希望的曙光。
小郭母亲去医院给小郭送饭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日前,经司法部监狱管理局特批,唯一能够给小郭移植骨髓挽救生命的父亲——服刑人员郭某于今年1月12日正式从甘肃省兰州监狱转监至四川省崇州监狱,这意味着小郭的病情终于迎来了转机。
兰州监狱向崇州监狱移交服刑人员郭某档案
而在此之前,命运带给了小郭母亲太多的磨难——丈夫入狱后,她尽心尽力地将当时还在襁褓中的小郭拉扯长大;眼看着小郭将满18岁成人,没想到去年4月竟又查出了急性髓系白血病。
从那以后,小郭母亲不知哭过多少回,跑过多少路。跑医院、做检查、寻找骨髓供者、为转监救子之事往来奔波……那些日子里,已然人到中年的她一刻都没有停下来过。
直到听闻丈夫郭某可以转监回四川给儿子移植骨髓的消息,小郭母亲紧绷了半年多的神经终于松了下来。
“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谢谢,谢谢所有人……”一位帮助过小郭母亲的好心人回忆说,确认消息后那次,这个平素坚强的女人突然在电话里放声大哭,然后不停地重复着这几句话,声音颤抖。
郭某初到崇州监狱时望向窗外背影
记者在医院见到小郭母亲的时候,她正将做好的“无菌餐”带到儿子的隔离监护室外,等着儿子吃下这顿“来之不易”的午餐。
之所以说“来之不易”,因为每一顿饭的制作都要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光一个餐具消毒过程就要花费近两个小时。
这样一来,小郭母亲每天天还没亮就要起床去菜市场买菜,然后给餐具消毒、做好饭装上带到医院送给儿子,等儿子吃完饭马上收拾好餐具直奔菜市场,依样做午饭送来医院,再回去做好晚饭送来……
虽然只是三顿饭,但顿顿都容不得半点马虎。说话间,小郭母亲从包里拿出一份医生给她的食谱,“上面明确地写着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绝对不能有一点差错!”
但是相比之前,小郭母亲明显感觉“舒心”多了。
“毕竟看到了希望,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小郭母亲嘴角露出一丝久违的笑容,“真心感谢监狱的政策和各位好心人的帮助,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小郭才有了今天的希望!”
说完,小郭母亲匆匆收拾好儿子用过的餐具,马上就要赶往菜市场买菜,开始为儿子准备当天的晚饭。(法制日报记者 蔡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