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医生家里成立“妇产医院” 5年施行终止妊娠手术90例
上林县卫生计生局对2名涉案人员分别处以12万元和3万元行政处罚
“各小组注意,行动……”随着指挥员一声号令,执法人员立即采取执法行动,一举捣毁了盘踞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一居民楼内长达5年之久的非法行医黑窝点。至此,一起妇产科退休医生与医院B超室医生相互勾结,非法开展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人工终止妊娠活动的案件,终于大白于天下。2月6日,南宁市卫计委、上林县卫生计生局、上林县公安局联合在上林县召开案件通报会,向媒体通报了这起案件的侦破情况。
非法行医被举报 专案组介入调查
2016年9月的一天,有群众举报称,在上林县智城路一居民楼内,有人以“莫姐”身份,长期非法组织群众开展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以下简称“两非”)活动。
接到举报后,上林县卫生计生局立即组织力量展开行动。经初步调查,发现以该县计生服务站退休医生莫某为首,组织一批退休的医务人员或无业人员,分布在各乡镇村庄,从事组织、介绍孕妇到莫某的黑窝点进行“两非”违法活动。
“这是一个组织严密,网络分布广泛的非法行医团伙。”上林县卫生计生局副局长韦启正说,县卫生计生局随后启动了联合办案工作机制。紧接着,南宁市卫生计生委、上林县卫计局、上林县公安局决定成立联合专案组,共同开展案件的侦办工作。
上林县委、政府非常重视此事。县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分别对此案作出重要指示。县打非办将此案列为2016年度督办案件。
一场打击“两非”违法犯罪活动的战役随即拉开了序幕。
与B超医生相互勾结 住宅成非法行医场所
联合专案组经过调查,将莫某的神秘身份和违法活动特点逐一剥开。
莫某即“莫姐”,原是上林县计生服务站妇产科医生。她退休后“重操旧业”,但她违法开展“两非”活动,这条路走歪了。
据执法人员介绍,莫某披着医生的合法外衣,长期在上林县开展“两非”违法犯罪活动。她以经济利益为诱惑,拉拢乡镇一些退休医务人员或村民,为其宣传和组织、介绍孕妇到她的黑窝点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人工终止妊娠。
国家明令禁止并严厉打击“两非”行为。莫某作为一名医生,理应知晓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她利用自己曾是医生的身份,将住宅作为非法行医场所,并在楼外打出“莫姐”广告招牌,四处派发印有“上林县计生服务站,莫某妇产科主治医师”字样的名片;在开展“两非”活动时,将家门紧闭并安排专人在门口把风,不熟悉的人很难入内。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多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但莫某侥幸地一次次逃过了。
近几年,莫某为孕妇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人工终止妊娠例数相当多,孕妇主要是上林县境内的乡村群众。
经调查分析,专案组决定以外围搜证,抽丝剥茧,重点追查,抓捕现行,人赃并获的方案展开破案工作。
专案组在调查中,发现在上林县一家医院监控视频画面里,时常有不同孕妇在非上班时间段到该院B超室进行检测。经比对,发现视频中的孕妇在检查后不久又来到莫某非法行医的场所。“莫某团伙与公立医院的B超医生黄某内外勾结,非法开展胎儿性别鉴定违法活动。”民警介绍说。
经过近半年的摸排和调查取证,专案组掌握了莫某团伙的违法犯罪规律和活动轨迹。至此,摧毁莫某非法行医场所的条件已经成熟。
端掉非法行医窝点 依法查处涉案人员
2017年4月24日,专案组掌握了莫某正在为一名孕妇实施人工终止妊娠手术,于是当机立断,及时组织力量采取突击执法行动。在现场,执法人员发现从孕妇身上刮下的胚胎一个,以及用于手术的米非司酮片、米索前列醇等终止妊娠药品及其他药品一批。
执法人员追问:“垃圾桶内带血的胚胎从何而来?”在事实面前,莫某承认“胚胎是刚刮下的,孕妇妊娠40天”。
经查,茣某在未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和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非法开展“两非”违法活动,从2012年12月至2017年4月,共为超过90例孕妇施行人工终止妊娠手术。
目前,上林县卫生计生局依据有关规定,对莫某和黄某的违法行为依法分别处以12万元和3万元的行政处罚,并将依照相关规定给予两人党纪政纪处分。
据介绍,3年来,上林县共查处涉及无证行医、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非医学需要终止妊娠手术等严重违法行为案件20件,罚款22.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05万元、吊销医师执业证书1人、移送涉嫌犯罪案件1起。(吴志刚 周志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