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8日早上7点30分,像往常一样,罗兴毅准时出现在长寿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门口,背影挺拔,精神矍铄,其实,这是他最后一次穿上引以为荣的警服,以人民警察的身份最后一次为群众办理业务。37年的从警生涯,将完美落幕。
前30年
他是战功不断的优秀刑警
30年不长,却是他人生最精彩、最闪光的光辉岁月;30年不短,他拼尽了生命中最好的年华、最美的时光。
从城里到乡下,从侦察员到领导,30年里,他办理大小案件5万余件,走遍全国30多个城市,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获嘉奖20余次,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多次获得市领导表扬,是同事心目中的战斗英雄。
1995年8月,发生在长寿辖区的一起特大持枪抢劫案震惊了所有人。一辆满载50余人的客运车辆行驶至长寿云台镇时,上了6名男子,行至晏家镇沙地路段时,这6名男子站起身,拿出一把火药枪实施抢劫,并将奋起反抗的10余人打伤后离去。
客车司机将车开至市公安局报警。市公安局接警后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案组,并转警长寿挂牌督办,务必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当时担任长寿公安局刑警大队队长的罗兴毅带领全队民警奋战5个昼夜,辗转多个区县,徒步上百公里,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通过旅店住宿登记信息成功破获此案,将6名犯罪嫌疑人悉数缉拿归案,追缴赃物及款项3万余元。上级公安机关授予其二等功荣誉。
1996年12月,一辆运钞车在长寿牛心山路段被2名犯罪嫌疑人持制式冲锋枪抢劫,近30万元现金被抢。市公安局同长寿公安局成立联合专案组,罗兴毅阵前受命,带领民警通过现场勘验取证、周边摸排走访,逐一排查,7天后终于成功破案,让2名犯罪嫌疑人落入法网。
1990年正月初二,罗兴毅在执行抓捕任务时受伤,整个下巴上的肉撕裂翻出,缝了30余针,导致“毁容”,而他却认为“伤疤是警察的勋章。”从容面对,继续战斗。
后7年
他是热情服务的窗口民警
2010年,因为工作需要,罗兴毅被安排到了长寿交巡警支队,主要从事交通违章处罚工作,而这一干,就是七年。一个戎马半生、冲锋在前的战士,突然收起了铠甲、放下了号角,去接受自己从未接触过的任务、学习自己完全不懂的知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与刑侦破案完全不同的是,处理交通违章需要每天接触电脑、熟练使用办公软件、熟悉各种内部系统、懂得所有交通法规、掌握大量交通知识,而这时,罗兴毅已经53岁了。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他一贯的态度,所以,即使不如年轻人学得快,即使今天学的明天又忘了,但他从不气馁,不懂就问,不会就反复学,直到全部熟记于心。
让人没想到的是,罗兴毅很快上手,每月平均处理交通违法6万余件,一年就是72万余件,七年就是500万余件。这是相当惊人的数字!
除此之外,每逢节假日警力不足时,罗兴毅还会和年轻人一起全副武装、上路执勤,且经常一站就是一整天,从来不会无故请假、缺席。同事笑称他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而他认为自己只是“力所能及、发挥余热”。
在窗口岗位上,最让人疲累的不是不停歇地处理交通违法,而是面对群众的不理解、埋怨甚至责难时,需要极大的耐心去做好解释工作,不敷衍、不推诿、不厌其烦。同事们都知道,罗兴毅是个“火爆”脾气,这无疑又是一个大挑战,可7年来,他从没有和群众发生过一次冲突,也没有一个群众投诉他。
从雷厉风行的刑警华丽转身为细致耐心的窗口民警后,岁月馈赠给他的,是更多的平和与沉淀。
退休后
他要好好陪伴家人
“我亏欠家人很多,现在只想好好陪伴他们,弥补一下这些年欠他们的。”这是被问及退休后最大愿望时,罗兴毅沉思良久后说的一句话。
37年警察生涯里,陪伴家人的时间屈指可数,在妻子怀孕生子、孩子中考高考、父母生病住院期间,他都是奔波前线、坚守岗位、不能两全——这,是他一生的遗憾。
壮心酬警未迟暮,三十七载不负民。如果坚守是对公安事业最深沉的热爱,那么,不忘初心,是罗兴毅对群众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