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融合 开放共治 展示八桂平安图
广西群众安全感强劲上扬
83.07%,86.55%,89.65%,这是近三年来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安全感指数。今年上半年,这个指数达92.38%,比上年同期88.53%高3.8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是什么让广西群众安全感高位升幅强劲上扬?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一手抓突出问题整治,一手抓社会治理创新,注重联动融合、开放共治,注重机制建设创新、科技应用创新、基础建设创新,积极解决影响平安建设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书记李志刚说。
高效便捷 服务筑牢平安根基
“真的没想到,现在的万秀村竟然变化这么大!”近年来,类似这样的感慨在南宁市西乡塘区万秀村不绝于耳。很难想象,这里曾是脏、乱、差的代表,环境卫生恶劣,群架、火灾等事件频频发生。
蜕变从2013年开始。万秀村被列为“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立体化防控、便民化服务”的“四化”试点,村里安装门禁刷卡出入,探头全方位监控,成立巡防队保洁队,50个网格100名网格员走马上任。
网格员事无巨细悉数上报,所有事项限时解决,一些社区业务还可上门服务,一改过去各部门各自为政,有问题难发现、发现也解决不了的局面。仅今年上半年,万秀村网格员处理的涉及违章建筑、环境污染、快递物流和排查消防安全隐患等问题就有299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30起。
由“乱”到“治”、由“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服务,万秀村成为广西区内有名的社会综合治理示范村。以万秀村为代表,南宁市西乡塘区的综治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
“在科技快速发展,信息爆发的时代,我们只有依靠科技,整合资源,创新开展社会治理工作,才能筑牢平安根基,造福一方百姓。”西乡塘区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叶宗杰说。
西乡塘区街道整合组建了综合执法、矛盾化解、服务民生三支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队伍,成立了城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每个中心以综治信息系统、综治视联网系统、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为支撑,将视频监控、城市管理、微信互动等功能整合起来,建成统一调度、扁平指挥,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安全可靠的信息平台。
2013年,西乡塘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是72.73%,排名在全区末位;到2014年后西乡塘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逐年上升,2017年第一季度达91.98%。
按照“四化”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部门大力健全综治中心,加快推进城乡网格化建设和综治信息化建设。目前,全区111个县(市、区)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全部建立了综治中心,85%的村(社区)开展网格化管理,划分网格9.9万个,聘请专兼职网格员7.36万人。
利剑出鞘 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2015年10月13日,一场以全警动员、发动群众、合成作战、精确打击为特点的大规模缉枪治爆专项行动在八桂大地席卷开来,代号“神剑1号”。不到5个月的时间,广西公安机关缴获枪支10908支,缴获炸药13208.43公斤。
2016年3月1日,广西启动部署“神剑2号”3+X专项行动,“3”是指盗抢骗、涉黑涉恶、涉毒犯罪活动,“X”是指什么犯罪突出就打击整治什么犯罪,这一次,公安机关集中时间、集中警力、集中火力,剑指区域性犯罪。
以“神剑”系列专项行动为抓手,2016年,广西打击犯罪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严重暴力犯罪指数全面下降,尤其是全区命案呈下降趋势,持枪犯罪下降41.2%,老百姓深恶痛绝的两抢案件下降40%。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第四季度安全感首次突破90%,达历史新高。
2017年2月,广西针对一些地区黑恶犯罪、枪爆犯罪较为突出,盗抢骗等地域性团伙犯罪比较猖獗的治安状况,部署开展“神剑·打黑除恶”1号行动。
仅20天时间,广西破获各类刑事案件506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399名,缴获枪支269支、爆炸物品7806公斤、毒品544千克。
“黑恶不除,百姓永无宁日。广西公安机关坚持‘打早打小,除恶务尽’方针,持续保持对黑恶犯罪主动进攻的严打高压态势,用铁的决心、铁的意志、铁的手段和铁的纪律,全警动员、全力以赴,维护广西社会治安的持续稳定。”自治区公安厅副厅长李跃说。
除了利剑出鞘打击违法犯罪,广西还强化治理措施,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的管控力度。各地打、防、管、控工作因地制宜,平安创建活动的脚步从未停止。
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天网”工程实现对动态社会监控全覆盖,全面推行“一村一警务助理”,全县119个行政村全部设置警务助理,让群众感受到“警察时刻在身边”。龙胜连续8年荣获自治区“平安县”称号。今年第一季度,龙胜群众安全感为96.99%,高于全区4.41%,位居广西第一。
崇左市陆地边境线长533公里,列广西之最,是反恐斗争的前沿阵地,也是全国禁毒斗争的主战场。该市未雨绸缪,建立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治边机制,完善边境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充分让边境群众参与到边境管控中来,在南疆边境线上编织了一张平安和谐网。2010年至今,崇左市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已连续六年排名广西第一。
对于治安问题和治安混乱地区,广西坚持自治区党委政法委领导班子挂点督导平安建设重点县(市、区)制度,严格执行通报、约谈、挂牌整治、一票否决。2013年以来,全区各地排查治安混乱地区2740个,有效整治2336个,整治率85%。自治区本级挂牌整治14个县(市、区),通报、约谈、警示整治61个县(市、区)。
源头治理 维护社会长治久安
广西与越南接壤,随着中越边民在生产经营、贸易往来等方面的联系日益密切,涉及到经济合同、劳务、婚姻家庭、人身财产关系的矛盾纠纷多发。
2011年,广西司法厅开始在中越陆地边境地区探索开展化解跨国民间纠纷人民调解工作,中越边境地区的乡镇、行政村建立了受理中越民间纠纷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调解信息员,这些人民调解委员会被中越两国边民称为“边境线上的小国际法庭”。
2014年3月,法院的服务触角也开始向边境一线延伸。东兴市人民法院在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成立中国首个中越商事纠纷特别巡回法庭,法庭派驻普通话、越南语“双语”法官,设办案点,边普法、边调解,调解协议当场兑现,服务中越边民互市贸易取得良好成效。
凭祥市人民法院在浦寨边贸点设立巡回法庭,当地管委会、工商局、司法局也相继派人进驻参与调解,3名法官定期到岗办公,化解大量边民互市贸易纠纷,被誉为“小巡回法庭实现大和谐”。
广西大力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维护广大群众合法权益。五年多来,共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18366个,人民调解员120840人,在道路交通、医疗、劳动、物业管理等领域,全部建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不断拓展人民调解工作领域。
2016年,广西组织排查化解工作队3934个,进农村、进社区、进单位、入户、到屋、见人,全面排查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各类矛盾纠纷。工作队走进9831个村和762个社区,走访72870户家庭,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40795起。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逐一建立工作台账,逐一制定调处方案,逐一落实包案领导,逐一明确化解时限,调处化解40027起,调处成功率98.12%。
除了多元化解纠纷,确保维稳与维权相统一,广西还大力加强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及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重点强化关怀帮扶和宣传教育,使重点人群的工作生活得到良好保障。2014年来,经过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连续三年对全国重点青少年群体工作三轮共2800多个县级地区的专项评估,广西111个县(市、区)累计以54个“优”、52个“良”、优秀率达48.65%的优异成绩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优秀数量最多且无差评的省份。
浓墨重彩绘平安。平安广西建设历经岁月洗礼,步步为营,铿锵有力,八桂大地呈现经济快速发展、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边疆巩固安宁的平安画面。(尚永江 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