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冽的寒风挡不住热情的新疆维吾尔族亲戚们的召唤,遥远的距离因为有了彼此的思念而近在咫尺。兵团监狱管理局民族团结“结亲周”首批结亲人员乘座久违了的夜班车来到了五十团夏河,我们小组分在了十一连。
冬日的夏河一如乌鲁木齐那般寒冷,但在徐旭东、杨小兵的维吾尔族亲戚家里,却让我们感觉到初夏的温暖。
他们为远道而来的亲戚们准备了干净独立的房间,小铁炉子烧的红彤彤的,屋里放着新水桶、水壶……杨小兵的亲戚就连浴巾都已提前准备好了。
徐旭东、杨小兵带着十九大的好声音和对亲戚的思念,总算住进了日思夜想的亲戚家,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的“结亲周”生活。
本就是好兄弟的徐旭东和杨小兵的结亲对象是一对亲兄弟,(徐旭东的亲戚是弟弟,叫阿西木·努尔;杨小兵的亲戚是哥哥,叫肉孜·努尔,是哥哥)这次更是逮住机会住在了一起,一大家子凑在一起,亲上加亲。
徐旭东看到聪明伶俐的古力仙从学校回家后,因为没有换洗的棉衣,棉衣洗了没有烤干,无法出门时,徐旭东拉着我们结亲小组的其他同事一起到巴扎上找了好几家店(商店大多只有巴扎天才开门)才买上棉衣,因为亲戚家的条件较为艰苦,徐旭东为亲戚孙子辈的三个兄妹,每一人买了一套棉衣,当送到姐弟三人手上时,他们乐得合不拢嘴,只管喊着谢谢爷爷。
杨小兵的亲戚知道他不吃羊肉,早上7点钟起来杀鸡,把鸡收拾好炖好,十点多一点点就端过来了。端过来以后还说这是自己家养的鸡,既然不吃羊肉,就多吃点鸡肉。要不他们会过意不去的。
周六,徐旭东、杨小兵看到平常住校的孩子们都回来了,就赶紧通知亲戚哥俩把家里所有的能叫来的子女全都唤回家。专门去巴扎上买来带鱼、土鸡和各种蔬菜,琢磨着晚上为亲戚们烧一顿可口的饭菜,徐旭东洗菜、切菜、炒着鸡,杨小兵烧带鱼.....兄弟俩分工明确,珠联璧合,不多会一桌色、香、味俱全的美味菜肴就端出来了。
亲戚家老少24口人其乐融融的围坐在大炕上吃着精心准备的饭菜,拉着家长,聊着连队在党的各种好政策下发生的巨大变化...桌上共产党“亚克西”、饭菜“亚克西”的话儿不断响起。
饭后一大家子人还跳起了欢快的麦西来铺,欢乐的笑声响彻屋顶。徐旭东还为亲戚家蒸了一笼白白胖胖的大馒头,还教会了亲戚儿媳妇古丽仙姆怎样蒸馒头。
徐旭东早上8点半起来泡粉条,木耳,摘洗木耳,不一会儿,特意为亲戚家准备的香喷喷的胡辣汤就上桌了。两家的亲戚端着热腾腾的胡辣汤,虽然还吃不太习惯,但是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临走前一天,在地里忙到晚上十点才回到房子,徐旭东还不忘跑去厨房发了一盆面,第二天早上便早早起来蒸好馒头给两家的亲戚送去。
19号,大家要返回乌鲁木齐了,阿西木、努尔俩兄弟和家人跟我们依依不舍和道别着,照全家福留念,杨小兵看着这纯朴、善良的亲戚,把口袋里的上千元钱全掏出来硬塞给了肉孜哥哥嫂子,要他们体重身体,照顾好孩子。自己却连瓶买水的钱都没留。
亲戚我们常来常往,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