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广西梧州市全力提升群众安全感:民意为尺 赢得百姓点赞

2017-11-22 16:21  来源:平安广西网  责任编辑:王蓉
字号  分享至:

民意为尺赢得百姓点赞

—— 广西梧州市全力提升群众安全感纪实

  美丽的鸳鸯江畔,华灯初上,漫步素有“小香港”之称的梧州街头,宽阔整洁的街道,色彩斑斓的霓虹灯描摹出一幅繁华平安和谐图。“经济社会发展快了,生活水平高了,社会治安好了,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近日,正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政广场跳广场舞的廖大伯用这番话,向记者道出当地老百姓的心声。

  梧州市今年第二季度群众安全感从上一季度排名全区末位上升至第6名,第三季度群众安全感为94.42%,排名全区第3名。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案件少了,我们倍感安全!”幸福感、获得感洋溢在老百姓的脸上,群众在梧州社区网站、朋友圈纷纷对当地良好的社会治安点赞。

  提起民意“节节高”的“秘籍”,梧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文建中说,坚持民意主导、问题导向,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在护民、安民、爱民、为民中,让群众享受平安、得到实惠,感动了群众、赢得了民心。

  坚持民意主导是梧州市赢得民声赞许的重要法宝。

  找“痛点”理思路  平安建设永远在路上

  作为广西东部大门,梧州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治安复杂,平安建设永远在路上。

  今年第一季度,梧州市群众安全感排名跌到最低谷,“垫底”全区14个市。如何持续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梧州市访民意、找“痛点”,进一步理思路、明方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抓‘平安建设’不能光喊口号,首先必须建章立制,明确标准细则,才能让‘平安建设’真正落地,有章可依。”梧州市委书记黄俊华、市长朱学庆动员部署。

  4月22日上午,黄俊华在全市提升群众安全感工作推进会上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提升群众安全感这个“考题”,在工作举措上出真招、出实招,突出共建共创,由部门的“独角戏”向全社会的“大合唱”转变,突出队伍建设,由为民调而民调的“治标”向深化作风建设的“治本”转变,突出正面引导,由片面“埋怨指责”向齐心“共唱赞歌”转变;进一步加强平安建设和创新社会治理,打响、打好“整体战”,确保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争取进入全区先进行列,向老百姓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咬定青山不放松。今年以来,梧州市坚持以“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发展、打造平安和谐新梧州”为主线,以实现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为目标,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三四五六”的新思路,即把握“三个原则”(即党委领导、群众参与和整体推进的原则),推进“四个建设”(即基层组织、群防群治力量、专业队伍和信息化建设),遵循“五大理念”(即防范在先、主动作为、部门联动、长期作战和创新发展的理念),构筑“六张网”(即农村社会治安防控网、城市社区治安防控网、单位内部治安防控网、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防控网、社会面防控网以及天网),激活了提升群众安全感攻坚的“一盘棋”,为老百姓筑起了一道“防护墙”。

  梧州市还制定下发了《梧州市有效提升群众安全感攻坚工作方案》和《提升群众安全感工作考评细则》,严格按考评标准和细则对不合格单位实行“一票否决”。截至今年10月,有16个单位主要负责人被警告谈话。

  构建“平安工程”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社会治安环境的安定,是人民群众获得幸福感的基石。”梧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文建中告诉记者,平安连着民生、连着民心,群众安全感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平安建设、综治工作的“牛鼻子”。他介绍,今年以来,梧州市推陈出新,精心构建“群众身边的平安工程”,开展平安社区、平安边界、平安市场、平安家庭等一系列平安活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平安就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

  “在前不久举行的助力社会组织授牌活动中,我们社区通过‘互联网+’的形式,把购房后入住或在外地的居民都发动起来,大家一起参与到平安社区建设活动中,成为社区引导、网络支撑、居民自治新型治理模式的典范。”蓝天社区党总支书记陈红兰向记者介绍,蓝天社区在管理中融入“互联网+”思维,通过微信、电子邮箱、QQ群等网络平台,及时发布社区动态,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引导居民就环境整治、公共秩序、就医入学等各类民生问题发表意见,为社区事务出谋划策。

  “自从村里有了法律顾问,有什么诉求、信访问题就可以在家门口咨询法律顾问,真方便!”记者日前在蒙山县夏宜乡采访时,一覃姓村民高兴地说。

  梧州市信访局与司法局合力互动,信访工作关口前置、重心下移,通过“延伸政府手臂,购买法律服务”的方式,构建了“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与信访工作“两接一联”衔接机制,制定了信访“路线图”,并与设立的法律援助工作站、大接访法律顾问室共同发力,利用法律专业人士的“第三方”作用,源头介入、依法分类、合力化解信访问题,助推信访法治化进程。目前,梧州市756名法律顾问活跃在全市862个行政村、145个社区,在发端处释法析因,从源头上介入矛盾化解。法律顾问共提供法律咨询3790余人次,参与处理信访诉求1572件,参与化解信访事项323件、积案11件,大量信访矛盾在基层得到及时解决,群众亲切地称法律顾问为“信访110”。

  激活攻坚“一盘棋”   筑护民“防护墙”

  自古道:“兵之要,在于修政,修政之要,在于得民心。”为创新防控体系,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梧州市政法部门通过创建业务部门联动平台,在巡视整改、“平安社区”创建、法治政府建设等重大工作中强化“一盘棋”观念,聚智集力、通力协作、主动作为、同频共振,形成“1+1>2”的局面。梧州市特巡警支队打造的党建品牌,分别由“大巡访+骑警队”“红袖章+社区警务”组成,创新了新时期下党群结合、警群融合的社会治安防控新模式,有效提高街面见警率和管事率,大大提升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看到‘电子眼’就挂在房前屋后,心一下子就踏实了。”记者日前在梧州市京梧社区采访时,不少市民这样对记者道出了喜悦的心情。“我家装了3个小天眼监控家门口,手机随时能监控,安心!”70多岁的居民陈大爷拿着智能手机给记者介绍“微天网”的好处。

  今年以来,梧州市公安机关实施一街一警一微群的社区警务工作法,发动6万多户市民群众加入1056个警务微信群,累计收到群众求助、咨询信息1.2万条,线下服务群众5000多人次。通过推行“公安+企业+社区”理念,强化人防技防联动,建设“控点、封线、成圈、锁城”的视频监控网络,构筑“大巡防+骑警队”“大小微天网+车安网”“互联网+社区警务”“公安+镇街”的治安防控网,搭建起“点上覆盖、面上成网、外围成圈”的立体化、专业化、信息化的治安防控体系。与此同时,实行“一站式春运服务”“一站式车管服务”“一站式警营体验”“一站式警民互动”“一站式自助办理”等系列便民服务措施,大大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对严重侵财等影响社会安宁和群众安全感的案件,梧州公安机关集中警力快侦快破。7月1日,梧州市新兴三路某商场珠宝店被盗。案情就是命令,市公安局指挥(情报)中心立即发出指令,长洲分局、刑侦支队、网安支队等有关部门民警,迅速进入岗位,按照预案开展侦查工作。在案发24小时内,民警将逃往广东清远市的嫌疑人李某抓获,快速侦破了这起特大入室盗窃案。

今年1至10月,全市公安机关接报刑事警情5000起,同比下降31.25%;立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7.49%,其中立命案同比下降38.46%;“两抢”案件连续150多天零发案,群众安全感大为提升。(李继远 黄世钊 林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