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查布控,是吴忠市交通管理局秩序管理大队特勤中队主抓的工作之一,讲究眼耳配合、反应敏捷,每天14时到17时,是这项工作雷打不动的开展时间。2月22日,记者跟随特勤中队民警,一起感受这争分夺秒的180分钟。
从报警到截获用时十余秒
“由北向南方向,红色双龙爱腾越野,车号宁AJG***……”14时47分,在吴忠市利通区黄河路与同心街路口,特勤中队负责人马军的对讲机里,传出缉查布控系统发出的警报指示。马军和另一辅警迅速在车流中锁定该车,三步并作两步上前对其进行拦截检查,整个过程只有十几秒。
“你好,请出示驾驶证和行驶证。”
“警察同志,我的车有什么问题。”
“您的车逾期未审验,请配合我们的工作,将车停到警车旁边,接受处罚。”
“你们是怎么知道我的车未审验的,我都不知道。”在接受处罚时,驾驶员还一脸茫然,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车一旦逾期未审验,便立马进入缉查布控系统“黑名单”,只要经过监控卡口,系统就会发出警报。“现在真是什么都逃不过交警的眼睛啊。”该驾驶员感叹道。
15时06分,同心街与黄河路路口由北向南方向,灰色长城,车号宁CP9***;15时17分,同心街与黄河路路口由西向东方向,黑色本田,车号宁A11***;15时41分,同心街3KM+300M由北向南方向,灰色长安面包车,车号宁CU0***;16时40分,同心街与黄河路路口由东向西方向,白色长城皮卡,车号宁AGT***;16时45分,同心街3KM+300M处由北向南方向,黑色奔驰,车号宁A72***……
对讲机里不断发出警报,特勤中队的民警们在几个路口不停来回穿梭。记者了解到,缉查布控系统虽然可以精确锁定嫌疑车辆,但是成功拦截还是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不敢有一丝懈怠,否则就会增加漏网之鱼。
“有人远远看到交警查车就改变路线绕过去了,加上电子监控距离有限,也受限于当下的信号灯,如果正好是绿灯,嫌疑车辆很可能顺着车流‘跑’了,所以不能保证每次都能成功拦截。这项工作是争分夺秒的事,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做到眼耳配合,听到指令第一时间迅速排查出嫌疑车辆并实施行动。”民警杨晓龙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春节期间,特勤中队采取人性化执法,每天在缉查布控路口疏导、指挥交通,对于一般交通违法行为,大都采取教育不处罚的措施。“大过年的,也不能给人‘添堵’嘛!”马军告诉记者,自2017年9月23日开始,特勤中队全体民警、辅警通力配合,在宁夏公安交管部门开展的路面防控攻坚战中,对缉查布控系统报警车辆实时查验、精准打击,日均查处未检验、未报废重点隐患车辆上路行驶违法行为50余起,连续在全区路面缉查战果通报中排名第一。
3小时拦截“问题车”16辆
“一个人检查容易被冲卡,也比较危险,两个人在一起,有冲卡想法的驾驶员就会顾虑三分,我们民警也会相对安全些。”马军说,缉查布控工作危险系数较高,2017年10月22日,他和辅警李援梓在对一辆悬挂宁B26667号牌的黑色尼桑轿车进行拦截时,该车驾驶人加速冲卡并撞向他们,李援梓躲避不及,被顶行近十米后重摔在地,后经医院诊断,其右臂、左腿擦伤,左腿软组织挫伤。
记者体验采访当天,李援梓也在现场。当记者问那起冲卡事件有没有给他带来“后遗症”时,李援梓笑着说了句“还好,还好”,便又投入到工作中。
黄河路与同心街是吴忠市利通区车流量最大的路口,为了第一时间锁定嫌疑车辆,也方便同时顾及几个车道的车辆,特勤中队的民警们需要站在监控范围内的马路中间进行检查。来往车辆很多,都是擦身而过,记者也为他们捏了把汗。
“这些被查获的车辆中,有的已经超过两年未审验,如果超过三年不审,就会被系统列为‘黑车’。通过缉查布控系统发现驾驶人的违法行为,督促他们及时处理,是对他们负责,否则等出了大事才发现自己的车没有审,或者保险过期了,后悔就来不及了。春运期间,加大路面见警率,一是排除隐患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二是对存有侥幸心理的违法驾驶人起到震慑作用。”马军说,刚过完年,上路的“问题车”相对较少,通过几个月的缉查布控,很多人都知道有违法未处理是逃不掉的,许多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随之提高。
17时,特勤中队当日的缉查布控工作告一段落。在记者随警作战的3个小时里,该中队共成功截获“问题车”16辆,其中2辆因逾期两年多未审验,且违法行为过多被暂扣。
但是,这只是吴忠市交管局秩序管理大队特勤中队民警们一天工作的一小部分。马军说,晚上,他们还要继续战斗,为了这个城市的交通安全,“白+黑”已是工作常态。但是,作为人民警察,付出就会有回报,道路交通秩序越来越好,人们出行越来越放心,一切都是值得的。(记者 马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