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不认人”在全运会上绝对是一条真理,而这一张张“唯一”的身份证明有什么特别之处?又是如何制作、出炉,并发放到参会人员手中?小编今儿就带大家走进全运会组委会安保部制证中心直击制作全过程。
刚到制证中心门口,小编看到,每一位持证的工作人员通过安检门时,旁边的大屏幕上就会显示出持证人的照片和个人信息。“高科技啊,这是怎么办到的?难道是人脸识别?”小编满脸疑问。
其实“秘密武器”就藏在这小小的证件里。小编了解到,本次全运会所有证件,组委会在防伪方面可是下足了功夫。
“每一个证件内部都放置有一枚芯片,持证人的所有信息都被记录其中。安检时,一扫就能验证身份。除此之外,每张证件上还贴有一枚防伪贴标,双保险。”制证中心负责人、天津市公安局居民身份证制证中心科长王永伦介绍说,为了方便识别,持不同证件、享受不同权限的人员的证件底色是截然不同的。
↑↑↑
每张证件上都有明确的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代表着不同的权限,颜色加数字,让持证人能否进入本区域,一目了然。
而从收到申请人的数据信息到这张证件可以被领取,中间需要9个环节,大约需要15至20分钟。在过去的3个星期,制证中心共制作16多万张证件,工作人员平均每天的工作量都在1万张以上,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8点以后,而且常常会临时接到紧急任务。可以说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速度与激情”。
因为需要长时间盯着电脑核实每一条信息,他们很多人的眼睛都有些红肿干涩,有的工作人员还出现了头疼、头晕的症状,但申请信息还是会源源不断地出现在电脑里,他们一刻也不敢懈怠,这时,眼药水、清凉油就成了他们的“救命法宝”。
看看这位小哥一溜小跑的身影就能知道这里的工作节奏了。
除了制证中心的工作人员外,最辛苦当属一群来自各大院校的志愿者团队。
小编采访当天正值全运会开幕式彩排的日子,不到9点,来中心领取下午要用的彩排证件的各单位工作人员已经排起了长队。一位工程部的负责人说,为了确保晚上彩排的灯光照明万无一失,他们昨天又临时增加了10名工作人员,昨天下午5点多提交了加急申请,晚上8点多就被通知证件已经做好了。这速度真是杠杠滴!
“昨天我们中心一共收到了1000多份加急制作开幕式彩排的申请,为了不耽误他们今天的使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一直加班到晚上10点多,才完成了所有加急证件的制作,并第一时间通知他们前来领取。”王永伦说,虽然是赶制的,但每一张证件都是通过层层检验、核查,审核通过后才被允许领取的。“我们要对制作的每一张证件负责任!”
一位制证中心的工作人员对小编说:“看着运动员戴着证件完成一场场的比赛,看着战友们戴着证件奋战在安保一线,为了全运会,再辛苦也值了!”(来源:“津卫青年”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