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及时找到网格员,帮我修好了水管和马达,不然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用上水。” 6月30日,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镇卓杰村委会村民陈玉超说。在陵水县,无论大事小事,只要村(居)民遇到了困难,第一时间都会找网格员反映,每一个网格员都是一名“大管家”。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海南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书记刘赐贵在省委政法委机关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近日,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肖杰深入各市、县基层政法、综治部门调研,并组织召开社区建设网格化管理与政法专业队伍相结合研讨会时强调,要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海南特色的结合之路,进一步加强网格信息收集覆盖面,让网格员在社会综治中发挥更大作用。
由此可见,当前社会治理、平安建设的根基在基层,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陵水县的网格化管理工作从试点到全县推广,已走过了5年多的时间。如今,全县被划分为458个网格,配备566名网格员,实现了与最基层的无缝覆盖。
网格员“有靠山” 综治管理身份明确
“您好,如果有什么需要咨询和帮助,可以直接给我打电话。”这是椰林镇卓杰村委会网格员陈维汉在工作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35岁的陈维汉,学过水电维修,技术娴熟又热衷于助人为乐。因此,谁家的灯坏了,水管爆了,都会第一时间找他。
“有烦心事或者解决不了的困难都找他,信他没错。”陈玉超说出了卓杰村委会许多村民的心声。
为什么陈维汉在群众心中的威信这么高?“信服力”这么强?记者采访得知,除靠服务感动群众外,还因为陵水县的网格员背后“有靠山”。陵水县明确了网格员队伍是政法综治队伍中的重要力量,建立网格员与乡镇综治办、基层法庭、乡镇检察室、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之间的密切联系。网格员在基层发现问题后可以直接与乡镇、县级平台、有关部门联系,既缩短了处理时间,也使网格员在群众眼中更有信服力。
陈维汉清楚地记得,2016年第21号台风“莎莉嘉”携狂风暴雨袭击海南,也给陵水县造成较大影响,卓杰村委会许多电缆遭到损坏,村里一半人家的电视无法正常使用。然而,看电视是全村老人和小孩最主要的娱乐项目,村民们打了半个月保修电话,仍无人来维修电缆。无奈之下,村民们找到陈维汉,陈维汉了解情况后便致电综治便民服务热线96299反映。第二天,村里的电缆开始抢修,村民很快就看上了电视。
“我们网格员说话是很有用的。”如今,陈维汉可以这么自豪地说。
网格员“接地气” 服务为先带动治理
6月16日,在椰林镇新兴路农贸市场附近,和平社区居委会网格员吴彩华向往常一样巡查,当她看见地上有散落的菜叶时,吴彩华会立马告诉店主,让其收拾好,并提醒落实好门前三包责任制。
“我们社区共有4名网格员,管理6条街道。”吴彩华告诉记者,大家都是“一员多职”,负责综治、公安、人社、民政、城管、计生、司法、工商、消防、食品药品安全等信息采集和协同服务。
“我认识她,正好想问她一个关于高龄津贴年审申报的问题……”看到吴彩华,刚从农贸市场买完菜的陈阿姨说,社区环境卫生等问题也会向她反映。
在陵水,网格员被打上了“接地气”的标签。群众家里电线断了、水管破裂了、想去政府部门办理业务、对政府有什么不满意……都会告诉网格员。网格员是便民服务员、民声倾听者,通过事件上报系统帮助群众解决诉求,每天记录民情日志向政府反映问题,相关部门将联动起来,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居民们从不知道我是干啥的到现在热情主动的反映情况,大家都说现在有了网格管理员真好,有了困难知道找谁解决了,有了问题知道向谁反映了。”吴彩华说。
前几日,吴彩华接到一起新兴路居民符某建房占用公共排水沟,危害公共利益的投诉。吴彩华迅速赶到现场去查看,核实存在占用公共排水沟20公分的情况,于是编写民情日志上报。第二天,又配合城管局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取证,现场办公化解了该矛盾纠纷。
知晓基层大小事 网格化管理成效显著
其实,像陈维汉、吴彩华这样兢兢业业在基层工作的网格员还有很多,他们就像是“陵水的眼睛”,知晓基层大小事。
实际上,陵水县以关注民生、服务群众为导向,以提高服务群众满意度、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工作目标,精心培育了一支基层综治力量,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一方面将部门众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发挥整体叠加效应,实现从单一管理到综合治理的转变;另一方面,通过网格员与群众零距离、全天候接触,在服务中掌握治理的主动权,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防范、末端处置为源头治理,提升社会治理和服务的针对性、主动性和时效性。此外,陵水县在各个乡镇均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这两个“中心”,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据统计,2016年网格员走访、记录上传民情日志64808条,上报处理流转至县级处理117件,办结115件,办结率达98.3%。
提起网格员,陵水陵河假日小区居民孙先生连连称赞。他说,“现在每一寸土地都有人负责,每一件事情都有人过问”。