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监狱,位于东莞市最北端的新洲岛上,始建于1988年11月,是广东省一所大型男犯监狱,也是全省最早定点关押外国籍罪犯的单位,目前关押的外籍罪犯涉及58个国家和地区,属全国最多。近日,记者走进东莞监狱,在高墙内担任一天“临时监狱长”,体验监狱长工作的与众不同。
发现端倪
及时救了服刑人员性命
早上8时30分,记者在东莞监狱指挥中心见到了张贵灵监狱长(以下简称张狱长),他也是当日东莞监狱的值班领导。
“今天你也是‘监狱长’,可以适时查看所有视频监控,你先看看各监区和AB门的情况,我先看下最新的警情简报。”张狱长介绍,今天他当班,所以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来指挥中心了解监狱前一日各项指标,看有无异常和重点警情,并对警情做出研判。说完,张狱长递给记者一支开着的对讲机。
打开视频监控,各监区服刑人员埋头劳动的画面依次呈现在记者眼前。若不是那显眼的囚服和旁边执勤的监狱警察,记者以为看到的是某个大型厂区,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服装、电子等产品的生产作业。
视频切换到监狱医院,等待区两排椅子坐满了候诊的病犯;伙房人员正在为午餐做准备,洗菜、切肉、淘米分工明确;AB门区域,工作人员对进入车辆逢车必检,查封条、开箱、查车底,检查工作按部就班进行。
记者视频巡监一遍,耗时40余分钟,并无发现异常之处。对于记者这名“临时监狱长”的视频巡查结果,张狱长似乎并不满意,而是像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各区域再看一遍。
“视频巡查,重点查关键区域和重点人员。”张狱长一边查看视频一边介绍,首先查警察是否在岗履职,因为警察是依法治监的执行者;然后查老弱病残服刑人员和监狱医院等,如4监区有名90岁的杀人犯,且仍旧坚持参加劳动,要重点查看其健康情况。
就在这时,张狱长把视频画面拉近一中年服刑人员,其左手撑头,似做休息之态。
“快叫警察去看看,马上联系监狱医院。”
“他是不是干活累了,稍作休息?”记者问张狱长。
“监狱长最大的压力是安全压力,你们刚才忘了注意那名服刑人员的右手,有个抚胸动作,表明他可能心胸不舒服。”时间切换到1年前的画面,同样的视频场景,张狱长回忆道,作为一名28年警龄的监狱老警察,长年练就的职业敏感度让他高度警觉,当时,监狱医生马上给那名服刑人员做了应急检查,初步诊断为:心绞痛。医生表示,送医再晚一点就有可能引发猝死,从而成功抢救该名服刑人员性命。
张狱长继续查看视频。视频画面调出一处ICU病房画面,一名病人躺在床上稍活动了下腿脚,眼睛东张西望。“太好了,他终于活过来了!下午他父母过来,我还得过去接访。”张狱长介绍,ICU病房里的服刑人员李卫,年前突发脑膜炎,并发肺结核,致其失去意识并紧急送院抢救。
“服刑人员非正常死亡容易引发涉访涉诉问题,李卫父母质疑我们没及时抢救他儿子,下午我们一起去接访。”张狱长说。
临时接访
病犯家属突然“杀到”
监狱长行政事务繁多,在参加一场内部审计会议前,张狱长让记者继续蹲守指挥中心,一有警情可通过对讲机通知他。
临近午餐时间,各监区服刑人员陆续收工。张狱长开完会匆匆赶到指挥中心表示要监督收工。
“值班监狱领导必须亲自检查中午和下午收工情况。时间允许就去现场,来不及就去盯视频。”张狱长介绍,收工时每个监区组成不同方队,整齐划一地离开车间回宿舍用餐午休。一旦发现队伍不整、民警不在岗等问题,立刻截屏发通报,对相应人员做处罚。
据悉,东莞监狱对服刑人员实施无差别管理。张狱长介绍,服刑人员在监狱里接受的最大惩罚,就是失去自由。监控就是告诉监区里所有人员,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有人盯着,且视频还会留底保存。他说,东莞监狱最核心的理念之一就是:法治。而视频就是体现法治的有力证据之一。
服刑人员进监午休,当班监管警察离监用餐,监督完整个收工过程后,监狱长成为当日最晚用餐的一人。
“我儿子才29岁,好好的一个人,还有1个多月就放出了,怎么会突然就不行,还昏迷了那么多天。”原本约好上访日期的李卫父母,突然在当日下午到达监狱上访。
东莞监狱按规定准备好李卫病发、抢救和前一日的视频,在驻监检察官的监督下让李卫父母查看视频监控。
“事发前一天,他怎么戴口罩,是不是感冒了医院没给治,我们要看前10天的视频。”李卫父母还同时提出复印病历的要求。
这时,张狱长走过去安抚李卫父母说:“按规定办理手续,视频、病历都可以给你们看。”
张狱长又对具体接访人员说,政策允许的满足家属一切要求,打消家属疑虑,视频尽早提供,不要给自己制造舆情。
“一会你们去医院看看,安慰他好好养病。幸亏他是在监狱犯病,要是在外面就没那么快抢救,让他珍惜这个重生的机会,出去后好好做人,好好孝敬你们。”张狱长一番话让李卫父母无话可说,直接探望儿子去了。
张狱长介绍,东莞监狱经常面临各种诉求,如经常有香港议员写信表示要监狱对某某服刑人员提供减刑机会,争取早日和家人团聚。无论是合理还是不合理的诉求,作为监狱长,张狱长说,他都得给对方一个答复。
例行巡监
外籍犯找不到家人前来求助
来到6监区,服刑人员当日写给监区长的一封信引起张狱长注意。信中写道,因糖尿病和低血糖原因,他申请带饼干到生产车间,解决低血糖问题。
“6监区有10名服刑人员被信中的问题所困扰。还有一个情况,监区有12名腿脚不便的服刑人员每日乘坐人力板车上工,健康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负责狱政的副监区长向监狱长反映情况。张狱长听后当即表示,监狱党委将开会讨论,一定要解决上述困难服刑人员的问题。
在从6监区出来的路上,坐在人力板车上准备收工的77岁的哥伦比亚服刑人员卡门见到了监狱长。
“监狱长,我已3年没能联系上老婆和孩子了,帮帮我吧!”2月27日下午收工路上,卡门发现巡查的监狱长正在向服刑人员了解情况,马上找来一名狱友做翻译向监狱长反应自己的情况。
“放心,我们会让上级部门通过外交途径,再次帮你寻找家人。”张狱长告诉记者,只要是对服刑人员有帮助,有利于其改造的合理要求,监狱都尽力满足。张狱长介绍,每次倾听服刑人员反映的问题和诉求时后他都会去琢磨一些问题。如港澳台籍服刑人员反映的假释和保外就医难的问题,监狱就想方设法联系台商协会等部门,给他们创造条件。据悉,全国首例香港籍、台湾籍服刑人假释就发生在东莞监狱。张狱长还透露,向港澳台服刑人员开通远程视频会见工作正在推进,这一探索也是对服刑人员合理诉求的一个尝试。
巡监结束后已接近傍晚6时,张狱长赶回指挥中心交班,并重点强调整改督办问题:“今天狱内警情平稳,但发生了几起蒙被而睡的违纪情况。若是光线问题,就配眼罩,若不是,就消除这一安全隐患,决不能让蒙被自杀的情况在监狱发生!”
记者手记
监狱工作千头万绪
唯有“法治”方得安全
监狱作为国家刑罚执行机关,既是法治建设的实践之地,更是法治文明的浓缩之所。监狱长作为监狱行政手首长兼数“长”、责任重大。他既是看守队队长,又是生产队队长、卫生队队长、施工队队长、消防队长,最关键的是,他还是所有监狱干警的“带头大哥”。记者跟班体验监狱长一天,最大的感触是:“法治”是确保监狱安全和队伍安全不二法门,但最好的制度若无强有力的执行者和监督者,法治就有可能成为空谈,安全也就成为水中之月,因此,监狱长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以如履薄冰的心态紧盯制度落到实处。(文中服刑人员均为化名)(记者尹利勇 通讯员 尹华飞 阚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