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9个月执行到位金额超12亿元:他把执行当成一门艺术

2017-11-02 09:59  来源:福建长安网  责任编辑:王蓉
字号  分享至:

 

许欧凯在查阅案件资料  

  【人物名片】

  许欧凯,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审判员,目前担任普通案件执行团队负责人。

  【座右铭】

  “执行是一门艺术。”

  你也许听说过法官很忙,但不知道他们忙起来会不小心啃到三天前吃剩的面包;你也许听说过某个法院办案标兵的大名,却不了解优秀的法官到底有多牛、牛在哪儿;你也许感觉法官很神秘,也从没听过法官对于审判、执行工作想说的话……法官这个群体身上的标签太多,所以这一次,我们想还原法官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一面。

  进法院19年,在执行局待了9年,许欧凯真正成为一线执行法官的时间不过只有短短9个多月,已经带领团队执行到位12亿多元。

  被问及工作秘诀,许欧凯只说了一句话:“执行是一门艺术”。

  快和慢是这门艺术的两面。查账冻结抓“老赖”,许欧凯凭的是“快”,才能抓住转瞬即逝的执行机遇;但他也有慢下来的时候,比如为了给当事人释法解惑。

  该快就快

  “做执行法官就是和时间赛跑”

  许欧凯的办公室位于思明南路,走廊尽头就能远眺大海,能见度好的时候能看到鼓浪屿一角。

  但他并没有欣赏风景的时间。在短短四小时的采访过程中,他带队出门完成了一家小吃店的腾房;开了涉案金额数十亿元的债权人会议;见了上门还款的被执行人;签了数不过来的各类执行文书,而案头的电话则保持着每隔几分钟就响起的频率。

  “做执行法官就是和时间赛跑。”办公桌上的电话或手机每响一次,就可能是上千个案件中的任何一个有了新进展,比如销声匿迹的“老赖”突然露面,或者是执行人员找到了新的财产线索。无论电话那头带来了什么讯息,许欧凯都必须迅速做出反应,“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随时,甚至是瞬间就得拿定主意,否则就可能错失执行的宝贵机会。”

  他平常还要忙上百倍——团队中所有法律文书都得由他核稿或签发,团队的日常工作都得找他决策,团队的成员都在他的带领下开展执行工作。

  为什么快

  从“找茬的”变成“被监督的”

  快是被“逼”出来的。许欧凯调任执行团队长时,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用两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时限已经进入冲刺期。他得同时适应“一线执行员”和“团队负责人”两个身份,和过往近20年的法院生涯截然不同。

  他大学本科的专业方向是国际经济法,进法院的头十年都在办民商、经济类案件,调入执行局后也不是外出办案的执行实施法官,主要工作是给执行“找茬”。“我在执行局九年多,前面八年多都在裁决处,老百姓对哪个案件的执行有异议,就由我们裁决处进行审查。”许欧凯说。

  现在他成了被监督一方。“压力大啊。”他说,“抛开能不能执行到位的问题,单论一起案件的执行程序,那都是千头万绪,不能出一点差错。”

  从幕后一下子走到台前,许欧凯的第一场仗就打得十分漂亮。1.7万平方米的酒店租约出了问题,承租方欠着租金还不肯退房,房东只好天天要求法院腾房。许欧凯另辟蹊径,成功协调由案外人接手经营酒店,结果不仅保住了200多名员工的饭碗,还让申请执行人获得了一份价值2亿多元的长期合作协议。

  “华丽转身”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早在接任团队长之前,许欧凯就对一线执行工作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2013年,让“老赖”闻风丧胆的“点对点查控系统”正式上线,许欧凯是该系统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这个系统通过法院与银行、房管局、车管所等机构的联动,一次性摸清被执行人在厦的主要财产情况,使执行工作如虎添翼。

  该慢则慢

  “涉及百姓利益,解释多少遍都不为过”

  许欧凯平时说话跟机关枪似的,唯独面对当事人时会放慢语速。外出腾房的时候,有个店家一见许欧凯来了就赶紧拉卷门,他反而笑眯眯地跟老板拉家常,“生意还好吧?别担心,今天我们不是来腾你的房的。”

  连同小吃店在内,原本应该被腾房的还有五家店铺,但因为他们提出了撤销仲裁裁决申请,所以执行程序暂时中止。许欧凯认真地跟老板们叮嘱,“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没有问题,这是法律赋予你们的权利。如果撤销申请获得支持,案件就不执行了;但如果撤销申请被驳回,你们能行使的权利已经行使完,接下来就得履行义务了,还是得腾房。你们如果不主动履行,法院将依法强制执行了,造成的后果将由你们自行承担。”他特别把“法律赋予你们的权利”强调了两遍,确认老板们已经明白了,才叫上同事离开现场,“涉及权益的事情,解释多少遍都不为过。”

  “有些被执行人弄不明白法律的规定,如果只是一味地强压他,要求他履行义务,反而可能激起不良的敌对情绪。”许欧凯说,“执行搞的是真金白银,说清楚是做好工作的第一步。”

  【侧记】

  “学术型法官”

  工作中争分夺秒的许欧凯,在某些意想不到的地方反而慢了下来——他给厦大法学院的大三学生开设了一门选修课——《民事执行案例分析》。

  一次100分钟的课程,备课得花上成倍的时间,但许欧凯觉得值得,“上课对我来说是一个反思的过程。”为了给学生分析一个理论问题,他能列举十几个案例,“我也在不断地思考,哪些案子做得好,哪些地方有问题,这是很宝贵的经验。”

  这与许欧凯性格中善于整理、分析的特性一脉相承。在原本更注重实务操作的执行界,许欧凯有“学术型法官”的称号——他撰写的裁定书曾获全国法院优秀执行文书二等奖,所办案件被评为厦门法院十佳精品案例,还在《人民司法》等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十余篇论文案例。因为他出色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厦大法学院专门聘请他为校外硕士研究生导师。

  【记者手记】

  初心

  除了聊工作,许欧凯不算是健谈的人。即使事先知道这是关于他个人的专访,接受采访时他也总把话题往团队上带,“多写写团队的工作,让老百姓知道执行具体是怎么回事。”

  听得出他很看重老百姓对法院执行的看法,“社会认同感”“诚信氛围”“让‘老赖’不敢拖延”等话语反复出现在对话中。

  专业、勤勉、有智慧、有能力,在许欧凯展现的诸多特质中,最打动人的反而是他渴望社会认同感的一面。因为这种对认同感的期待很纯粹,也很强大。有这份“初心”,应该是法官办好案的第一步。(记者谭欣妮)

民警撇下自家孩子,赤膊跳入海中救人后离去

现场市民拍下这一感人的画面,陈起超“赤膊救人”的事迹被传到朋友圈中,众多网友纷纷点赞。

太湖垃圾倾倒案在苏州一审宣判 3人获刑并被处罚金

三名被告人因涉嫌诈骗罪、环境污染罪(属“严重污染环境”)等罪名,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至五年六个月不等,并被 ...

人民日报评论员:新时代,用苦干实干开启未来

以宏伟蓝图凝聚人心,用苦干实干开启未来,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设国家、走向复兴的宝贵经验。

湖南长沙警娃写给妈妈的信令人动容

我们把底线还抬高一点,守住自己最真挚那颗心,守着这个温暖温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