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拉萨民警阿旺扎西:用责任和汗水谱写无悔青春

2017-12-30 22:11  来源:拉萨公安局  责任编辑:陈雪
字号  分享至:

  拉萨民警阿旺扎西:用责任和汗水谱写无悔青春

  不求掌声与鲜花,不求赞许与鼓励,他们挥洒汗水,用手中的笔勾绘行车的痕迹,用一丝不苟的态度去比对照片和图纸,还原每一个"千奇百怪"的事故现场。他们朝着平安出行的方向,发出一声声情与法的警示,他们捧着太阳般的心,托住永不倾斜正义的天平!他们就是交警队里的事故调处民警。

  对已从事公安工作五年多的阿旺扎西来说,从警并非偶然。儿时的他感觉军装、警服很帅气,渐渐懂事上初中、高中后,他又被警察和军人的气质以及所做的事迹折服,“从警”的种子也深深扎下了根。高中毕业哪年,他报考了警校,准备向“从警路”更靠近一步,然而,遗憾的是,当时他不幸遭遇车祸,腿骨骨折,无法顺利参加警校招生的体能测试。但他并没有放弃“从警”梦想的追逐,大学毕业后,他通过公务员考试如愿走进了警察队伍。

  2013年间,阿旺扎西从刑警的岗位上被调配到拉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城西大队事故中队担任事故调处民警。时光飞逝,四年的光景眨眼而过,用他的话来说:“事故调处的工作很充实,别说一个月了,有时候就连一年也过得很快”。那这几年,阿旺扎西都是怎样过的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做一名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优秀事故调处警察就必须精通法律,同时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品德,只有这样才能正真行使好人民赋予的圣神责任。阿旺扎西始终坚持学习并从未间断过,交通法规及有关交通事故处理工作的知识方法要装在脑袋里;事故现场勘查、绘图、照相、摄像、调查取证、痕迹提取鉴定等业务技术要熟练运用到手中;公开、公正、便民、高效的依法公正处理每一起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等工作原则更要放在心上。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刚开始接手事故调处工作的阿旺扎西,因为不太熟悉工作的缘故,每次外出勘察事故现场心里都很发虚,感觉压力特别大,害怕出现纰漏。对于这样情况,他一边向身边的同事们虚心请教,一边给一位长期从事故现场勘察的老民警发短信、打电话咨询相关问题,从中逐渐摸索出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法。随着工作越来越熟练,他也越发严谨有耐心,例如在一起肇事逃逸事故调查中,即使有80%的可能性确定该事故的肇事驾驶员,也不能妄下结论,必须经过层层缜密筛选,分析调查后,达到100%后才能下定论,其中的繁琐不言而喻。

  2017年7月10日21时39分许,巴某驾驶一辆货车沿拉萨市北京西路由西向东行驶,期间与沿此路段由南向北横过道路的行人杨某、胡某发生碰撞,事后巴某未停车保护现场而驾车逃逸,致使杨某、胡某受伤,阿旺扎西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前往事发地点开展事故勘察工作。事故发生在深夜,现场灯光黑暗,给勘察和破案工作造成一定影响,但阿旺扎西没有丝毫埋怨,凭借着自己在过硬的事故调处功底,运用科学的侦查思维不断对肇事车辆行车轨迹进行分析,缩小查找范围,并于7月11日20时许将肇事人及肇事车辆一并查获。

  短短20多个小时的追逃工作,对于阿旺扎西来说很是漫长,为了及时将元凶缉拿归案,他顾不上休息,就连吃饭的时间都显得很急促。

  或许正是有这么一股“追查真相”的毅力和决心,阿旺扎西在事故调处的岗位上越发得心应手,也对自己的工作性质越发感兴趣,每当得到老百姓发自内心的称赞时,他就浑身充满了干劲儿。

  “慢工出细活,今日事今日毕”,乍看一下,“慢工”和“今日毕”是互相矛盾的,但在阿旺扎西身上却显得相得益彰。平日里在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时,他总是热情接待每一位前来处理事故的当事人。

  近期,有一名男子驾驶电动车在途经拉萨市金珠西路某路段时,被一辆越野车撞倒,导致脚踝处骨折,后该车逃离现场。因事发夜间,该处的监控探头拍摄的视频画面较为模糊,阿旺扎西便反反复复的观看视频画面,对该车车牌号模糊数字进行推算,并最终找到了该车的行车轨迹。据此情况,他告知受伤男子警方一定会给他一个交代,同时也向其告知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申请救助基金用于医疗费用。事情虽然繁杂,但阿旺扎西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终究未辜负当事人的期盼和信任,经过大量排查专访和调查最终找到了这辆肇事逃逸车辆及司机,给受伤者一个公道。

  事故调处的各项工作很杂乱,阿旺扎西虽然“慢工”,但却总能高效的处理好群众的各项事务,丝毫不限凌乱。近日,有两名驾驶员因修车费用一直争执不休,被撞的驾驶员除了要求1000元的修车费用外,还坚持要200元的赔款。阿旺扎西用温和的语气对两人进行耐心调解,分别以双方的角度为出发点对事件进行分析,短短十几分钟便促使双方达成了协议。而后,阿旺扎西将这些工作登记造册,除了上报外,自己也留个底子。长此以往,随着处理事故的积累,也极大地促进了他个人工作经验、工作能力的提升,放置墙边的三个纸箱子,就是他给老百姓民做实事的见证。

  或许是因为工作琐碎繁忙的缘故,或许是感觉自己得担负起肩头上责任的缘故,早出晚归成了常态。城西大队辖区范围广,道路上行驶的各类交通车辆种类繁多,给城西大队事故中队日常工作处理进度带来了压力。为了尽快处理好群众们的各项事务,避免事务积压的情况发生,他习惯性的把办公室当做了自己第二个家,到了下班时,他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忙碌着,正常休息时他也会来到办公室“加个班”,“今天买菜,明天洗菜,后天炒菜,只要进了这个门,就出不去了。”脸上挂着笑容的阿旺扎西简单的对自己的工作做了诠释。

  长期熬夜,四处奔波给他的身体带来了诸多不适,他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在一次夜间工作结束候,晚上23点过回到家中的他,刚坐在床上,心脏部位就传来阵阵刺痛,像被针扎一样。疲惫不堪的四肢,再也支撑不起他的身躯,在恍恍惚惚中他躺下了身子,忍着疼痛,几分钟便睡着了,好在疼痛只持续了半小时左右。在工作的压力和身体的“抗议”面前,阿旺扎西偶尔也会想着,“要不,递交一份请调报告?”但一觉睡醒后,他还是哪个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的民警,还是哪个用心为老百姓服务的阿旺警官。

  在这样一个平凡而特殊的工作岗位上。他一心一意的努力奉献着自己的青春,虽然条件艰苦,案件繁多而复杂,经常加班加点,有时几天几夜睡不好觉,吃不好饭。但在他整个人承受着重大工作压力的时候,能够听到百姓的一声:“谢谢,辛苦了警官”,看到那灿烂的笑容,他就觉得心满意足,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他总说“只要有案子没办完,只要有案子没破获,就算回到家也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听到手台的声音和电话铃声就会条件反射般一下子惊醒”,几年的事故调处工作,让阿旺扎西对这些特别敏感,有声音响动,就代表有工作需要得去及时处理,绝对不能拖延。

  在生活中,阿旺扎西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但他却并不是一个称职父亲,他甘愿“舍小家,顾大家”,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工作上,把“家人”放在了“群众”的后面。对此,家人们也会偶尔抱怨两句,但始终对他的公安工作给予鼓励和支持。孩子贪玩,有时会拿起他的帽子戴在头顶上,和他做着“警察抓小偷”的游戏,但当孩子拉扯挂在墙上的几面锦旗时,阿旺扎西就不同意了,生怕小孩扯坏——这些都是群众自发送来的,大部分都放在办公室内,每当他看到这些时,脸上总会洋溢起微笑。或许这正是为什么他会获得“2017年自治区文明交警”荣誉的原因。为了头上的警徽,也许阿旺扎西牺牲了太多,放弃了太多,然而从警路上虽苦尤甜,“警察”内心深处那份光荣、自豪、神圣却是言语所不能表达的。

  阿旺扎西只是我们事故调处民警中的一员——他们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与工作艰辛,没有周末与节假日,饮食和作息没有规律,更是无暇照顾家庭。无论烈日当头,或是瓢泼大雨,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他们通宵达旦,风雨无阻,他们挥洒汗水,无言的付出,默默的奉献,只为大家的出行平安。

我们并非生活在和平年代,而是生活在和平中国

不管世界多么纷乱,感谢你给予我们和平,让我们敢闯敢拼搏,让我们敢爱敢追梦。

龙建才故意杀害退休法官案二审维持死刑判决

12月29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对被告人龙建才故意杀人上诉一案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党务公开立新规:一锤定音 全面从严治党又添新...

党务公开有何重大意义?公开什么?向谁公开?怎么公开?

2017年警队的这些故事,让我们泪流满面……

谢谢他们,让我们的2017如此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