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蒸汉子”,真汉子!

查处交通违法

登记清点违法车辆

高温下的“最美背影”
正值暑假,气温节节攀升,福建厦门连日最高气温一直维持在32摄氏度左右,这对于工作在一线的交警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考验。近日,记者跟随厦门市交警支队湖里大队禾山中队一同来到双十中学和县后BRT沿线处,记录下了盛夏时节一线交警执法的过程。
早晨7点钟左右,天刚蒙蒙亮,两部警车搭载着16名警力驶离禾山中队,准备前往指定地点开展摩托车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早上8点到9点30分是一天里的第一个交通高峰期。
厦门市湖里区位于厦门岛北部,城中村多、人口密度大,交通状况相对复杂。过去,这里的市民出行选择的交通工具大多是摩托车,但自从1999年开始,厦门施行“禁摩令”,禁止摩托车在岛内上路行驶。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如今城市交通发展已有了显著的改善,但市民的法治意识、安全理念还有所欠缺,导致摩托车屡禁不止。
“目前湖里区的大部分交通事故都与摩托车违章行驶有关。”据禾山中队民警郭文质介绍,骑载客摩托车安全系数很低,查获的摩托车看似有牌照,实际上有很多都是套牌车辆。这种套牌车没有购买保险,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驾驶员往往逃之夭夭,给受害者留下二次伤害。
不仅如此,民警在整治的过程中还发现,摩托车司机看到红绿灯根本不会停下等候,有的直接就闯过去;有的经常逆向行驶,甚至在路面上横穿,由此可能带来极大的交通隐患。
抵达县后BRT的天桥下,正好是早晨的最高峰时期。随着太阳一点点地向上升,室外温度已经接近30摄氏度。辅警小唐下车后,备好执法记录仪等装备后,将注意力集中到了路面上,十几分钟后,小唐从口袋掏出纸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汗水从额头流至脸颊,衣服早已湿透。
“许多摩的司机都是‘流动式’载客,即摩托车从不熄火或停下等客,警惕性非常高,如果不盯紧点,根本查获不了闯禁行的摩的。”小唐说道。
9点20分,早高峰期进入末尾,行人也渐渐变少,但火辣的阳光却丝毫不减,室外温度接近32摄氏度,大街上的泊油路在太阳的炙烤下仿佛都快融化了。禾山中队的交警们一刻都不敢松懈,他们顶着烈日站在马路上,短短几分钟,被汗水浸湿的衣服又被烤干了。
“您好,请问您是郭警官吗?”一位年轻的小伙突然走过来询问,“我是来向您表示感谢的……”小伙的一番话让郭文质一头雾水。
据小伙子介绍,7月11日上午,他驾车载着身体不舒服的妻子到医院看病。由于心急,到了安兜路段时一不小心违反了交通规定,被当时的执勤民警郭文质拦了下来。
“出了事故理应被处罚,但就怕耽误了妻子的病情。”据小伙子回忆,当时民警郭文质在听完他的讲述后,只是将机动车驾驶证扣下,并让他赶紧将病人送往医院。
“今天我妻子已经康复出院了,于是我赶紧来找郭警官,一来是感谢,二来是为了‘领罚’。”说完这话,小伙子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这次是特殊情况,但下次再急也不能违反交通规定。”郭文质对小伙子一番劝导后,示意他尽快回家照顾妻子。
“这段时间天气炎热,不少驾驶员容易心浮气躁,如此开车很容易出事故。”郭文质说,平常在执勤时,他和同事们丝毫不敢大意,围绕事故多发地段增加巡逻频次,严查超速、超员、疲劳驾驶等重点违法行为。
“因为经常在高温下巡逻,所以晒得很黑。”说话间,郭文质撩起衣袖露出颜色截然不同的臂膀,打趣道,“有一回到附近的小店里买东西,营业员到我黑黝的皮肤就觉得我肯定是干交警之类的职业。”
郭文质告诉记者,工作虽然辛苦,但只要市民能够理解,就是对他最大的褒奖。
接下来,郭文质和他的同事仍将默默坚守在高温一线,为市民的平安出行保驾护航。在此,我们向这些高温下的“最美背影”,说声谢谢,辛苦了!(记者余凌云 通讯员 林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