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我这么小心,
还是被你们抓住了……”
8月2日中午,在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水岸新城小区附近,当一名毒贩被民警按倒在路边时,惊讶而沮丧。
为了抓获这名毒贩,民警盯梢了3昼夜,冒着40多度高温骑着“小黄车”追踪了10多公里,终于将他缉拿归案。
“派出所吗?
有人在某某酒店308房间吸毒呢!”
7月29日晚,芜湖市公安局鸠江分局城东新区派出所接到群众举报线索。
“快,去看看!”派出所案件侦查队的队长黎德俊带领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冲进338房间,当场抓获3名吸毒人员,并带回派出所。
经尿检,3 人均呈阳性。面对审查,3人对吸毒违法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交代毒品是从吴某手里购买的。
“又是他啊!”
对于吴某,黎德俊再熟悉不过了。
6年前,黎德俊就跟吴某打过交道,当时吴某因吸毒被派出所抓获,后来被强制戒毒,并被作为社区戒毒康复管控对象。怎么?这次又“旧病复发”了?
“难道吴某在外面活动没有回家?”
多次跟涉毒人员打交道的黎德俊知道,抓获贩毒人员必须人赃并获。因为他们知道涉毒的后果,如果没有确凿证据,往往会百般狡辩,而且行踪十分隐秘。
因此,黎德俊带领同事来到吴某居住的弋江嘉园小区蹲守。果然不出所料,吴某像个隐身人,一连两天竟然没有出现,只有他骑的三轮车静静地停在家门口的树荫下。
“难道吴某在外面活动没有回家?”黎德俊感到有些奇怪,但无论如何也要坚持蹲守,争取抓获现行。
“看,那小子出现了。”
正值三伏天,芜湖市呈现高温模式,白天室外温度超过40摄氏度。便衣民警们为了看得清楚及时抓获吴某,轮流在不远处的树荫下、小店门口蹲守。
白天,头顶火辣辣的太阳,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下。夜晚,空气中仍然弥漫着灼人的气息,警服被汗水湿透。但民警们已经习惯了这些,时刻盯着吴某家的动静。
“看,那小子出现了。”8月2日中午,正在蹲守的黎德俊眼前一亮——吴某从外面返回了。大家精神为之一振,立马盯着吴某一举一动。
“追!”
吴某并没有走进楼道,而是径直走向三轮车,骑上就向小区大门驶去。
“追!”黎德俊一边给所长打电话,请求支援,另一方面带领队友迅速骑上早已准备的共享单车“小黄车”追了出去。
吴某果然十分狡猾,骑着三轮车向二环路驶去。一路上忽而慢,忽而快,有时还停下来四下张望一番。
为了抓获现行,黎德俊和队友骑着“小黄车”不远不近地跟踪。吴某骑车穿过大路,又拐向小巷。
“这小子要干嘛?”
黎德俊带领队友盯着烈日追了10多公里,一直追到水岸新城小区附近,对方再次在树荫下停车,站在原地似乎在等人。黎德俊和队友也停下来在远处观察。
只见吴某掏出手机打了一个电话。不一会,一辆出租车驶来,慢慢停在吴某的身边。
吴某走向副驾驶室,并没有说话,而是把一只烟盒递了进去。这一切,被黎德俊看得真真切切。
“出击!”
时机成熟!黎德俊带头冲了过去。吴某见到有人向自己冲来,赶紧骑上三轮车逃窜。
黎德俊骑着“小黄车”紧紧“咬住”不放,其他同事将出租车驾驶员及一名男子控制。当场从那名男子手中收缴烟盒,打开一看,里面是12小包“白粉”。
黎德俊又追了大约一公里,吴某一时心慌,忽然连人带车摔倒在地。黎德俊来不及停车,跳下车扑向吴某。健壮的吴某拼命挣扎,加上身上满是汗水,湿滑得像条泥鳅。危急时刻,黎德俊的同事赶到,大家一起将吴某按倒在地。
“这么热的天,我以为民警不会出来……”
吴某挣扎不得,沮丧地说:“这么热的天,我以为民警不会出来。哪里想到,我这么小心,还是被你们抓住了……”
经审查,吴某交代,他经常从外地购买毒品,一部分留下自己吸食,另一部分卖给毒友。刚才卖给毒友陈某的12小包“白粉”是7克冰毒。而那名出租车驾驶员与本案无关。
终于抓获贩毒的吴某和吸毒人员沉默,黎德俊虽然和同事们辛苦蹲守了3昼夜,抓捕时浑身是汗,但心里十分欣慰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