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草原上的“双语法官”才让旺杰

2017-09-21 14:25  来源:甘肃长安网  责任编辑:陈叶军
字号  分享至:

草原上的“双语法官”才让旺杰



  甘肃长安网讯(记者 李军何昱蓉)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这样一个地域辽阔、多民族大融合的圣地,这几年,经济社会发展快,各类商业活动增多,法院受理的案件也逐年增加。这里的部分藏族民众沿袭千百年的传统,习惯于以“自己的方式判案”,甚至在他们看来“打官司”是件麻烦事儿。

  为了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甘南州大力开展了“双语”审判活动,才让旺杰就是众多“双语法官”中杰出的一员。他是一名地道的藏族人,性格十分开朗,平日里总是随身带着一本厚厚的《汉藏对照法学词典》,一有空闲就翻翻,靠着自学既精通藏汉双语,又通晓法律,这让他深得藏族群众的信赖。才让旺杰常年走村串户调解纠纷,许多法律术语在藏语中并没有对应的释义,才让旺杰需要吃透汉语意思,才能将其准确拆解成简单平实的藏语,传达给藏族群众。多年来,他用藏汉双语帮助当地藏族农牧民群众解开了不少“心结”,办了不少实事。

  2008年,夏河县麻当乡桥沟村村民英巴与才让旺杰“结缘”。因为闹离婚,涉及财产分割,族里难以解决,是才让旺杰一次次地耐心劝解,挽救了英巴的家庭。英巴说,“有时候,族长难免会偏袒势力强的一方。但羊的肥瘦剥了皮才知道,正是这次离婚的经历让我相信了法律的公正。”自从那次自己的离婚案件解决后,英巴与这位精通藏汉双语的法官才让旺杰成为了朋友,经常向他咨询学习法律知识,为身边的亲友提供帮助。

  藏民更登加由衷地说:“法律政策让我心服口服”。藏族人有一个习俗,离婚后男孩跟父亲,女孩跟母亲。才让旺杰没有贪图省事,考虑良久,权衡其中利弊,2008年,更登加最终同意把三岁的儿子判给妻子抚养,“从法律上讲,由母亲扶养更有利于幼子的成长。”“老人们常说,阿妈没疼过的孩子,长大了不是偷羊就是盗马。”“乌鸦虽黑但肝脏是白的,我的话虽粗但心意是好的。”是才让旺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让更登加“打破传统”,做出了适合的选择。

  在办案过程中,才让旺杰始终以调解为先导,以化解矛盾为目标,对法律有疑问的当事人他从头至尾解释法律,直到当事人明白是怎么回事,充分发挥自己是藏族法官的优势,对不懂汉语的藏族当事人他用藏语反复认真的解释和举例,直到当事人理解和满意,采用以诚心感动人,以耐心引导人,以真心启发人,以公心教育人,把调解贯穿于审判工作的始终,从而达到定纷止争,案结事了。每次结案之后,当事人都感激的说:“谢谢法官了!”,这句最平实、最普通的简单一句话也是他的最大欣慰和守基层、坚守法官岗位十几年的最大动力。

  多年来,才让旺杰为了办案,走遍了夏河全县,大夏河畔、桑科草原、太子山下、拉卜楞之侧,都留下了他或忧或喜、或匆或缓的身影。他以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执着,对待自己钟爱的审判事业;他以严格执法,诚信热情的服务,展示着法官正义与无私;他默默无闻,忠于职守,与其他法官并肩战斗,坚守在司法审判第一线。

  才让旺杰常说,法律的力量在于公正,法官的份量也在于公正,这位草原上的“双语法官”说的好,做的更好,他凭着对审判事业的执着和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一心扑在人民调解和司法为民上,信守诺言,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时刻把"人民"两字放在心中,在审判岗位上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为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突出贡献。

看《民警李建国》如何回答“什么是综治?”

他们对“什么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这一问题的理解,跟很多小伙伴的想象,似乎有些不一样……

山东高院:"徐玉玉案"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017年9月15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委托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并送达了第二审刑事裁定书,裁定驳回陈文辉、黄进春、陈宝...

孟建柱面对百万政法干警纵论“共治善治”

在谈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时,孟建柱书记多次提到了一个词,“共治善治”。

藏在老式对讲机里的遗憾……

现在每当我看那只对讲机时,会不由地想到他,这件事已成了我心里永远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