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利剑破“坚冰”执行落实地——江苏宿迁宿豫法院大力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纪实

2017-12-16 19:13  来源:江苏法制报  责任编辑:王蓉
字号  分享至:

    2017年1至10月份,江苏宿迁市宿豫区法院新收各类执行案件4388件,同比增加203件,执结2958件,同比减少381件,实际执结1886件,同比增加683件,实际执行率53.76%,同比增加27.73%;执行到位金额5.2亿元,执行标的额到位率90.72%,同比增加8.4%。

    数据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宿豫法院正用“执行”兑现着对人民的承诺!

   高挂“作战图”,形成执行新合力

    上率下行,各方联动,才能形成化解执行难的强大合力!

    5月15日,宿豫区委区政府下发《关于支持区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施意见》,出台26项举措,为45家单位下达了任务,从组织保障、联合惩戒、物质保障等方面支持法院执行工作。10天后,全区加快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会议召开,“举全区之力支持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

    6月1日下午,宿豫区人大常委会创新性开展执行工作专题询问会,让协助单位红红脸、出出汗,进一步助推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工作开展。

    紧接着,宿豫区政法委制定了《关于建立全区执行联动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成立区级联席会并将各会员单位协助执行情况纳入“平安宿豫、法治宿豫”年度考核。宿豫区法院与区检察院、公安分局就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召开专题会议,出台《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会议纪要》,建立“一审查,双移送”制度。宿豫区公安局出台了《关于协助区法院查找被执行人及其财产的实施意见》,同时与国土、民丰银行、东吴村镇银行等单位联手建立查控专线,改变了过去法院“满街跑”的人工查询模式。

    基本解决执行难,执行队伍是保障。宿豫法院成立了领导小组,通过警务化改革和竞争上岗的方式配齐、配强执行队伍。目前,24名在编执行干警组成了6个执行实施小组、一个执行指挥中心,组建起3个以法官为核心的执行团队。

    2017年以来,宿豫区法院报请公安机关协查被执行人306人,查控车辆14辆,有效执结案件36件;与组织部、区人大建立拟提拔、任用干部涉法信息查询反馈机制,已查询反馈32人次。

   细化“路线图”,“生成”化解新模式

    8月11日,热得让人喘不过气。76岁的申请人高某却喜得眉开眼笑,多年藏于心中郁气一扫而空——这一天下午,他顺利地在宿豫法院执行局办理了90000元的领款结案手续,终于结束了长达8年的追债路。

    老高于2009年12月29日和2011年4月8日分三次将220000元“巨款”借给朋友老曹。但老曹在借款未偿还之际因病去世,老高多次上门索要,均被老曹妻子丁某拒之门外。束手无策下,老高依法将老曹妻子丁某诉诸法院,要求丁某偿还借款。宿豫法院于2011年7月19日判决:被告丁某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偿还原告借款220000元及利息。该判决生效后,被告丁某未按判决书指定的时间履行义务,老高遂于2013年12月5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被执行人丁某一直以各种方式未履行义务。

    面对情绪失控的老高,宿豫法院承办人一面积极地作解释工作,一面暗自对被执行人丁某的下落及其名下财产进行地毯式排查。2016年6月27日,在对被执行人丁某银行账户分析过程中,承办人发现被执行人丁某在中国农业银行的账户每月有2500余元的入账,经过调查了解,该账户系被执行人丁某的退休工资,承办人立即依法对该账户进行司法冻结。

    长期躲在上海儿子家中的被执行人丁某开始坐立不安了。近半年来,她多次委托律师或亲属来法院协调。8月8日,最终由被执行人的弟弟和丁某的儿子曹某二人书面保证,二人自愿代被执行人丁某于8月11日偿还老高90000元。 

    执行难被很多人形象地比喻成“坚冰”。宿豫法院对准切入点、突破点,让执行落到实地。

    以专项活动为突破点,着力强化执行威慑力。今年以来,宿豫法院开展涉特殊主体、强制腾房腾地、“一打三反”等专项执行活动5起,开展“冬季执行大会战”、“六月风暴”、节假日和夜间大执行行动17起,集中力量执结追索劳动报酬、“三养”、工伤赔偿等涉民生案件824件,执行到位标的额6500万元,召开集中兑付8次;腾房25间、清地约8.5万平方米,价值4000余万元。

    以执行公开为切入点,着力提升司法公信力。设立执行服务窗口、开通“12368”语音查询系统和短信告知平台,将案件主要信息全程全域向当事人公开;执行异议听证案件一律进行同步录音、录像、同步显示庭审记录;“终本案件”裁定书一律在互联网公示;财产拍卖一律进行司法网拍,与中国银行签订“E拍贷”协议,为竞拍人提供按揭贷款服务,与来拍网签署合作协议,加大拍品包装与宣传,提升成交率。

    两年来,宿豫区人民法院共上架拍品177件、成交42件、网络拍卖交易额达2.2亿元,其中禧徕乐公司一案拍卖金额就达9000万,共为当事人节省佣金1100万元。

    提升“引领力”,“刷新”群众满意度

    7月6日晚,宿豫法院联合宿迁市中院组织全媒体直播抓“老赖”活动,当场执结案件10件(含和解5件),执行到位标的20.4万元,查封收割机一台,对3人实施司法拘留措施。此次抓“老赖”直播引来超过10万网友“围观”,有力打击了“老赖”的嚣张气焰。

    执行难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要彻底拆除这道藩篱,只有让失信被执行人“飞不起来”“走不出去”“招摇不了”,让他们为自己的失信付出代价,让社会对失信被执行人像对待“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

    在“内部”,宿豫法院开展了“反规避、惩失信”联合行动,与公安、国土、工商、银行等部门对老赖的融资、投资、经营、置产以及出入境进行限制,提高失信代价。2016年以来,公开曝光老赖230人、纳入失信黑名单3706人、限制高消费9100人、限制出境24人,罚款13人,拘留436人,移送公安机关侦查13人。其中189名被执行人因被限制贷款、高消费等主动履行义务,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良好局面,最大限度挤压老赖生存空间。

    对“外部”,宿豫法院着力凝聚舆论引领力。在全区13个乡镇(街道)的村居、社区中选聘140名政法专干担任司法协理员,提供被执行人下落及可供执行财产线索,维护执行现场秩序。利用电视台、法院网站、官方微博微信、电子显示屏、公交车载电视、社区红黑榜、农村广播和公告栏等曝光“老赖”信息2300余人次;向最高法院、区信用办等单位报送信息1.3万人次,迫使528名“老赖”履行了生效裁判确定的义务。

    “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以昂扬向上的斗志,百折不挠的精神,迎难而上,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该院党组书记、院长肖文的话掷地有声。□本报记者 戴丽娟 本报通讯员 沈省 陈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