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爱精致妆容,她们却选择了素面朝阳;
谁都喜欢美丽衣裳,她们却一身深蓝;
谁都想假期访友陪家人,她们却成了最常缺席的人……
她们就是公安交管队伍中顽强生长的“警花”,她们扎根于公安交管的各个岗位,默默地为人民服务,用实际行动将胸前的警徽擦得锃亮。
今日,以福建省厦门市四位“警花达人”为代表,讲述她们的精彩故事,展现女交警的巾帼风采。
交管高材生潜心做内务
【人物名片】
厦门市交警支队办公室民警康慧
2015年,康慧成为厦门市交警支队办公室秘书科民警。对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交通管理工程专业毕业的她来说,这是“理科生干起了文秘活”。
内勤文件、工作简报编写,信访回复,机要文件收发等工作曾一度让康慧“两眼一抹黑”。其中,最令她苦恼的,要数文件撰写,刚开始,她编写的不少文件时常被领导修改得面目全非。但对工作的担当,让她不轻言放弃。
康慧找来了各类档案文件,仔细研读学习,同时积极向老前辈请教,吸收有效的工作经验,琢磨出了一套内勤服务工作办法。很快,文件撰写、内勤保障等工作,对于康慧来说都不在话下。
然而,康慧并不止步于此。她说:“办公室是连接交管队伍上下级之间的重要桥梁之一,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非常关键。为此,每天清早,康慧抵达办公室后,都会先将一天的工作进行梳理——今天要编写几篇文件、回复多少信访、传达哪些文件、跟进哪些督办工作……优质又高效地完成每日工作,使康慧得到了同事与领导的肯定与信赖。
2017年厦门金砖会晤期间,为保障会晤机要文件收发等工作顺利开展,康慧在单位值守了近一个月,甚至连续多天在机要室通宵加班至凌晨两三点,第二天八点又准时上岗工作。会晤期间,她共负责收发、传输的文件难以计数,且实现了零差错。
康慧的丈夫也是一名警察,繁忙的警务工作,让夫妻经常双双坚守在岗位上,而家里两名幼子只能托付给老人照顾。对此,她却说:“这并没什么。我想,任何一名热爱交管工作,追崇警队精神的人民警察都会这样做。”
服务显温情专业展权威
【人物名片】
湖里区交警大队违法处理窗口民警谭筱雨
笑起来温暖、说起话温柔、做起事暖心,这是谭筱雨留给记者的最深印象。而这些性格特点,在她的交通管理服务工作中发挥到了极致,并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备受市民信赖和领导好评。
不久前,一名兰州拉面店老板因驾车超速被监控抓拍,依法被处以驾驶证记12分的处罚。拉面店老板对此并不认同,来到湖里交警大队事故处理窗口要求撤回处罚。然而,拉面店老板的普通话并不太流利,一时无法说清要求撤回的原因。
眼见着拉面店老板的情绪越发激动,谭筱雨赶忙将他请进办公室,倒茶端水、安抚情绪,而后耐心地倾听他的诉求。原来,一名小女孩到他的店中吃面,不慎噎住,老板立即开车将小女孩送至中医院,医生表示病情危急,必须立即送往第一医院救治。于是,拉面店老板便一路猛踩油门,将小女孩转送至第一医院。好在救助及时,小女孩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拉面店老板却因驾车超速而面临着处罚。
谭筱雨明白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立即告知拉面店老板准备好病例等资料,同时请交警指挥中心调取了相关监控图片,确认了拉面店老板所言属实。而后请相关部门跟进,进行违法处罚撤销等工作。“拉面店老板为了救人而交通违法,情有可原,符合处罚可撤销的相关规定。我们可免于或减轻处罚,不仅维护法律权威,也要展现执法温情。”谭筱雨说道。
在谭筱雨看来,违法处理窗口是为民办实事、规范执法、融合警民关系的主要渠道。为此,在多年的窗口服务工作中,她时刻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身交通管理与服务的专业能力,力争每一次为市民进行违法处理、提供交管服务时,都能高效准确、有理有据,让市民信服。
车管业务中的佼佼者
【人物名片】
厦门市交警支队车管所车管科副科长高雪琼
清晨的车管所机动车查验处,车辆井然有序地排队等候查验,前来办事的市民络绎不绝。作为车辆查验工作的负责人,高雪琼站在查验线上,时而对车辆进行细致的查验,时而为市民提出的问题做出解答……记者与她的对话便从此开始。
“从警以来,令您最有成就感的事是什么?”面对记者的提问,高雪琼自信地答道:“市民接待”。是的,负责基层交警监察、市民信访接待工作长达12年的她,深谙“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的真理。因此,查验线是她每天上班时待得最久的地方,为的就是让市民能少走些路。
犹记得某年春节前夕,外地来厦工作的陈女士来到车管所办理车辆转籍业务,准备趁着春节假期将爱车开回老家。但当时,车辆转籍业务量居高不下,陈女士看着窗口前排起的长龙,心里分外担心,焦急不安的情绪使她本就患病的身体更加不适。偶然间,高雪琼得知了陈女士的烦恼,确认其困难后,便为陈女士申请开通了绿色通道。高雪琼亲自对陈女士的车辆进行查验、比对,及时地完成了车辆转籍查验,最终得以帮助陈女士按计划自驾车回到安徽老家。事后,陈女士写了封感谢信,从老家专程赶到厦门,送给高雪琼以表感谢。
在采访中,不少碰到了困难的市民纷纷向高雪琼寻求帮助。高雪琼总是笑脸相迎,神情动作中流露出对市民的温柔与关爱。
然而,高雪琼认为,对市民温柔以待只是交管工作的基础,更重要的还是“精通业务”。为此,高雪琼可谓下足了苦工:她的办公桌上,摆满了与车管业务相关的书籍,其中一本厚约15厘米,一翻开,密密麻麻地尽是她的笔记。不仅如此,高雪琼还时常将网上的车管案例、法律法规转发到车管科微信交流群中,与同事的探讨更是常常“霸屏”……如今,高雪琼已是车管业务中的佼佼者,但她并未松懈,朝益暮习仍是她每天必做的事。
“女飞手”智能管交通
【人物名片】
厦门市交警支队交通指挥中心事业编警察方洲
方洲是个电影迷,前不久刚观赏了国产大片《红海行动》,这部电影除了触动了她的爱国情怀,影片中神出鬼没的无人机更令她异常兴奋。她满脸期待地说:“真希望有机会能操作一下电影中那些高级的无人机。”这句话看似笑言,但却恰恰彰显了方洲敢于挑战的个性与工作态度。
2012年大学毕业,方洲进入银行工作。在很多人眼里,这份工作意味着收入可观、稳定轻松。然而,从小立志当警察的方洲,并不愿放弃自己理想。2013年,她通过层层考试、选拔,成为了厦门市公安局事业编警察。
最初,方洲的工作是负责视频巡查,好学上进的她,用最短的时间将全市近千个监控摄像机代码熟记于心,得心应手地开展视频监控巡查工作。随后,适逢厦门市公安局组织无人机操控培训,从小热衷于尝试新事物的方洲主动报名参加。经过系统的培训学习,思维敏捷的方洲很快便掌握了无人机的飞行技巧。但方洲并不满足,她一直在等待一场“实战”,来考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终于,分配到市交警支队交通指挥中心后不久,方舟迎来了第一次考验——湖滨中路往滨北方向路段每到晚高峰时段,便经常被交通流堵得水泄不通。方洲带领两位同事通过无人机拍摄了拥堵路段的全貌,而后通过画面勘察,找出易堵点及原因。方洲发现,外国语附中每到放学时段,校外等候接送学生的车辆骤增,随之而来的违停往往会导致附近路段严重拥堵。相关部门接到勘查报告后,便及时地针对校外违停现象调整了管理举措,增设了违停监控抓拍系统,有效遏制了违停现象,缓解了周边道路拥堵。
第一次的成功,使方洲信心倍增。2017年5月,方洲又迎来了新的挑战,她代表市局赴南京参加公安部主办的“首届全国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战法演练”。方洲利用下班和周末时间刻苦训练,最终从全国139支队伍500余人中脱颖而出,一举摘得了“可疑目标侦察”、“定点起飞降落”两大项目的头魁。
目前,作为厦门市交警支队唯一的“女飞手”,方洲正在推进市交警支队指挥中心无人机队伍的成立工作。同时,她将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让无人机更广泛地运用于交通安全巡查工作之中,以科技力量为抓手,助力交管智能化再提升。(记者 苏丽娜 林夏阳 通讯员 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