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今天我当班】让法治阳光照进“ 高墙”——记者体验西川监狱检察室工作见闻

2018-03-13 09:26  来源:青海法制报  责任编辑:陈雪
字号  分享至:

  有这样一群法律的捍卫者,他们驻守在 “高墙”之内,每天和服刑人员打交道,他们就是——驻监检察官。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个职业既陌生又遥远。他们具体在做什么?他们如何与服刑人员打交道呢?

  3月7日,记者跟随青海省西宁市南滩地区人民检察院驻青海省西川监狱检察室的检察官进行了一场现场观摩体验,深入了解驻监检察官的日常工作。

  上午8时30分,驻监检察官张爱琴匆匆走进办公室,开电脑,换上检察服,整理衣装,一气呵成。每天早晨,他和同事郑晓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进狱政管理科科长刘金友的办公室,询问服刑人员变动和监区安全情况。

  “今天是2018年3月7日,监狱有没有入监、出监的服刑人员?监区安全情况怎么样?在押人员的情绪如何?”张爱琴问道。

  “今天没有刑满释放人员,住院一人。监区正常,服刑人员情绪没有异常。”刘金友说。

  简单的问询之后,张爱琴和同事就要准备参加西川监狱每月一次的服刑人员计分考核领导小组会议。会议议程主要是审议在押服刑人员在监区劳动改造扣分、转监服刑人员考核、表扬奖励、物质奖励等情况。在会上,张爱琴听得特别认真,这和自己所承办的服刑人员减刑假释案件审查工作密切相关。

  一个小时的会议结束后,张爱琴回到办公室审查“三类服刑人员”(职务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组织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电子版卷宗和二百多名普通刑事服刑人员的减刑材料,逐人进行核对。在审查中,张爱琴发现了一名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服刑人员提请减刑间隔期不够,于是,张爱琴及时与监狱沟通,予以了纠正。

  张爱琴一边工作一边告诉记者:“对于减刑工作我们格外严肃认真,它涉及每一个服刑人员的切身利益,我们在审查减刑假释案件时,会调取大量资料进行核实印证,确保每一名服刑人员的减刑材料真实可靠,以维护刑罚变更执行的公平、公正,防止“有钱人”“有权人”提前“越狱”。

  这项工作完成后,张爱琴对驻监检察官郑晓斌说:“上个星期二监区服刑人员放在检察信箱内的信件,由于涉及监区民警,因此我们考虑把这封信转给监狱纪检部门,分别行动,让他们调查核实涉事民警,下午进监后询问控告人,尽快给控告人一个满意的答复。”

  随后,张爱琴和郑晓斌拿着这份控告信找到了监狱纪委副书记李燕声,进行了简单的沟通后,将控告信件交给了监狱纪委。张爱琴对记者说:“上周开信箱,共收到40多封信件,我们整理分类后,提出审查处理意见,再上报到南滩检察院,由院里统一进行转办工作。”

  上午的时光在忙碌的工作中结束了。中午时分,吃完简单的午餐,稍事休息。

  下午2时30分,张爱琴和郑晓斌在经过重重安检后,进入监区。首先对监区食堂进行了检查。张爱琴打开留样柜,仔细查看了48小时留样的食物样本,接着对食堂的饮食卫生、食材等逐一进行了检查,随后她又对西川监狱中心医院进行了检查,询问服刑人员住院情况和传染病隔离情况,并对医院的卫生环境进行监督查看。

  南滩地区人民检察院在监区设置了6个检察信箱。今天入监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查看信箱中有无信件,这次一共收到了11封信件。张爱琴说:“当服刑人员有问题需要反映时,可通过狱警口头约见或书信的方式反映给驻监检察官,我们及时调查或转办,这是他们的一项权利,在服刑人员一入监我们会告知他们。今天的工作重点就是要约谈之前给我们反映过情况的一名服刑人员”。

  走入二监区,服刑人员正在劳动,向负责监管的狱警说明来意后,狱警带张爱琴和郑晓斌来到办公区,将一名服刑人员带进了办公室,张爱琴拿出谈话记录本,谈话开始了。这名服刑人员反映了有关问题,通过谈话,张爱琴了解了服刑人员的诉求,并告诉他:“你的诉求我们已经做了认真的记录,待我们了解清楚,会将结果告知与你。”

  下午5时20分,监区工作结束,回到办公室,张爱琴和郑晓斌一起填写当天的检察日志。

  下午6时,两人一天的工作圆满结束。

  张爱琴说:“驻监检察工作是检察机关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承担着对刑事执行的法律监督工作,确保刑罚执行工作在刑罚执行机关得到正确执行。驻监检察室是维护好高墙内公平正义的一道重要防线,我们将切实履行好驻监检察人员法律监督职责,发挥好检察机关刑罚执行监督职能,当好高墙内法律的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