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阳光照在桑干河上。驶过桑干河大桥,翻过泥河湾的一道山梁,张春瑞进入离法庭最远的大田洼乡。这条蜿蜒的山路,见证过张春瑞推着自行车爬坡、骑着摩托车往返……20多年了,这条路走了多少遍,张春瑞也记不清了。
其实,何止这条山路,管辖区内67个村子,哪条乡间道路、哪个大街小巷,没有留下张春瑞的足迹?
“累不假,要说烦真没有”
25年前,27岁的张春瑞从一名教师步入法院大门,在距离县城最远的河北省张家口市化稍营法庭作书记员。春华秋实,寒暑更替,张春瑞换过四个基层法庭。2011年,当张春瑞再度回到化稍营法庭时,他已经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法庭庭长了。
此时的河北省张家口市化稍营法庭经过合乡并镇,管辖一镇两乡、67个行政村。除了化稍营镇经济较繁荣外,高墙乡和大田洼乡分别处于半山区和山区,不少村子一度吃水都困难。
特殊的环境造成这里婚姻纠纷比较多。
西打渔湾村的郝丰福按家乡风俗娶妻生子,一直没有办结婚证。5年后,女方突然离家出走。当年娶亲时,郝丰福因为没有盖新房,曾交给女方房屋押金、小汽车押金和彩礼等共计28万多元。
郝丰福带着家族十多人到女方家闹事,要求女方要么回来过日子,要么退还彩礼。
事情闹到法庭,女方因为害怕男方伤害,始终不敢露面。
张春瑞告诫男方:诉讼期间再找女方闹事,就要承担法律责任。又对女方父亲说,按法律规定,没有结婚证,是要退彩礼的。
“我闺女跟了他五六年,孩子也跟他生了,黄花闺女变成了媳妇。难不成白跟了?”女方父亲一听急了。
张春瑞说:“法律这么规定的,现在法庭给你们调解,肯定会考虑你女儿跟他生活的实际情况。可是你女儿不回来,咋调解呢?”
父亲把闺女找了回来。经过调解,双方达成协议,鉴于男方此前曾支取押金、彩礼18.9万元,女方再从剩余款中退还男方49000元及部分物品。
领取调解书时,女方按协议一次付清了。
两个人的婚姻,牵扯着两个家庭。这些年,各式各样的婚姻纠纷张春瑞都遇到过。为了让反目的夫妻破镜重圆,为了让感情破裂的当事人平和分手,他不仅在本地调解,还上北京、去天津,往往迎着晨曦出发,披着星斗归来。
采访中,记者问张春瑞:这么多年,天天面对这样那样的当事人,累不累?烦不烦?他不假思索地回答:“累不假,但是要说烦,还真没有。”
“案子再难,没当事人处境难”
60岁的喇世新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化稍营镇下沙沟村人,这个患有严重脑梗的老人,却怎么也忘不了三年前那个春节。
快过年了,在外打工的两个儿子回了家。二儿子患感冒,到村卫生所输了三天液,没成想第三天凌晨口吐白沫、鼻腔流血,经抢救无效死亡。
出事后,村医拿出了卫生部门出具的无伪劣药品证明,认为用药程序没有问题,拒绝赔偿。喇家人悲愤异常,停尸不葬,甚至抬着棺材到卫生局闹事。
卫生局领导找到河北省张家口市化稍营法庭,请张春瑞出面管管这事。张春瑞发现死者的家庭非常特殊,父亲患脑梗行动不便,母亲是早年流落到下沙沟的聋哑人,无名无姓无户籍,全家就靠长子主事。
张春瑞一接触案子,就感觉确实棘手。喇家张口要50万元,而且拒绝尸检。村医则躲到了外地。
张春瑞和法庭的同事开始一趟一趟往喇家跑,好说歹劝,喇家提出以赔偿20万元为前提条件起诉。村医家就两间破房子,哪里拿得出20万?接着往下调解。
从法庭到下沙沟村15公里多路,张春瑞穿梭般地往返着。一次,张春瑞等人上午登门,和喇家人一直聊到深夜11时。推心置腹地劝解,终于使喇家再次松口,赔偿降到了12万元。
张春瑞回过头来开始找村医。村医的姐姐、姐夫住在县城,是明白事理的人。张春瑞通过他们找到躲藏的村医,向他讲明,经过检验调查,其用药程序确实存在问题,而且,这样东躲西藏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村医表示自己真的拿不出钱,姐姐听了,主动为弟弟垫付了5万元。
可是,这还差得远啊。张春瑞找镇政府和卫生局协调,又筹集到6万余元。喇家人拿到了赔偿款,死者也入土为安。
遇到这样棘手的案子,张春瑞对法庭的同事们说:“办这种案子确实不容易。可是案子再难,想想当事人的处境,咱还会比他们更难吗?”张春瑞这样说,既是对下属的要求,更是对自己的勉励。
这些年,张春瑞解决了多少在别人看来无从下手的疑难纠纷,没有人统计过。人们只是记得,像水管崩裂导致邻家墙体下沉、中学生操场跑步倒地猝死等一批眼看就要激化的矛盾,都被他化为无形。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化稍营镇党委、政府领导眼里,仿佛没有啥事能难住张春瑞。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法院院长杨海清对记者说:“这些年,张春瑞办的案子干干净净,从来没让领导处理过后遗症。”
“对乡亲们麻木,算不上人民法官”
张春瑞在辖区一镇两乡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威信,不仅因为他化解纠纷能力强,更在于他心里装着百姓,敢于担当。
2012年冬季一天上午,一名中年妇女背着一个断了腿的男子,来到化稍营法庭,问他们的冤屈法庭管不管。
伤者名叫禹月生,是一名常住河北省张家口市化稍营镇的货车司机,在内蒙古一煤场被另一辆化稍营镇的货车压断右腿。报警后,当地派出所说是交通事故,让找交警。交警看了现场,说事故不是发生在道路上,不归他们管。肇事货车入着保险,可保险公司说,没有交警的责任认定,他们不能理赔。
禹月生的家属往内蒙古跑了无数趟,始终没有结果,天天以泪洗面,两口子几近绝望。
听了禹月生的不幸遭遇,张春瑞说:“你们别太着急,这个案子我们收下。”
张春瑞先后三次赴内蒙古调取证据。2013年1月,河北省张家口市化稍营法庭公开开庭审理该案,一审判决保险公司赔偿医疗费、二次手术费等共计10万余元。
禹月生激动地说:“真像做梦一样,没想到梦想成真了!”
禹月生无疑是幸运的,但幸运的绝不止他一个。
60岁的刘大爷从县城乘车回家,到站下车时不慎摔倒死亡。老伴儿刘大娘找公交公司要求赔偿,公交公司让找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有两家分公司,上交强险的公司答复,第三者责任险不能赔偿;上座位险的公司说,人死时在车下,座位险不应赔偿。推来推去,老人急火攻心,病倒了。
张春瑞从镇政府听说此事后,带着水果来到刘家。
问清事情经过后,张春瑞让刘大娘走诉讼解决。临出门,他安慰道:“老嫂子,法庭在,公理就在。你安心养病,等法庭消息。”
为了给刘大娘带来这个“消息”,张春瑞不知跑了多少趟保险公司、交警部门,费了多少口舌。最终,两家保险公司分别给予合理赔偿。
“视当事人形同陌路,对待乡亲们的诉求麻木,这样的人算不上人民法官!”这是张春瑞少有的感慨。
“有感情了,没想过离开”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化稍营镇采访,记者问张春瑞:“这么多年,有没有想过调到县法院工作?”他说:“几十年了,和这里人熟了,有感情了,没想过离开。”
然而,人熟关系多,对于一名法官秉公断案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张春瑞却有他的原则,凡是涉案当事人,不许到他家里说事;凡是当事人和他牵扯上关系的,都向另一方当事人明说,需要回避的回避。
一起离婚案子,女方和张春瑞有远亲关系,曾找他要求判男方多出些抚养费。张春瑞说,人家也懂法,也会找律师咨询,那样做是违法的。随后,他给男方打电话,说明了和女方的亲戚关系,问对方自己是否需要回避。男方表示相信张春瑞,不用回避。案子调解后,双方都很满意。
坦坦荡荡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这些年,当事人要求他回避的很少。
在法庭工作25年来,张春瑞经办的案件3800多起,调撤解决的达到90%以上,当年结案率高达98%,无一案发还,无一案改判,无一案引发上访。更让人惊奇的是,张春瑞调解的案件纠纷,当事人宁可借钱贷款,也一次性付清,真真正正地案结事了。
(尊重当事人意见,涉案当事人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