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20元的纸币对于普通人来说价值有限,而对于尼勒克县木斯乡农业村警务室民警刘贺登来说却是无价的,即便钱包里没有钱,他也不舍得拿出这张20元的纸币,甚至把这张20元的纸币和钱包里的结婚照放在一起。刘贺登告诉记者,这张纸币是他辖区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在他结婚当日,顶风冒雨走了十几公里的泥泞路,赶到相距80多公里远的尼勒克县城,给他和妻子道喜送的。
9月19日,记者在尼勒克县公安局见到了刘贺登,有些腼腆的刘贺登从钱包里放着结婚照的夹层中拿出了这张20元的纸币。为了避免磨损,刘贺登还在这张20元的纸币外面套了一层保鲜膜。刘贺登对记者说,每当看到这20元钱,他都觉得他的工作是值得的。因为他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和鼓励,让新婚的他和妻子非常感动。他表示今后会一如既往地尽己之力为村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刘贺登告诉记者,今年28岁的他大学时从学校应征入伍来新疆当兵,2012年复员时瞒着家人,报考了新疆村警,如今在尼勒克县村警的岗位上工作了5个年头。
这些年来,刘贺登先后帮助过很多贫困村民,遇到邻里纠纷、夫妻吵架的,他上门调解;遇到身体不适、需要看病就医的,他帮助送往乡镇医院;谁家的生活遇到了困难、谁家的牲畜需要助产下崽儿,他都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对于他来说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但是他所做的这些事情,却时刻温暖着木斯乡各族群众的心。
“其实和老奶奶帕提海·阿克尼亚孜的相识,也就是从我入户走访开始结下的不解之缘……”刘贺登说,帕提海老人没有儿女,丈夫又身患疾病,每月微薄的养老金还要给丈夫看病。“入户中发现老人是双重户口,当时按照规定给老人销了一个户口,可后来由于身份证号和社保证信息不一致,老人一年没领到养老金,生活过得异常艰苦,可老人没有一点怨言。”刘贺登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说,由于工作不细致,给老人生活带来不便,此后他跑前跑后,为老人开具各种证明,终于让老人又如愿以偿地领到了养老金,过上了稳定生活,长久以来压在他心里的石头也终于放下了。
“我看在眼里,感恩在心里,这些年多亏了这个汉族孙子的照顾……”帕提海激动地说,她曾用名是热依沙汗,民警容易搞错,不能怪人家。不过,让她至今记忆犹新的就是刘贺登刚参加工作的那年冬天,木斯乡大雪纷飞,异常寒冷。刘贺登在走访中,看到村里一些贫困户衣衫单薄,心里很是着急。“尤其是走访到我家时,屋子里没生火,没一丝热气,玻璃上结着厚厚的冰层,我蜷缩在墙角,刘贺登立刻脱下大衣裹在我的身上。”帕提海坦言,当时她心里特别温暖,刘贺登就像自己孙子一样让她感觉特别幸福!
帕提海对记者说,2014年夏天的一个下午,雨水肆虐,她家的房子漏了水,眼看变成了危房,刘贺登及时赶到后,立刻爬上屋顶,为她家的房顶盖上厚厚的塑料薄膜。刘贺登从屋顶下来的时候,不慎从院墙上摔了下来。当时他只以为是扭伤了脚,顾不得疼痛,冒着大雨,顶着狂风,又连铺了十几家的房顶。直到第三天,刘贺登才拖着受伤的脚,来到了医院。医生说,脚已经乌黑发青,如果再晚来几天这脚就要落下病根了。就为这个事,帕提海内心一直觉得亏欠“孙子”,所以偷偷地哭了好几场。
采访中,面对帕提海的表扬,刘贺登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一直对记者说,这都是村警应该做的本职工作,没想到村民都记在心里。刘贺登坦言,确实每次入户,看到类似老奶奶帕提海这样的村民,都让他内心不是滋味,甚至很多次夜不能寐,一直想着为身边这些贫困村民做点事情,再也不要让类似帕提海这样的老人被冻着。“去年冬天,我通过手机微信平台,呼吁有爱心的人为木斯乡农业村的贫困农民捐助过冬的棉衣,我连夜就编发了154条微信。随后,又不顾夜深人静,打电话给自己的亲朋好友让他们帮助转发。就这样,带着爱心的一条条微信,传到了远方,传到了人们的心里。”刘贺登坦言,足足等了4天,好消息终于传来了,家乡河南省漯河市团委干部在看到他的微信后,被他的真诚和爱心深深地打动,立刻开展了捐赠活动。仅仅15天时间,木斯乡农业村就收到了来自万里之外的河南漯河寄来的300件崭新棉衣。“我和村干部们把厚实的棉衣一一送到贫困户家中时,看着村民脸上露出的笑容、洋溢着的幸福,那一刻我的内心充满了自豪。”刘贺登说,当时应征入伍本可以去北京、四川等地,复员也可以回到家乡建功立业,是新疆淳朴的风土民情一直令他着迷,尤其是来到木斯乡农业村,更让他觉得这里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或许就是他和这里村民的一种不解之缘吧!为此,刘贺登和妻子给孩子取名柠钰,取谐音:宁域,就是希望这片土地上的村民能够稳定安宁。另外,他还想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河南老家的亲朋好友和这里的贫困村民架起一座沟通、帮扶的爱心桥,实实在在地宣传好美丽新疆,帮村民做点好事。
记者从州公安局了解到,近年来,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警察队伍里,还有许许多多像刘贺登这样一心为民、乐于为各民族群众奉献的民警:有为了避免伤及群众,毅然猛打方向盘撞向隔离墩,面容被毁缝了一百多针的伊宁县女交警史玉矗;有在维稳一线上突发心脏病,依然坚守在追捕线上的国保民警努尔扎曼·木明;有舍生忘死,救群众于危难、葬身洪水的英烈邬建杰;有以山为伴、以路为友,帮助牧民在暴风雪中转场的果子沟交警大队……他们用赤诚的爱,将民族团结高高托举而起,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实际行动温暖着河谷大地,传递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