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天津铁警蜀黍一起去给暑运量量体温吧……
总见朋友圈里战友们酷暑中汗流浃背的样子。暑运到底有多热?我想知道答案。于是我带着电子温度器,去小站、线路、高铁测量温度。这样可能有点蠢,但最笨的办法往往是最靠谱的。
下午四点多,我从天津乘坐高铁前往北戴河。沿途停站,我都要测量一下温度。出乎意料的是,温度最低的竟然是滨海站,北戴河下午的温度是31度左右,湿度79%,身上黏黏的,体感不是很舒适。
车上,我与一个大叔还有一个胖哥聊天,他们是去北戴河避暑的。我说北戴河其实不凉快。他们都觉得我说的不对。转一想,他们来北戴河是度假,而我们是来工作,心理温差吧。
第二天的天气↓
早起看电气预报,秦皇岛地区25-30度,温度不高,有点隐隐的失望,不过还是实地测测再说吧。
9点,跟着秦皇岛所沿线。一开车门,一股热浪扑来,测了一下35.9。车开了一会儿,空调让温度降到29度左右。
选择了一段线路下车测温。阳光炙烤下,温度计像秒表一样不断往上蹦数,从29度升到了35.8,但皮肤的灼热感不仅限于这个数字。
线路民警带着保安过来了,随着他们走近,温度升到了36.2。“也许是他们的体温叠加进来吧”当时我这么想。
这是我的同学老杜,他说暑期重点是沿线宣传,附近16个村庄已经逐个走访完毕,今天下午要去一个小学给返校的孩子们进行安全宣传。听他说着,我有点走神,心里想:“多年不见,老杜瘦了一点,但比以前可黑多了,沿线民警不容易”。
这是老杜的驻站点,有空调他却没开,说开着窗户过堂风更舒服一点,我觉得也是。
11点,秦皇岛站特警岗亭,这温度......
深色的警服、深色的伞,很吸热。我让特警把温度计贴近胸前,数字迅速变化,十来秒就到了39.2!拍摄后还在继续升......
看不下去了,我取回了温度计,拍了拍孩子的肩膀,心里不好受。
这是车站民警,暑运期间站里站外两个温度,忙忙碌碌进进出出,温度不确定。
进了车站有整体式空调,感觉凉快一些。安检的小姑娘很认真,一套规定动作重复再重复,身体的热度应该不止31。
民警值班室,这里相对凉快一些。
值班室里间放着一个充气垫。问了才知道:特警24小时上岗,晚上倒班时,他们就在这个充气垫上躺着休息。想想刚才那个特警小伙子,心疼。
13点15分,我本着一颗怀旧的心登上了开往北戴河的绿皮车Y510。车还是绿皮的,里面不同以往,干净整洁,温度28,这是我一天体感最舒服的时刻。
13点30分,北戴河站台,温度计需要五分钟适应,期间身边不断有战友走过。36.9,这是岗位的温度。
下午14点30分,跟着北戴河刘勇副所长来到了一个驻站点,开门看到俩熟人“大何”和“岳队”,一杯热茶,一根烟,稍稍去除了我身上的燥热。聊了一会儿,大何说:“该巡线了”,我说:“一起去吧”。
好久不见的小警单车,让我想起了16年的后丰台。大何骑在前面没看到,我傻笑给自己拍了张照片,好久没这么做了,我总提醒自己是个中年男人了。
下午15点左右,停在下来测温,38.8!这是巡线的温度。
用自己的胳膊试验了一下,暴露在日光下约4个小时,皮肤没有变黑,但已经明显发红,特别是下午巡线后暴露在外的皮肤有烤灼感。可想而知,这样坚持一个暑期(两个月),线路民警有多辛苦。
坐上回家的高铁,我打开了音乐《我们的时光》
车厢内的旅客轻松快乐
当他们望向窗外掠过的风景
可知有一群人正在烈日下挥汗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