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四川达州民警黄晨:研发警用机器人的警营创客

2017-11-10 16:15  来源:四川法制报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黄晨研发的微型排爆检查机器人,可灵活夹取物品

  11月8日,在四川省达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信息调研科的办公室里,民警黄晨点击鼠标,操作着一把大钳子小心翼翼地夹住了6本书捆成的“嫌疑物品”。中型排爆机械手臂缓缓抬升,最后稳稳当当地停在半空。在经过了上百次的测试后,黄晨对这款固定在桌子上的排爆手臂实验成功,下一步的研究开始转入可移动操作。

  今年36岁的黄晨是达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信息调研科副科长,由于患有感音神经性耳聋,他“两耳不闻窗外事”,潜心工作、刻苦钻研。从事公安文秘工作的他不仅胜任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还挤出时间自主研制警用机器人。黄晨曾被评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今年5月,他被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黄晨研发的“警用机器人开发平台”获得国家专利,填补了省内公安机关“警用机器人”制造技术空白。

   11月8日,黄晨在办公室里调试最近正在研究的中型排爆机械手臂。

  作为从事公安文秘工作的一名民警,黄晨的本职工作是“写材料”,他常年承担达州市公安局全局性总结、汇报、发言、讲话材料的起草任务,此前他已在公安文秘领域斩获了“三个全省第一”。

  做好本职工作后,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的黄晨并没有安于现状。“近年来,机器人装备陆续出现在排爆、侦查、反恐、消防等领域。但是,警用机器人动辄数万数十万元的价格对于公安系统来说,并不是小数目,也难以推广。”黄晨说,正由于此,他萌发了通过自主研发来填补空白的想法。

  制作机器人的材料都是黄晨自费买的,他总是把复杂的零件收拾得整整齐齐。

  2015年以来,黄晨开始了自主研发之路。他研发的微型排爆检查机器人,动力充沛,移动灵活,装配四自由度机械臂,可灵活夹取物品。机器人的摄像头,可实时传输、存储现场视频。机器人还可利用机械臂抓取危险品并进行处置、销毁。

  今年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发《授权通知书》,正式授予达州市公安局的“警用机器人开发平台”专利。今年3月初,该项目通过了来自西南交大、电子科大和省公安厅等单位的7名教授和高级工程师的严格评审,联名推荐该项目参加公安部2017年度科技创新项目立项评选。

  黄晨组装机器人,一个新的样品出炉,需要反复检查、修正、打磨。

  黄晨在研发的过程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他在自主研发微型排爆机器人时,如何给机器人安装一双“眼睛”,让机器人能识别人脸、手势,以及特定的物体,就是他遇到的最大难题。

  黄晨的办公室里也摆放着行军床,便于随时加班。11月8日,中午休息时间,黄晨在行军床上看书。

  为了攻克这一难关,黄晨花费了大量时间。从2015年元旦开始,黄晨便学习一款主流机器人控制系统软件,来突破机器人“眼睛”的难题。黄晨通过对这个软件系统的反复研究,对程序进行数百次改编,终于研制成功,给微型排爆机器人提供了一个更加智慧的大脑。

  工作中,黄晨也曾遭遇过低谷,2011年,黄晨因病被诊断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导致听力减退并中高度障碍。年纪轻轻就丧失了大部分听力,黄晨也哭过、消沉过,是妻子的鼓舞让他重新振作起来。儿子在黄晨的影响下,也对机器人的研制充满了兴趣,在黄晨研发的过程中,儿子经常充当他的小帮手。(记者 张磊 文/图

多家法院提醒注意网购三大“陷阱”

“双十一”近在眼前,北京市多家法院发布针对网购的消费提示。

辽宁运钞车劫案一审宣判 运钞车司机抢600万判15年

2017年11月9日,辽宁省营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李绪义抢劫案,对被告人李绪义以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人...

新华社评论员:共同推进中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抚今追昔,中美关系的风雨历程印证着一个道理: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选择,共赢才能通向更好未来。

厉害了word法官!把朴实无华的工作过成了诗

让我们顺着法官朋友圈里留下的足迹,以那些珍贵的照片和记录的语言“立意”,吟一段公平正义的法院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