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今天我当班】厉害了!我们的女法官

2018-03-15 08:52  来源:山西法制报  责任编辑:陈雪
字号  分享至:

  山西省晋中市中级人民法院有这样一群女性,面对改革,总是把创新作为工作首选,因为在她们心里,每一次创新意味着改革有例可循;面对诉求,总是把责任扛在肩上,因为在她们眼中,担责就意味着审判不容有失。

  借山西省高院开展的“今天我当班”采访活动,“三八”节前夕,我们在晋中中院见到了获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全国巾帼文明岗”“山西省巾帼文明岗”的女法官们,跟随她们体验了她们的“当班时间”。

  最繁忙的“购物车”

  推开虚掩的门,走进晋中中院民一庭的大办公室。角落里,一辆超市购物车引起了记者注意。

  这时,耳边传来“老书记员”李玲的声音:“案卷太重,每天来回搬运对我们来说确实有点困难,这不,苦力活就留给它了!”说话间,女法官韩敏的柜子里,每案平均7cm厚的卷宗如何搬运就有了答案。

  如韩敏一般的员额女法官,民一庭还有3名。

  复杂案件的审理时间通常约五六个小时,去年人均审理案件200余件……

  几乎一天一案!“如此忙碌,你们还能有工作以外的时间吗?”记者的话还未来得及开口,心中就已经有了答案。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晚上下班之时,在晋中中院,经常会看到一位灰白头发的阿姨抱着孩子或在大门口,或在办公楼二楼大厅。而这一老一少,就是晋中中院民二庭女法官段锋的婆婆和孩子,她们在等待段锋下班,希望孩子早点见到妈妈。

  作为一名民事法官,段锋真的太忙了,阅卷、开庭、写判决、接待当事人……几乎占满了她的全部时间。采访时,我们的对话不断“被打断”,记者愣是没和段锋说上几句连贯的话。

  最单纯的“小幸福”

  采访当日,恰逢刑一庭庭长李媛开庭。

  穿上法袍,走进法庭,坐在审判席上,李媛表达之简洁规范,思路之清晰明确,令人肃然起敬。

  科技法庭遍布全院,法院OA系统开通运行,裁判文书电子盖章。信息化建设如此给力,传统合议案件仍然存在感十足,居中裁判的女法官把二者拿捏得游刃有余。

  而对于刑一庭的女法官们而言,最难办、最无奈的不是案件的疑难和复杂,而是在审理附带民事诉讼中,无法面对受害人及其家属那一双双泪眼婆娑的双眸。

  由于晋中市的经济尚不发达,很多受害人在拿到判决后,因被告人无可供执行的财产而得不到实际的赔偿。对于这类案件,她们总是尽其最大努力,不厌其烦,想方设法予以解决。

  在被告人张某等十四人聚众斗殴一案中,对民事部分进行调解时,受害人亲属因不理解法官的良苦用心而拍桌大骂。但主审法官并未因此而抱怨、放弃,最终促成双方当事人就民事赔偿部分以18.7万元达成调解协议,并于调解当天将赔偿款交至法院。

  判决生效后,为了安全起见,她们还特意电话告知被害人的父亲在当地办理一张储蓄卡,来领款时可直接银行转账。办理完手续后,因老人腿脚不便,主审法官还驾车将被害人的父亲送到了长途汽车站。老人临走时从怀里掏出数千元要表示感谢,被她们婉言谢绝。

  但就是这些工作时“无所不能”的女法官,却被“洗碗”这件小事打败了!“晚上七八点下班是常事,一想到回家吃完饭还得洗碗,我就头大!”民一庭女超人许俊法官提及家务活时,言语里透着无奈。“还好有我老公,我家的活基本都是他在干。”对于许俊而言,正是生活中这些不经意的“小幸福”,给了她无穷的动力。

  尽管苦累时时相伴,但她们对工作依旧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和热情,用智慧、坚守和拼搏,谱写着新时代的巾帼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