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打造法治平安山城 构建亮丽和谐家园

2017-09-29 11:42  来源:内蒙古长安网  责任编辑:陈叶军
字号  分享至:

  集宁区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当您走进集宁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三座苍翠欲滴的山,它们便是远近闻名的老虎山、白泉山和卧龙山。“三山”矗立,绿意葱茏,成为了乌兰察布的绿色地标。城内,高楼大厦林立,商铺鳞次栉比,交通纵横交错,街上车水马龙……美丽的霸王河如母亲一样,环绕着这座新兴的山城,使这座城市显得更加安宁、祥和。

  山城集宁处于环渤海经济圈和呼包鄂经济圈的结合部,是内蒙古东进西出、北开南联的交汇点,是连接东北、华北、西北的交通枢纽,地理优势十分突出。其52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辖有一乡一镇,10个街道办事处,80个社区(村)委会,人口近42万。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集宁区委、区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出的重要指示以及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为方针,全面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意见》,对集宁区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部署。区委政法委、综治委针对集宁区的治安实际情况,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平安建设创建活动,确保了治安形势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始终保持较高水平。8月份,集宁区被自治区综治委评为“全区平安建设先进地区”。

  推进领导责任制落实到位实行社会各部门齐抓共管

  近年来,集宁区委政法委、综治委始终坚持把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摆在突出位置。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先后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平安集宁建设的意见》《关于深入推进基层平安的意见》和《关于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的实施办法》等文件,紧紧握住综治领导责任制这把“利剑”,狠抓综治领导责任制落实,全面抓住领导这个“关键少数”,推动党政主要领导增强保一方平安的责任意识,全面落实社会综治各项措施,使责任制真正发挥强化组织领导、促进工作落实的作用。

  每年初,集宁区委政法委都会将维稳、综治、防处等工作内容进行量化后,制作成年度综合治理责任书,然后由区委主要领导出面,与77个区直单位、22个驻区单位、150个防火重点部门、24个禁毒成员单位、3个铁路护路承包单位、15个通信光缆成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签定责任状。同时,区委政法委主要领导还会与21家医疗单位签订《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精麻药品管理工作责任状》。作为“一把手”工程,区综治委建立了“签状单位领导干部抓综治工作实绩”档案卡,通过采取签状、建档立卡等方法,把日常检察督导、专项检查、暗访抽查与年度考评进行有机结合,进而督促各部门、单位认真履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职责,以便及时解决本部门、本单位影响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针对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委部署的重点工作和一些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综治办在责任制考评中加大考核权重,严格追究责任,推动落实见效。进一步加大问责追究力度,结合领导责任制考评,逐级认定,核报一批治安问题突出的部门、单位、乡镇(街道),由上级综治部门挂牌督办整治。同时,充分运用通报、约谈、挂牌督办、一票否决等多种责任督导、追究方式,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的落实。

  推进政法综治力量下沉激发基层组织工作活力

  在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建设中,基层基础建设是根本任务,也是紧迫工作。“社会治理创新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动力在基层,效果在基层,因此,只有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才能把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做好”,集宁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赵东说道。基于这一认识,近年来,集宁区委政法委积极创新“政法综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工作机制,使基层更有活力、基础工作更加扎实,基层队伍更有战斗力。

  ———强化基层综治机构建设。按照国家标准,在12个街道办事处(乡镇)建立规范化综治中心12个,在105个社区(村)建立综治工作站105个;硬件建设达到了“六有”,即有工作机构、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施、有工作经费(区财政每年为综治中心下拨工作经费)、有专兼职工作人员、有治安协管人员。区综治委从社会公益岗位选聘综治信息员430名,从社区招聘网络员237名,为其按月发放信息费和补贴。同时,进一步加强基层综治中心建设,把基层综治资源统筹起来,将服务管理资源向基层社区、网格延伸,提高了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水平。

  ———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战略。区委政法委严格落实农村派出所不少于5人、法庭不少于4人、司法所不少于2人的要求。目前,全区“两所一庭”人员全部配齐。其中,基层派出所民警数量达到全区公安民警总数的一半以上。实施社区“11211”工程建设,即在每个社区设立了综治中心、警务室、法官工作站、矛盾调解会、专职或兼职治安巡逻队、外来人口协管站,形成了以社区警务室为主力,群防群治为补充,社区综治力量和群众共同参与的大联防网络。

  ———增设检察室、巡回法庭、矛盾调解室。区委政法委要求各级司法部门全面加强基层建设。集宁区检察院先后在马莲渠乡、白海子镇增设2个检察室,配备4名专职检察人员,加强了乡镇检察工作;集宁区法院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先后增设了交通、治安、物业、环保、医疗、劳资等6个巡回法庭,切实解决了群众诉讼难的问题。集宁区司法局也增建了物业、环保、医疗、劳资4个专业矛盾纠纷调解室。集宁区委政法委切实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政法部门的抓基层打基础上,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平安构筑在基层。如今,基层发案少了,治安好了,群众笑了。

  推进科技信息化手段运用提升防控智能化工作水平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化科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做好治安基础要素掌控工作提供了全新手段。新形势下,集宁区委政法委更加注重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基础治安要素的动态掌控,提高社会治安防控智能化水平。

  ———推进公安大数据中心建设。把集宁区公安指挥中心升级为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推动其功能由传统的接警拓展到汇聚研判数据、精准推送信息、引领基层警务实战。建立健全数据、指导、行动一体化工作机制,实行数据引领下精确指挥,精准行动,提高预知预警、防控风险、服务群众的能力。

  ———加强对基础要素的动态管控。区综治委围绕“人、地、物、网”等基本治安要素和“吃、住、行、消”等日常活动轨迹,全力推动落实实名制、信用管理制度和产权管理制度等基础性制度。在做好传统的实有人口、实有房屋的管理基础上,加强对寄递物流、动车、高铁、机场等重点领域、设施的安全管理,把车辆管理、旅馆管理、娱乐场所管理、暂住人口管理信息与公共服务信息、社会信息全面掌控起来,扎紧一道又一道防范风险的“篱笆”,提高了全区的动态管控水平。

  ———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实现“法律服务一键通”。按照《集宁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方案》,集宁区综治办将80个社区划分成网格进行管理,以一格三组为基本模式,配备格长、网格管理员,将社区各种力量统一纳入“格”中,编入“组”中,形成了“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上,事在网中”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同时,“法律一键通”平台的建设工作在集宁区的社区、村镇已逐步推开,按规划在乡镇、社区服务大厅、区法院、信访大厅等地设立的76个点位,目前已完成53个点位的安装。开通的“法律一键通”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PC二维码和手机板APP,使老百姓足不出户或在家门口的社区,就可以享受到向法院申请立案、查询相关法律服务信息、举报治安问题、查询车辆违章等一系列便民法律服务。自去年以来,“一键通”开通仅半年时间,群众点击人数就达到了2万多人次。

  ———推进平安数字化工程,建设起覆盖全集宁的视频监控网络。针对犯罪行为“智能化、专业化”等特征,通过大力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和互联网应用,全力打造数字化城区。截至目前,集宁区综治委在全区149处重点治安部位、131处重点小区出入口、12处治安卡口、10处城区制高点定安装了视频监控网络;在城区交通路口和重点部门安装电子警察81部,人脸识别系统16套,4G布控球10套,电子围栏100处,人证核查系统2套。

  推进防范打击专项行动惩治新型犯罪取得突破

  近年来,根据不同时期的治安形势和突出的治安问题,集宁区委政法委整合各方政法综治力量,坚持打击与整治相结合,不定期组织开展“山城”“震慑”“察哈尔”等一系列专项打击整治行动。

  从2013年至2016年,集宁区的刑事案件以及命案数量逐年稳步下降。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犯罪手段,防范打击难度大,影响社会安定的实际情况,今年5月,集宁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赵东同集宁区副区长、公安局长白雁共同组成调研组,深入有关部门、社区、农村进行调研,研究制定防范打击对策。

  一是落实源头防控责任。协调推动电信、银行等单位加强行业监管,完善银行账户异常资金交易风险防控,对异常资金交易及时采取紧急停止支付、快速冻结措施。

  二是严格落实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制度,坚决打击整治制作传播改号软件、违规出租电信线路等不法行为,增强打击新型犯罪的攻坚能力。

  三是加强公安机关与银行、电信企业的协作配合,进一步推进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的建设,实行打击防范、治理一体化,形成防范打击合力。

  四是完善警种合成、部门协作、区域联动,抽组专门力量,组建精悍侦破小分队,采取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斩链条等措施,坚决遏制电信诈骗等新型犯罪高发势头。通过采取一系列举措,今年以来,集宁区的新型网络诈骗案件数量出现拐点,同比下降了32%。

  推进纠纷化解机制建设健全基层四级调解网络

  近年来,集宁区委政法委批准下发了《集宁区关于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了调委会的组织建设,形成了12个基层司法所(法务室)、99个调委会、297名调解员的四级调解网络。集宁区调解组织每年调处矛盾纠纷成功率达98%以上,95%以上的矛盾纠纷在社区、乡镇得到了有效化解。

  今年以来,集宁区综治委在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尝试网上调解、网上仲裁、网上协商等多种纠纷解决机制,着力提高纠纷解决效率。集宁区综治办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社区、乡镇专兼职网格员进行网上培训,让大家充分学习互联网、大数据等载体新技术,探索符合时代发展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途径。通过建立网上受理、网上咨询、在线调解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便民平台,不断提升对矛盾纠纷的预防、研判与化解能力,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线上相融合,使基层各类矛盾纠纷和问题在社区、乡镇得到妥善解决。积极创新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不断深化基层系列平安创建,集宁区平安小区、平安企业、平安校园、平安医院等基层单位均保持在96%以上,形成了“积小安为大安”、以基层平安保集宁平安的良好局面。

  集宁政法综治工作者的默默耕耘和辛勤付出换来了今天的累累硕果,也换来了山城百姓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安定和谐。让每一位生活在集宁的人民群众都感受到了平安和谐所带来的幸福快乐,是集宁政法综治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和不竭动力,他们将朝着这一目标,撸起袖子,继续奋斗,为平安集宁建设做出新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杨茂春 郭华峰

独家对话连龙妻子和女儿,未来如何打算?

我现在最大的想法就是这个孩子能好,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

直播: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道德模范交流活动

龙城有好人,太原有真诚,中国有好人,身边有真诚,希望有更多的好人入选中国好人榜。

民法总则为好人撑腰 见义勇为"正确姿势"懂吗?

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将于10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被俗称为“好人法”的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 ...

藏在老式对讲机里的遗憾……

现在每当我看那只对讲机时,会不由地想到他,这件事已成了我心里永远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