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某高中学历,曾创办过企业,后因经营不善、炒股亏损等原因,欠下巨额信用卡债务无力偿还。2016年12月,胡某因信用卡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9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
而就在判决前1个月,胡某在温岭当地医院产下一女。这是她的第三胎,未婚的她已有一个7岁的女儿和一个6岁的儿子。法院决定对哺乳期的胡某暂予监外执行,并将收监日期明确为今年8月13日。
随着收监的日子越来越近,作为社区服刑人员的胡某越来越焦虑不安。在走访中,浙江省温岭市司法局社区矫正执法大队大队长朱赛斌敏锐地发现了她的情绪变化。朱赛斌了解到,胡某与父母同住,一家人经济拮据。孩子的父亲从未出现,胡某对此也绝口不提,连胡某父母也不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另外,因为是非婚生子,孩子们都没有落户,也没办法上学。胡某说,虽然父母愿意帮她带孩子,但孩子们的生活费来源和教育问题是她最大的心病。
走访回来后,朱赛斌立即向温岭市司法局副局长周传青反映胡某的情况,并研究制定了一套个性化帮扶方案。首先要解决的是落户问题,这是孩子们享受救助政策和接受义务教育的前提。朱赛斌积极与相关医院、胡某所在村村委会、派出所等部门协调,最终帮助胡某顺利办出3个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然后将孩子们的户口落在村里。
之后,朱赛斌积极与民政部门协调,为胡某的父母和3个孩子申请了低保,同时又为3个孩子申请了困境儿童生活补助。“这几项救助福利政策都有望在月内获批。初步估算,老人和孩子们每个月能获得5000元左右的政府救助补助金,今后的生活将得到有效保障。”当朱赛斌告诉胡某救助补助金数额时,她惊讶得一时说不出话来。不仅如此,在等待审批期间,民政部门还提供了临时救助资金,帮胡某一家人渡过生活难关。
周传青介绍,胡某一家能得到如此有力的救助,得益于2016年温岭市司法局联合民政局、教育局等部门出台的《关于加强刑满释放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这项举措使得温岭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社区服刑人员与社会救助体系的无缝衔接,开创了社区矫正人性化帮扶的新路径。1年多来,温岭市司法局人性化帮扶了130多个刑满释放人员和社区服刑人员,共计获得各类社会救助200多万元。(记者金霖萍 通讯员 孙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