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所民警:逢年过节更是谈心关键期
向戒毒人员介绍春节安排
和戒毒人员一起装扮宿舍
和戒毒人员谈心
林放是浙江省良渚强制隔离戒毒所的一名民警。2月15日是大年三十,早上6点,他和往常一样,伴着窗外微亮的晨光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当天,是他工作7年以来第5个不回家的除夕。
“心账”记得住每名戒毒人员情况
当记者来到戒毒所时,林放正组织戒毒人员分发早餐。“今天早餐有面包,午餐有粽子,我还得看着他们点。”林放说的他们,是康复巩固区那些患有糖尿病的戒毒人员。
原来,每年这天,为了准备年夜饭大餐,所区食堂都会忙得腾不出手,所以这一天戒毒人员的早饭、午饭是一些方便准备的食物,如面包、粽子等,但患有糖尿病的戒毒人员因病需要忌口,所里还会专门为他们准备些适合的食品。“可架不住有人嘴馋啊!”林放笑着说,有些患有糖尿病的戒毒人员偏爱吃甜糯食品,有时会偷偷吃,所以他得赶紧去盯着。
“胡某,面包一定不能吃。”“王某,别馋粽子哈,晚上有大餐吃……”一进宿舍,林放就分别走到几名戒毒人员面前,一一叮嘱道。有哪些人不能吃记得清楚吗?对于记者的这一疑问,林放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我这里有本账呢!”林放所在的大队有17个小组、153名戒毒人员,谁因病需要忌口,谁最近感冒发烧,谁何时该吃药,他都记着。有同事告诉记者,林放的这本“心账”,能记住队里每名戒毒人员的家庭情况和思想动态,“又细又全”。
这两天做得最多的事是谈心
“林警官,你看我窗花贴这里好不好?”
“我说‘福’要正着贴,老陈说要倒着贴,你帮我们评评理。”
“小刘眼神不好,林警官,帮我看下有没有贴歪?”
……
吃完早饭,林放将所里准备的过年用品发给戒毒人员,让他们布置宿舍。贴春联、挂灯笼,贴窗花……大家都动起手来,年味也更加浓了。突然,亲情电话处正在拨打电话的鲁某哭了起来,排队等着打电话的戒毒人员都吃了一惊。挂了电话,鲁某就跑回宿舍,谁都不搭理。听说这一情况,林放马上放下手头的活,赶了过来。
此时,鲁某正背对着门口抹着眼泪。“怎么了?”林放关切地问。“我对不起我妈,我现在就想回家!”鲁某哽咽地说。他告诉林放,自己的母亲几年前再婚,最近继父得知鲁某吸毒的事后就和鲁母离婚了。“我从小没有爸爸,她好不容易有个人可以依靠,现在又因为我没了。这两天下雪路滑,她摔倒了在家也没人照顾……”鲁某说,自己从小就没让母亲省心过,马上要过年了,因为担心亲戚朋友问起自己的事,母亲都不大和亲友来往了。刚才在电话里听到母亲的消息,又想到母亲一个人受伤在家无人照顾,他恨不得现在就回到母亲身边陪她过年。
“过年谁不想家啊?我也想。但父母不是这一时一刻的父母,更不是只有逢年过节才会想到的人。”林放说,比起过年这一两天陪在母亲身边,鲁某改过自新、早日重新开始是更大的尽孝,“从你的表现来看,年后不久就能回家了。”林放说,当务之急是好好戒毒,相信这也是鲁某母亲现在最大的期望。慢慢地,鲁某情绪稳定下来了。
“逢年过节,戒毒人员的情绪波动都会比较大,容易消极或者焦虑。”林放说,这两天,他干得最多的事就是找人聊天,每天一有空,他就巡查各个宿舍,看到有戒毒人员一个人坐在窗前默不作声,或者情绪低落不愿理人的,他都会主动和他们聊聊天,帮他们解开心结。
职责在身,亲情暂时埋心里
“喂,老婆,昨晚休息得好吗?儿子有没有闹你?”
“爸,奶奶接来了吗?她的腿怎么样?”
“妈,晚上吃啥?你要注意身体……”
午休时间,戒毒人员都休息了,此时林放才得空在值班室里开始吃午饭,同时给家里打个电话。电话在家人的手中传递,林放一一问候家人,聊得很开心。“这么多年没回家过年,家人都习惯了。”林放告诉记者,刚才小妹在电话里还打趣说年夜饭有他最喜欢的蝤蛑炒饭,她会替他吃的,“我妈笑着告诉我,我叔叔问说怎么我年年都不回家过年,我妈回答说‘这就是他的工作,是他的职责’,听她这么说,我很感动!”
“谁不想一家人团团圆圆过年啊?虽说家里人对我都很理解,但不舍肯定还是有的。”林放回忆说,第一次在所里值班,没回家过年,自己和同事两个人,春晚没得看,大眼瞪小眼一瞪到半夜。而父母亲因为怕错过他打来的电话,竟然除夕一整晚都握着电话。“不过,我妈说得对,这是我的工作,我的职责!”放下碗筷,林放又准备去巡查戒毒人员的宿舍了……(记者许乔静 通讯员 赵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