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老王”倒在值班室 昏迷前仍心系强戒学员

2017-10-29 20:57  来源:法制时报  责任编辑:王蓉
字号  分享至:

□本报记者程敏 和婷婷 董林

  “天气凉,记得给学员拿床被子。”他昏迷前仍心系强戒学员,念念不忘地嘱咐同事,随后他拖着疲惫的身体沉沉睡去,再也没有醒过来。

  王光恩是东方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管教民警,10月12日晚10时许,他在值班过程中突然抽搐倒地、昏迷不醒,被送往医院救治。医生诊断为高血压脑溢血,并下达病危通知书。13日早上6时,王光恩因抢救无效不幸因公殉职,享年59岁。这一天,距离他退休只有半年的时间。


王光恩生前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情况

  王光恩是同事眼里的“铁人”,是亲人心中的“硬汉”,从警29年来,他战斗在禁毒第一线,从未叫苦,更没喊累。在29年的工作中他始终保持着“零过错、零违纪、零失误”的佳绩。

  他昏迷前仍心系强戒学员

  10月16日下午,记者走进王光恩的办公室,一个十多平方米的小房间内,都是强制隔离戒毒所监仓的视频监控,吴海山和王日东两位民警坐在桌子前正在目不转睛地查看视频监控,在他俩的位置中间,空了一个座位。这个座位就是平日王光恩办公时的座位,座位前还放着他平日里使用的银色保温杯。

  10月12日,王光恩还在这张桌子前查看监控,观察强戒学员动态。他人生的最后一天,与往常一样,坚守在岗位上,兢兢业业。

  回忆起当天王光恩的工作流程,同事们无不落泪。当天早上还没到8点,王光恩便来到办公室,与前一天的值班民警交接工作,清点收戒人数,了解强戒学员身体情况;8时30分,王光恩与其他值班民警一起,组织强戒学员吃早餐、打扫卫生、参加户外活动;10时,强戒学员回到监仓,王光恩便和其他值班民警开始监控、巡视,每隔2小时轮换一次;当晚10时许,他抽空去冲了个凉水澡又匆匆回值班室。“3号监仓新来了2位学员,天气凉,记得给学员拿床被子”,刚说完这句话没多久,他便抽搐倒地,值班领导呼叫120急救车,将他送往东方市人民医院救治,医生诊断为高血压脑溢血,并下达病危通知书……时间最终定格在13日早上6时。

  他给学员信心和鼓励

  “最近怎么没见老王呀?”“老王休假了吗?”几天不见王光恩,和王光恩关系比较好的强戒学员忍不住问巡逻民警。

  在得知他们的“老王”因公殉职的消息后,强戒学员们都很难过。“以前我天天混日子,来到戒毒所后,老王耐心地给我讲道理,生活上对我们也很照顾,让我对往后的生活有了信心。” 强戒学员林某对记者说,“真不敢相信,他就这样走了”。

  为了帮强戒学员彻底戒除毒瘾,王光恩主动了解学员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在戒情况,找到突破口,做学员的思想工作,生活上多加照顾,做到全方位关心。

  由于王光恩对监区生活保障到位,强戒学员的身体状况普遍良好,离开戒毒所时体重普遍增加。学员们在感激王光恩的同时,也喜欢和王光恩谈心交流,积极配合改造。

  他热爱工作以所为家

  在戒毒所,王光恩主要负责吸毒人员的收戒、集体教育、逐个谈话、生病学员就诊、监控巡视监仓等工作。“一线民警就是要打头阵的,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这是王光恩常说的一句话。

  东方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所长张和向记者说起王光恩那些往事:“2008年8月,我从看守所调到戒毒所工作,从那时起就和王光恩在一起工作。他很热爱自己的工作,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以所为家。从警29年来,他从未在工作中出现过任何差错,还能够协助领导的工作。戒毒人员的转送是件苦差事,每逢有转送任务,哪怕他休假,也会主动请缨。平时发现个别强戒学员思想有波动时,他都会及时与他们交流沟通,做好学员的思想工作,有学员生病住院,他主动参加看守。”

  “我们都是24小时值班,即使到了后半夜他也毫不懈怠。他从不迟到早退,很少看到他休假,就像永远不知疲惫一样。”和王光恩一起工作了15年的副所长梁福学说。梁福学和王光恩都是明年退休,平时工作之余,他们常聊到退休之后的生活。他们约定,退休后要常聚在一起,带着孙子散散步、喝喝老爸茶,没有想到,王光恩却没能遵守约定。

  “他的突然逝世让我感到十分悲痛,这么一个好同志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热爱的工作岗位,我们永远怀念他。”张和哽咽着告诉记者。

  他是女儿眼中的好爸爸

  由于平时忙于工作,王光恩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很少。

  “他从来都只管工作,很少管家里的事。往年的体检中他血压等多项体检指标超标,2008年他股骨头坏死做手术,行动不便,医生嘱咐他多休息,但他出院回家后没多久就上班去了,有时候他身上酸痛,擦擦油就去上班。让他请假休息下,他总说所里事很多忙不开。”谈到王光恩,王光恩的爱人张凤怀非常心疼。

  在女儿王昌旺的眼中,父亲是个很正直、讲原则的人。“他工作很忙,有时候一个星期才回来一次,虽然陪伴我们的时间不多,但是在我的眼中,他依然是个好爸爸。”


这位"社区民警"凭什么成为十九大代表?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话语,字字重千钧。而汪勇,就是这条道路上的坚定践行者。

首份《海洋生态修复令》发出:要求被告投放鱼苗

投放鱼苗修复环境 变“破坏者”为“修复者”

快递包装污染需解药 媒体:立法推动是托底措施

减少快递包装污染,需要快递企业、电商平台及卖家、消费者三方共同努力,但筹码不能全部压在自觉上,立法推动才是托底措 ...

别了,我的黑哥!

昨天接到小富哥电话里急促地说:“黑哥身体不行了,可能是心脏病,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