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普法启动以来,陇南市宕昌县紧紧围绕“提高公民法律素质,预防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这一主题,结合“精准扶贫”专项行动,以“三个到位、三个责任制、四个增强”在全县各乡镇广泛深入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为维护社会稳定、全力保障和促进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以“三个到位”促进领导重视和保障措施的落实
一是领导重视到位。宕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讨论“法律进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对帮扶包乡的县级领导、县直单位领导和乡镇领导以及参与“精准扶贫”的全体干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工作任务,在全县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干部齐抓共管的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局面。
二是安排部署到位。年初在全县工作会议、政法综治工作会议和“精准扶贫”行动动员大会上进行了专题安排部署,并印发全县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安排意见,成立了由分管领导带队的“法律进乡村”宣讲团,县直单位和乡镇成立宣讲组,各乡镇、各单位举办普法骨干培训班,细化量化了具体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工作措施和工作责任,并把“法律进乡村”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对各乡镇、各单位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考核内容,年终专项考核,兑现奖惩。
三是监督检查到位。制定了“法律进乡村”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县委、县政府督查检查通报制度,县人大、县政协专题视察制度,群众评议制度,评比考核奖惩制度。成立了由县级领导任组长的督查组,形成了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联动、群众监督的工作督查检查机制,促进法治宣传教育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以“三个责任制”促进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的落实
一是实行县级领导干部责任制。县级领导包一个乡镇矛盾纠纷化解,联系一个村,举办一期普法骨干培训班,帮教一名刑释解教或社区矫正对象,无一起越级上访案件,无一起重大治安刑事案件的“六个一”法治教育工作责任制。
二是实行县直单位责任制。每一个县直单位帮一个乡镇矛盾纠纷化解,联系一个村,开展一次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建立一个党务政务公开栏,帮教一名刑释解教或社区矫正对象,无一起行政违法违纪案件的“六个一”法治教育工作责任制。
三是实行基层乡镇责任制。每一个乡镇成立一个宣讲组,编印一套政策法规宣传资料,一村建立一个法治教育宣传墙,一户送一份法律明白纸,一户培养一个法律明白人,一季度开展一次法律咨询,一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无一起越级上访案件,无一起刑事治安案件的“八个一”法治教育工作责任。
以“四个增强”促进工作措施和宣传内容的落实
一是全面动员增强广泛性。以“三个结合、四个全覆盖、六个重点方面”促进农村普法教育取得预期效果。即突出把法治宣传教育与全县重点工作以及实用法律法规的进一步普及相结合,与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与“精准扶贫”行动相结合,将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对象等特殊人群的教育管理纳入重点对象,达到各级干部全覆盖,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和家庭中的主事人全覆盖,“两新”组织人群全覆盖,特殊人群全覆盖;围绕“社会保险、信访投诉、城乡建设、民族宗教、依法治理、社会管理”等六个方面重点内容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法治宣传教育的广泛性。
二是突出重点增强针对性。在县委党校、县委宣讲组、政法各部门等单位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6个宣讲组,统一制定宣传计划、确定宣传内容、编写宣讲提纲,按照宣讲区域划分,重点对矛盾纠纷相对较多,治安、刑事案件多发、信访问题突出、社情比较复杂以及基层组织比较薄弱的乡(镇)、村(社区)开展宣讲活动,采取进村入户、个别重点宣讲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宣讲活动,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增强了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
三是创新方法增强多样性。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对常用法律知识的需求,编印了《宕昌县法治宣传教育画册》、《宕昌县“七五”普法知识读本》、普法手提袋等宣传品,免费发放到每一个农户家中,确保一户有一份(册)宣传品。
在“陇南宕昌司法”微信公众平台定期发布具有社会影响力和现实教育意义的普法宣传信息,以案释法、辨法析理,开展“微普法”专项宣传活动。
以“普法大篷车”为工作平台,把“普、宣、查、访、办”相结合(即普及法律常识、宣传方针政策、督查开展情况、走访农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深入乡村和学校开展“普法大篷车,法律护你行”专项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活动。
公开全县法律工作者的电子邮箱、QQ和微信、微博,组建网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者队伍,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和宕昌县司法局官方微信、微博回答网民提出的法律问题,答疑解惑。
完成全县首部法治微电影《非常亲情》的创作、拍摄、制作,并于6月1日正式首映,同时上报省委政法委参加第二届平安中国法治微电影比赛。
宕昌县司法局联合各中小学成立普法文艺宣传队,编排通俗易懂、脍炙人口、富有吸引力的法治文艺节目在各乡村、学校巡回演出,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好评,增强了法治宣传教育的多样性。
四是加强督查增强实效性。在督查检查中,把县委的专项督查和人大政协的视察、群众的问卷评议调查有机结合起来,检查检验宣讲次数、入户率、受教育人数、“法律进乡村”覆盖面,创建典型示范,加强评比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增强了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性。
“七五”普法启动以来,在全县336个村、4个社区、218所中小学校、5家企业开展法制宣讲138场次,培训普法骨干340名,散发各类宣传资料3.8万册(份),举办法治文艺演出26场次,送法入户5680户,开展法律咨询活动220场次,解答咨询人数3510人次,受教育人数达8.6万人次,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25个,扩大了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在“法律进乡村”活动中,集中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56件,与去年同比下降13%;调解成功251件,调解成功率98%;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3件。通过“法律进乡村”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全县农村全面普及了法律常识,逐步提高了农民的法治意识,保障和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化解了农村社会矛盾纠纷,使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者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