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紫塞大地传来佳音,河北省平泉市被中央综治委命名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沿着辽河河畔,迎着秋日的暖阳,走进这座充满生机的塞外山城,感受到的是这座小城蒸蒸日上背后的平安祥和。
“近年来,平泉经济发展迅速均衡,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始终牢牢抓住了平安建设这个根本。”
河北省承德市副市长、平泉市委书记董正国意味深长地说。
“开窗工程”圆百姓平安梦
盛世新城是
河北省平泉市区一处规模较大的小区。小区有20多栋高层住宅楼,除了一二层住户安装防盗窗外,几乎再没有哪家安装了。小区居民贾力说,这都得益于政府在各小区全面实施的“开窗工程”,以及防攀爬落水管的使用。
河北省平泉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贾俊才介绍,
河北省平泉市从2013年开始,强力推进“开窗工程”。公安民警和专职巡逻队员实施“网格化”巡防模式,加强对城区街面、车站广场等重点区域和部位的昼夜巡逻防范,形成处处见警、有案必破的良好局面。同时,加强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清查,提升县城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能力。
根据爬楼入室盗窃案件的特点和规律,
河北省平泉市专门研发了一种获国家专利技术的防攀爬落水管,并督导物业责任单位及时改造,从源头上有效预防犯罪分子通过攀爬落水管入室盗窃。
此外,他们结合“开窗工程”推进“天网覆盖”,对重要部位、交通要道和人员密集场所合理设置监控点,逐步推进视频监控全覆盖。通过不懈努力,平泉城乡2258个视频监控探头全部投入使用,县城区街面视频监控覆盖面达到100%,实现了对城区各重点部位的实时监控。工程实施后,全市实现爬楼入室盗窃案件零发案,街头犯罪案件明显减少。
河北省平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彦华表示,在“开窗工程”的基础上,平泉又启动了“雪亮工程”建设,工程总投资近8700万元,力争成为全省一流的亮点工程。
“平泉百姓”护百姓平安
“平安是福,让我们共同呵护”。该市综治办印发的《平安建设宣传手册》封底,印有这样一句温馨的话。该市将这本册子发至全市每个家庭,普及平安建设相关知识,提高群众平安创建意识。
河北省平泉市成立了“平泉百姓”平安志愿者协会,吸纳城管、环卫工人、停车场收费员等热心平安建设的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目前,协会成员已达到2600人,活跃在全市城乡。协会成员通过组建QQ群、微信群,参与公益活动,宣传平安建设,传播正能量。广大百姓积极参与平安建设蔚然成风。
出租车司机范女士载着一名30多岁的男子从承德市驶往平泉,到达目的地后该男子突然拿出刀子威逼范女士,抢走钱包等物品后拔腿就跑。范女士立刻报警,并驾车直追。追至一个工地门口时,范女士见机大声呼救。正在吃饭的李师傅和其他几名建筑工人不顾歹徒手中的利器,立即追赶,合力将歹徒制服。
耿素银、王进权、齐建辉、李云山等一大批人,都是平泉先后涌现出的见义勇为模范人物,他们就是“平泉百姓”的杰出代表。
“五老人员”义务巡逻队是“平泉百姓”的另一种组织形式。“五老”以住宅小区为单位,组织开展义务巡逻,通过制发“邻里关爱”联系卡等形式,增强治安互助能力。
此外,平泉在河北全省率先建立
“平安E通”信息平台,发展手机APP终端用户近3万户,依托全市划分为895个智慧网格,按照“人在格上、事在格中、数字联通、平安覆盖”的原则,强化了平安建设信息发布、收集、反馈功能,动员更多的群众参与平安建设。
“四联机制”建省际平安边界
2016年3月,
河北省平泉市公安局破获一起特大非法传销案,抓获犯罪嫌疑人8人,查扣赃款594万余元,冻结银行存款2500余万元。案件侦破后,案件的个别参与者发布言论,煽动其他参与者到平泉市政府门前请愿静坐。掌握相关信息后,平泉市及时采取“远端控制、阵地清查”的工作思路,协调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公安局和辽宁省凌源市公安局,根据参与者的乘车路线,实行远端查控、堵截,共查控参与者267人,成功阻止了案件参与者非法聚集事件。
河北省平泉市副市长、公安局长张靖楠说,案件能够得到迅速妥善处置,主要得益于平安边界建设机制的建立。
平泉地处冀辽蒙三省区交界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发展环境,极易引发跨界矛盾纠纷和社会治安问题。针对这一复杂形势,
河北省平泉市联合周边省内外县市建立了多部门、多层次的“联合打击、联合防范、联合治理、联合调解”平安建设合作机制,有效推动了接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安定。
河北省平泉市榆树林子镇和凌源市宋杖子镇接壤,两镇都是全国重要的设施菜生产基地,共有蔬菜大棚近3万个,过去经常有大棚发生火灾,给菜农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发生,两镇联合组建巡逻队,对供电设施及时进行巡查,开展防火知识宣传,防范违法人员纵火,实现了连续五年无火灾案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