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图纸检查消防登高场地
民警黄卫明等人帮俞奶奶检查门锁
执行干警交接车辆
爱山派出所民警万力看望老人
40℃高温的杭州,已经很难用一个“热”字来形容,许多人恨不能足不出户,西瓜伴空调。然而,就是在这样的高温下,杭州的街头那些熟悉的身影,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为这座城市守护平安。
烈日下验收高楼
很多人都知道消防中队灭火的官兵要冒着酷暑进行训练,但却鲜有人了解防火战线的消防员,要每天奔波在新建的高层建筑里,为楼内的消防设施进行全面“体检”。
25日上午11点,正是太阳最炽烈的时候,杭州运河东路与钱江路交叉口一处还未完全竣工的36层高楼内,闷热的空气中飘散着刺鼻的油漆味,刚走进该楼盘1幢3单元地下室二层的记者忍不住连打了几个喷嚏。
刚打完喷嚏,记者就见到了正在进行消防验收的杭州市消防支队验收科科长田浩。跟随他的脚步,记者体验了消防设施的“体检”工作:先上到36层,对楼顶消防水箱的水压进行测试;确认水压正常后,又下到16层,对楼内的烟雾报警器、声光报警器、疏散通道宽度进行了一一测试。其间,一名工人爬上人字梯,点烟后深吸2口,再将烟雾慢慢吹进烟雾报警器。很快,烟雾报警器上原本一闪一闪的巡检灯变成了常量状态,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楼道口的红色声光报警器也同时响起。
“这是超高层住宅,每个房间内必须配备烟雾报警器,并与消控主机联动。”田浩告诉记者,烟雾报警器可以让住户在第一时间发现火情,赢得更多的逃生时间,而消控主机联动的声光报警器,同样可以在火灾还未蔓延的时候给楼内其他住户赢得逃生时间。
刚介绍完,田浩又爬上了另一个单元楼的11层楼顶,在翻越了楼顶多个被太阳炙烤到烫手的铁管后,对单元楼之间的防火间距和居民楼防火隔离措施进行检查。就这么一折腾,记者的背上已经汗水涟涟。
“今天算我们运气好,这几个单元楼的电梯已经启用了。要知道,大部分时候我们是靠双脚来爬楼的!”1个多小时的消防验收,田浩已经在几个单元楼间上上下下近10次,浅绿色的制服已被汗水浸湿贴在了背上。
田浩说,他每天都要外出验收不同的大小项目,很多时候都只能靠双腿登楼,从早上出门到晚上下班,每幢楼都要来来回回爬个几趟,“一天下来,经常是登楼登到后面,腿都有点迈不开,一回去就只想躺下来休息,根本不想动”。
返回1层后,田浩在仔细查看了设计图纸后,拿出皮尺在烈日下依次对每幢单元楼的消防登高场地进行测量,对未达标的区域,立即要求施工单元在后期地面硬化时进行整改。“验收就是找出问题,让施工单位及时进行整改,使得楼盘在交付给业主时所有设施都能符合消防标准。当然,最关键的还是验收完成后,物业公司要加强日常的维护保养,确保所有消防设备能正常使用。”田浩说。
派出所民警坚守服务
相比消防官兵的爬高楼,派出所民警的工作似乎更“接地气”,他们所要面临的高温考验自然也不少。
25日,记者刚到杭州市公安局江干区分局凯旋派出所时,民警沈坚正准备赶往一个纠纷现场。
原来,附近某小区一房东不按约定出租房屋,和租客发生争吵。“本来情绪就不好,加上天气热,更容易冲动。”沈坚说,也正如此,夏季的接处警一点也不比其他季节少。好在,经过沈坚的劝说,纠纷得到了妥善解决。
此时,已是上午10点多种,烈日炙烤下的地面升腾起一股股灼人的热浪,但沈坚和同事却马不停蹄,直奔下一处巡逻地点进行安全检查。
同一时间里,该派出所的民警黄卫明也在赶往执勤的途中。这位已经坚守岗位27年的老民警患有腰肌劳损等病症,但这并不妨碍他对工作的热爱。他一间一间地检查临街商铺的消防设施、小区内部监控的情况等,极其细致。下午1点左右,他接到报警,说某小区居民俞奶奶门锁失灵,被困于家中无法外出,他当即赶往现场,及时将俞奶奶救出。
民警也是人,也会受高温的影响。凯旋派出所民警俞峰在24日的安全巡查中就出现了中暑症状,但次日一早,他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他只想为大家多分担一些,因为夏季是警情高发期。据了解,7月1日至今,江干公安分局凯旋派出所已接到各类报警373起。“这更要求民警时刻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并以更加认真的态度处理各类事件。”凯旋派出所教导员施黎丽说,不管天气多热,民警对工作不能有一丝一毫地放松,“毕竟当初选择警察这份职业,就是选择了责任”。
“天气热,特殊人群我们更要注意。”此时的湖州吴兴区,爱山派出所民警万力正在辖区红丰西村12幢103室,看望独居的困难老人王大爷,叮嘱老人注意防暑降温。王大爷年纪渐大,身边也没有亲戚,长期一个人在家,当天因为有民警到家里来坐坐,他高兴得多吃了半碗饭。
记者了解到,爱山派出所党支部已研究采取“一对一”结对子的方式,将王大爷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在后续工作中加强互动与联系,帮助他解决生活实际困难,让他能安享晚年。
执行干警高速路口扣车
25日中午,当人们在空调房内吃着午饭时,杭州滨江区法院执行干警老袁正和同事一起前往高速路口,那里高速交警刚刚拦下了一辆被执行车辆。
原来,在法院发出执行通知书和财产报告令后,被执行人徐某一直未到法院履行付款义务。通过查控,法院发现他名下有一辆车,于是及时对车辆进行了网上布控。
25日中午,这辆车途经G60沪昆高速收费站时被交警拦了下来,并通知法院前来交接。
被执行人车辆难找、难控问题一直困扰着法院的执行工作,查到这辆车就解决了一位当事人的困难,“这就是我们执行干警最好的消暑‘饮料’了!”老袁颇为欣慰地说。
烈日高温,辛勤的他们在默默坚守;城市安宁,大约就是他们最想要的“消暑良品”。(记者 陈立波 陈佳妮 高敏 张倩 实习生李媛媛 胡宗昊 通讯员 施一荟 冯宇平 费宏 王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