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经济全球化、金融电子化带来了发展新机遇和便捷化服务,伴随而来的,是各种新型的金融犯罪。作为市场经济伴生的经济犯罪,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
购物找零发现是假币、银行卡被盗刷、网络购物买来假货、血汗钱投入非法集资和传销血本无归、投资证券期货发现上当受骗……这些情况,不少人曾遭遇过;利用地下钱庄洗钱、骗取贷款、虚开骗税……这些经济犯罪频发,给国家经济安全带来风险。
广东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李庆雄表示,今年上半年,全省公安机关经侦部门突出“防风险、强打击、保稳定”的工作主线,全力破案攻坚,构建经济犯罪打防新机制,扎实推进“飓风2017”“云端2017”等重点工作,严打各类突出经济犯罪,取得了显著成效。上半年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共立经济犯罪案件8786宗,同比下降15.6%,破案4164宗,同比上升11.7%。
打击成效显著
两获公安部嘉奖令
经济犯罪案件不仅在数量上大幅度增长,且犯罪的复合化、智能化、专业化、国际化趋向日益明显。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经济犯罪已侵入到住房、就业、环保、教育、养老、医疗、食药品安全等领域,部分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动辄涉及上万人。可以说,与经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无声较量。
“省公安厅经侦局以牵头组织、主导侦破重大跨区域集群战役为抓手,各市也成立专班与省厅对接,带动基层集中时间、集中警力开展破案攻坚,取得显著成效。”省公安厅经侦局局长黄守应告诉记者。
以打击集资诈骗和传销为例,上半年就组织了两次统一收网行动,侦破以“迈捷普瑞”网络传销案、“人人公益”网络传销案、“百特365”网络传销案等系列案件60余起,捣毁窝点90余个,抓获犯罪嫌疑人400余名,快速冻结涉案资金6亿余元,涉案金额40余亿元。
上半年广东公安经侦部门多个打击项目综合考评位居全国前列,获得公安部嘉奖令两次。如打击地下钱庄,上半年全省共破案168起,“飓风2号”收网行动中,深圳对2起系列特大地下钱庄案进行多次打击收网,并协助深圳海关破获1起走私9.9吨黄金的大案,获公安部嘉奖令。在打击假币犯罪方面,对数百名假币重点可疑对象逐一建档入库并梳理研判,通过科学建模,准确抓取假币活跃地区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可疑轨迹,实现犯罪动态第一时间预警,发现了一批高价值的线索予以侦控。
国内打击犯罪力度如此之大,一些犯罪分子企图潜逃境外。根据公安部部署,广东公安机关深入开展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猎狐2017”专项行动。上半年,我省抓获逃至美国、巴西、新西兰、越南、缅甸及港澳台等18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犯罪外逃人员54名,同比上升14.89%,抓获总人数暂居全国首位,涉案价值合计277亿元,追赃挽损近亿元。全省经侦部门还联合检察机关共抓获外逃涉贪腐犯罪嫌疑人7名,涉案金额合计1568余万元,有力推进了反腐败工作。
掌握资金动态
打击防范经济犯罪
资金是经济活动的血液,对于经济犯罪而言,掌握了资金动态,对打击防范经济犯罪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厅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省公安厅经侦局与人民银行、银监部门多方沟通协调,达成了通过网络连接的方式获取涉案银行账户信息的协议,建成了信息快查系统,成为我省公安机关打击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信息系统。
据了解,省公安厅经侦局建立了账户数据可视化分析功能,依托不同类罪的资金交易特征,建立起了犯罪分析研判模型,对各类经济犯罪突出精准打击。其中,今年省公安厅经侦局梳理出地下钱庄177条线索,并下发至相关地市进行落地核查,已立案15起,冻结账户536个,冻结资金1.5亿元。
此外,依托社会、互联网等多渠道信息资源,积极构建经济犯罪预警监测平台,对各类犯罪行为开展动态研判,提升对经济犯罪的主动发现和事前预警能力。(记者洪奕宜 通讯员 植才兵 曾祥龙 江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