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缅边境勐海县布朗山乡,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身着橄榄绿,右臂上戴着“护村队”和“劝戒宣传队”字样的红袖套,巡逻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和边防官兵携手撑起中缅边境线上的“平安伞”。日复一日守护着布朗山乡的安宁,他们就是由西双版纳边防支队布朗山边防派出所组建的民兵巡逻队。
守边护边人人有责
“边境安宁,边民幸福,守护边境人人有责。”这是10月12日,布朗山乡新竜村村支书岩的院在“红袖套飘起来”巡逻活动启动仪式上说的话。自活动开展以来,布朗山边防派出所充分发挥“红袖套”等治安积极分子熟悉附近治安状况、分布广泛、贴近群众的优势,加强点位守护,延伸防范触觉,以点带面形成了守望相助、联勤联动的整体社会效应,进一步压缩了违法犯罪活动的空间,创造了良好的边境环境。
10月14日8时10分许,布朗山边防派出所接到勐昂村民兵岩某的报警电话称:“我们寨子岩应家经常有许多人进进出出,可能有人在吸毒。”接报后,布朗山边防派出所迅速组织官兵和民兵队展开调查,经过三天三夜的蹲守排查,准确掌握了吸毒人员的活动规律和潜藏窝点。10月17日16时40分许,布朗山边防派出所组织人员兵分三路突击收网,当场从岩应家中查获5名可疑人员,从可疑人员张某的裤兜内查获冰毒可疑物5.2克、上衣口袋内查获鸦片51.25克。经过进一步调查,吸毒人员岩某某和玉某承认在张某处购买过毒品。在大量证据面前,张某不得不承认自己向吸毒人员贩卖毒品的犯罪事实。至此,根据民兵提供的线索,布朗山边防派出所成功捣毁了这个吸贩毒窝点。
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红袖套飘起来”巡逻活动启动后,布朗山边防派出所民警奔赴各边境村寨,对村干部、护村队员以及民兵开展治安巡逻培训,并围绕“红袖套飘起来”巡逻活动的制度、职责、任务,到如何开展治安巡逻、如何确定可疑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警务技能专业培训。同时,还组织参训人员开展队列和擒敌训练,并就治安防范工作中需要注意的环节进行专题辅导,有效提升了民兵巡逻队的法治意识和发现安全隐患的能力。
“我们大家要将培训所学的技能,好好地运用到日常巡逻活动中,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10月16日,曼果村民兵连连长岩温扁在治安巡逻培训会上说。
“你好,我们是中国民兵,请你配合检查。”民兵岩胆在边境小道上巡逻发现一名可疑人员时熟练地说。如今,在布朗山乡的边境线上总能看到戴着“红袖套”的民兵巡逻队,沿着布朗山辖区的边境,深入边境村寨全面开展巡逻防控工作,并把布朗山边防派出所民警所教的警务实战技能充分运用到协勤协管工作中。“红袖套飘起来”巡逻活动开展以来,已协助民警抓获偷渡人员2人,教育劝返非法越境边民21人。
边防官兵是我的恩人
身着迷彩服、手持警棍、戴着“红袖套”在曼糯村路口巡逻的民兵岩甩,曾是一名吸毒人员,在布朗山边防派出所官兵的帮助下,成功戒掉毒瘾,并成为“劝戒宣传队”里的一名巡逻民兵。
“是边防官兵救了我,他们是我的恩人。只要我们村越来越好,干一辈子民兵我都愿意。”岩甩感激地说。去年年初,岩甩因交友不慎染上毒品,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了一大笔债。年迈的父母被他气得卧床不起,妻子多次劝说都无济于事,无奈之下带着两个女儿远走他乡,如今杳无音讯。今年年初,布朗山边防派出所所长石福涛在下乡走访中看到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决定帮助岩甩戒毒,并与岩甩家建立“一对一”帮扶对子,定期为他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石福涛苦口婆心的说服教育和感化下,岩甩不仅成功戒掉了毒瘾,还加入到了民兵队伍中,成为维护治安的一名骨干分子。
在“红袖套飘起来”活动中,布朗山边防派出所还组织“红袖套”民兵巡逻队深入村寨开展“平安边境”“无毒村寨”创建活动,宣传边境法规政策和国家禁毒方针政策,协助民警组织村民进行尿液普检,签订《禁毒承诺书》。如今,布朗山乡“红袖套”民兵巡逻队已经成为边防官兵整治边境、打击犯罪活动的得力助手。(李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