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宁夏公安工作会议的信息显示,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量大面广、高发难破的特点,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了区市两级反电信诈骗犯罪中心。2017年,宁夏全区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立案3701起,同比下降28.6%;破案961起,同比上升53.8%;抓获犯罪嫌疑人349人,同比上升107.7%;群众财产损失同比下降29.6%。
令人可喜的是,以往群众受骗后,钱财很难追回,去年随着破案率的上升和止付机制的实施,越来越多群众的受骗钱财被追回。
春节前,石嘴山市公安局向电信网络诈骗受骗群众发放了一份大礼——143.4万元赃款被追回并发放给群众。石嘴山市公安局副局长俞馨吾告诉记者,电信诈骗多是异地作案,且距离遥远,手法不断翻新。而警方办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调查银行账户流向等信息,甚至不少案件的办案经费远超案件中的诈骗金额,破案难度极大。“多方协作是挽回群众损失的关键,大力宣传防范预警是降发案的根本,严厉打击是公安民警之重任,考核通报是推动反诈工作的有效措施。”分管反诈中心的俞馨吾一语道破“玄机”。
近日,《法制日报》记者走访在宁夏第一个成立市级反电诈中心的石嘴山市,“窥一斑而知全豹”,探寻宁夏电信网络诈骗立案下降、破案上升的奥秘。
警银协作扎牢第一道防线
2016年年底,石嘴山市公安局在宁夏率先建成第一家市级反诈中心,8家成员单位派员进驻中心开展工作。
在具体工作中,石嘴山市建立警银协作机制、设立警银协作微信群,以提高银行工作人员识别诈骗手段和方式的警惕性和技能。一旦发生警情,便第一时间在微信群内通报,及时加强柜面堵截止付工作。开辟反电信诈骗绿色通道,发案后第一时间开展紧急止付、冻结涉案资金、查询涉案账户资金流向等工作。建立奖励机制,对成功阻拦、冻结电信诈骗的银行员工,每制止冻结一起由公安机关奖励500元。
2017年12月5日,石嘴山市公安局大武口分局接到公安厅反馈的预警信息,辖区内居民田某通话异常,很有可能正在被冒充公检法的不法分子诈骗。接到预警后,民警第一时间拨打当事人田女士的电话,可是田女士一直处于通话中,电话无法接通。民警不由得捏了一把汗,这是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典型手段——不法分子冒充公安局办案人员,恐吓受害人不许挂断电话。
民警迅速联系田女士的爱人说明情况,田女士的爱人称也无法与其取得联系,于是民警又将简要案情和田女士的户籍照片通过“大武口区警银联合防电信诈骗”微信群发布。微信群中包含大武口辖区内各银行网点的工作人员273名,警方要求各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密切关注此人。终于,建设银行的工作人员传来消息,田女士出现在贺兰山北路的建设银行,正准备将建行卡中的3.5万元取出,存入不法分子提供的银行账户中。民警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及时阻拦了这起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为田女士避免损失3.5万元。
因向客户及时发出预警警示,去年,石嘴山市公安机关先后为银行员工兑现了奖励2万元,各家银行成功劝阻拦截被骗群众29人,避免群众损失68.9万元。2018年至今1个多月,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反诈共拦截成功案件9起,其中成功拦截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4起,拦截中奖诈骗3起,拦截冒充领导诈骗2起,共计避免群众财产损失60余万元。
治理伪基站设第二道防线
去年夏天,一伙“背包客”从内蒙古自治区进入石嘴山市惠农区,刚利用伪基站发送2500条诈骗短信,惠农区便有4名群众受骗,等警方赶到时,无线电管理处告知信号已消失。第二天,警方预判不法分子会沿公路进入大武口区,就提前在大武口区布控,早上8时30分,无线电管理处侦测到伪基站开机信号。9时,这伙人刚出宾馆发送第一条诈骗信息时被抓。这一发送诈骗信息的团伙本想沿路到宁夏各地发送诈骗信息,不想刚露头就被抓。
近年来,为了逃避打击,不法分子逐渐放弃了固定式伪基站的设置,改为车载移动式,但车载移动式因为信号源功率大且设备较大,多次被执法人员追踪查处。如今,很多伪基站变成了人背的“人基站”,不法分子雇佣一部分劳动力,将小型信号发射设备放在背包里,哪里人多去哪里,信号移动快且频率不断改变,这给查处带来很大难度。
俞馨吾告诉记者,在公安机关查处的电信诈骗案件中,六成的受骗群众与伪基站发布诈骗信息有关。在这起案件中,无线电管理处监控伪基站信号,县区民警对可疑信号呈井字形布控,不仅让两名“背包客”落网,而且顺藤摸瓜打掉整个诈骗团伙。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花样翻新,常常让群众防不胜防,一旦被诈骗,案件很难侦破,群众损失很难追回,所以从源头加强宣传防范预警,提高群众的防骗意识是降低发案数的根本。今年以来,石嘴山市反诈中心在宣传防范预警上下功夫、出新招,通过微信公众号、电视广播、网络新媒体等平台,通过进社区、进学校“六进”等形式大力开展宣传工作。
构筑反诈骗最后一道防线
2017年,石嘴山市公安局先后侦破了“4·17”冒充军人电信诈骗案件、“6·17”网络诈骗案件和公安厅挂牌督侦的“9·18”冒充领导电信诈骗等案件,这些案件的侦破不仅震慑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还为区、市两级反电诈中心协同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017年6月23日,中国移动宁夏网络安全管控平台向宁夏反电诈中心推送疑似冒充公检法实施诈骗的联系电话,受害人归属地为石嘴山市。值班人员立即联系受害人姜女士,但姜女士对民警极其不信任,一直询问民警是哪个单位。
经过民警耐心解释,姜女士说明情况:“中午接到一个10086的移动客服电话,说她的身份证在上海办理了一个电话号码,开通了宽带业务,现在欠费了,他们已经报警了,让她联系上海的派出所处理,并将电话直接帮她转接到办案单位。对方说她身份信息被盗用,在上海市工商银行已经欠款300万元,现在需要证明自己名下账户未在异地消费过,要求将17万元的银行存款汇总一张银行卡。”
宁夏反电诈中心在告知姜女士被骗的同时,将信息通过警综平台发送至石嘴山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反电诈中心会同石嘴山市辖区派出所及时与姜女士取得联系,成功阻截了一起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石嘴山市反诈中心加大考核力度,每月对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各项数据进行汇总、通报、研判分析,奖优罚懒,对案件高发的派出所实行黄牌、红牌警告整治,对条件成熟的研判推送合成作战中心进行侦破,有力地撬动了全市反诈工作的开展。(记者 申东 通讯员 张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