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琼在研究案件材料 记者麦文耀摄
和着暖阳,迎着微风,3月4日,记者来到儋州市人民法院,与往日的采访不同,记者紧跟民一庭庭长麦琼法官一天的脚步,观其所见,听其所闻,切身感受法官的日常工作。虽然当天恰逢周末,但麦琼却主动选择来到单位加班,作为已经在儋州法院工作了有三十年的“老将”,上午7点30分,麦琼的身影就已经出现在办公室,平时他也总趁着未到上班时间,利用空闲时间理清思路,并开始规划一天的工作内容。
案件繁简分流
公正效率双赢
上午8时,麦琼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也是一天工作的重头——对前一天民一庭新收的案件进行分案(即对案件进行繁简分流)。
别以为分案是个简单活儿,对于平均每天收案几十件,有时遇到系列案每天收案上百件的民一庭而言,并不轻松。面对堆积成山的材料,分案要想不出错,需要十足的耐心和细心。即便如此,麦琼依然要求自己,新案当天必须按时按质分流完,这样就能给主办法官审理案件多预留时间。“法院工作需要效率与公平共同兼顾,要在保证公平的情况下尽快地结案。”麦琼一边分案一边向记者介绍,儋州市法院2017年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12798件,审结12452件,首次突破万件大关,创历史新高。民一庭又是该院收案数最多的庭室之一,2017年,该院民一庭接到1500多件诉讼案件,麦琼本人共审核800多件,其中共办理结案400多件。
分案工作是项技术活和体力活,不知不觉麦琼已连续工作了4个小时,一个紧张忙碌的上午就这样过去了。
法官化身“金牌调解员”
12时30分,麦琼匆匆吃了午饭,便又折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近段时间开庭多,只要稍有空闲,就得抓紧时间研究送来的案件材料。”麦琼说。
麦琼在工作中不仅业务娴熟,而且敢于担当,并且能够以庭审为中心,坚持证据裁判原则,注重民事调解,承办案件均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在审理一起民事离婚案件中,王某(女)在广东打工时与杨某结识,2014年9月两人于儋州登记结婚,同年11月生育一个男孩。婚后杨某有赌博的恶习和出轨的行为,这让王某觉得这段婚姻过于草率,为此王某曾于2015年7月向儋州法院起诉提出离婚。经法院庭外调解,王某答应给杨某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但杨某劣性不改,2016年来到王某工作住处地方把王某打伤。2017年8月,王某再次来到儋州法院起诉和杨某离婚。当天在调解室,麦琼对夫妻二人说:“离婚对你们来说也许双方都得到解脱,但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但如果你们已经决定离婚,那就要针对抚养权和抚养费做好协商。”
经过麦琼的多方协调,这起民事离婚案件从下午3点至晚上8点,历经5个小时最终调解成功。双方达成协议,原告王某与杨某自愿离婚,男孩则由被告杨某抚养至成年为止。
经常加班 愧对家人
17时30分,麦琼的手机铃声响起,原来是他妻子打电话过来:“好的,我知道了,很快,这份判决书写完就回去了”。接完电话,麦琼则向记者聊起了之前因为工作加班发生的一件记忆深刻的事。
记得有一天晚上在办公室加班,麦琼全身心地投入到案件材料的审阅中后就忘记了下班时间,而当时的时间已到了深夜1点。因为知道平时丈夫最晚也就11点就到家了,但迟迟未归的丈夫,妻子担心出了什么事,心急如焚的给她给麦琼打了无数通电话,但恰好麦琼的手机当时没电关了机,直到将案件审阅完后,才想起要下班。回到家中后,迎面就看到了坐在客厅一脸担忧的妻子,她没有任何的埋怨,只有满满的担心。
“很感谢妻子,如果没有她的支持,我都没有办法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说起这些年与家人总是聚少离多,麦琼脸上挂着许多的愧疚。但在麦琼看来,群众利益无小事,再小的案件也要慎重对待,既然在这个岗位上,选择了就要坚持到底,身负责任才能对得起这份工作。
民事案件纷繁复杂,麦琼深知当事人对公正的渴盼之心,因此他抓紧一切时间,阅卷、送达、调查、调解、开庭、写判决书。因出色的工作业绩和敬业态度,麦琼被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个人三等功,其个人撰写的法律文书在2016年度全省优秀法律文书评选中荣获行政类法律文书一等奖,此外他带领的民一庭团队还被儋州法院评为2017年度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